冬天了,还好我们还有书 | 十月书选

转眼间又到了一年年底的时刻,天气也逐渐变得萧瑟。在一年所剩不多的时间余额中,最后阅读几本好书,是我们最后为即将过去的一年填充些意义和价值的时刻。

本次的好书推荐中,我们筛选出了15本好书,能从《维吉尔之死》《悲伤的物理学》等书籍中感受文学那敏锐的律动,也能从《泰山》《凡人琐事》这些书籍中感受历史的痕迹,在《台风天》中感受纯真与童趣,或者在《性别打结》《利他主义的生意》中洞察社会的存在形式。

当我们在文字的居所中找到能让思想栖居的角落时,外面愈发冰冷的深秋也将变得灿烂。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2024年11月8日专题《深秋时日的文字居所》中的B04-05版。

B01「主题」深秋时日的文字居所

B02-B04「主题」十月书选

B05「文学」 《悲伤的物理学》 迷宫并不迷人

B06-B07「文学」 电影人阿克曼,写作者香特尔

B08「历史」 为什么说廉耻是“养”出来的?

《维吉尔之死》

作者:(奥)赫尔曼·布洛赫

译者:梁锡江 钟皓楠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24年11月

推荐理由:

在但丁的《神曲》中,古罗马大诗人维吉尔是可以信赖的保护者,为迷途之人指引方向的导师,在赫尔曼·布洛赫的《维吉尔之死》中,维吉尔则完全是另一副模样:一个在自己生命的路途中蹒跚而行的人,一个将死之人,一个在虚无与死亡的逼迫下幡然醒觉的人。

小说开篇维吉尔已身患重病,乘船回到罗马,下船后被人用轿子抬往住处。一路上,维吉尔洞悉着周遭,那些只顾满足口腹之欲的浑浑噩噩者,劳苦的奴隶,麻痹的民众,街道陈腐的气味,冲他而来的咒骂 (“皇帝的魔术师”)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痛苦,他清楚地感知到,这一切都被“燃烧的虚无”笼罩,盲目、徒劳又绝望。在第一部小说《梦游人》中,布洛赫描述了“价值崩溃”过程中人必然坠入虚无深渊的景象,在“价值核心”早已没落的当下,人的自我灵魂破裂四散,陷入对他人冷漠、对世界麻木、只愿满足个人之欲望的可怖又真切的处境。而其中最必然的虚无,是维吉尔此刻不得不直视的:肉身的死亡。

在必然降临于每一个生者的死亡之映衬下,所有的欲望和人世的混乱显得如此清晰,如此刺骨。在这“俗世的监牢”获得真正的救赎,逃脱“正在腐烂的伪活状态”,是维吉尔唯一的祈望,而救赎的途径,只有“通过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灵魂中的神性”,或说回归“绝对存在”,用布洛赫的言词,即是“原初的图景”、“原初的真实”。这一真实的图景就像万物生发的无边无际的因地,包容万物且永恒存在,使万有合一,充满着光:“原初的光亮就是全部的存在,在唯一的存在之光中,闪着原初的光,这是开端、终结和新的开端……”也只有这种“认识” (布洛赫常用的一个词) 是超越虚无的,而之前那个写《埃涅阿斯纪》的维吉尔在这种“认识”下,只是在玩一个“服务于美的艺术游戏”,无法抵达真知,因此,维吉尔才会喊出那句惊心动魄的话:“烧毁《埃涅阿斯纪》!”

《埃涅阿斯纪》最终得以保存,但对维吉尔来说,这些都已不重要。小说最后一章《以太——归乡》中,维吉尔逐渐与动物、植物、星辰、大地,一切的一切,合一,共在于“道”的永恒之中。

《变得厉害》

作者:刘天昭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荐理由:

诗,生发于“看见自己”的那一刹那; 更准确地说,是“自己被看见”的那一刹那。 这一刹那看似黏着于生命貌似连续的各种经验,而其实与之没有必然的关联,因为这一刹那几乎脱离于时间,甚至高悬于时间,但又可以整合一切时间。

刘天昭的诗集《变得厉害》中读来最让人欣喜的,大概就是有这样意味的诗,比如《树下》和《隔窗》。 巧合或并非巧合的是,这两首诗,一首在开篇,一首在末尾。 在《树下》中,“我”陪孩子在树下挖土,一只鸟的影子掠过头顶,继而又有两只,被“更饱满地感觉到了”。 在这疾速的光影变幻中,在这难以名状的觉受中,“我”到底意识到了什么,以至于自己会觉得“危险! ”赶紧看孩子,继而感到“好像已经过去了很久”? 也许就是被鸟的影子和振翅的声音所启发的“寂静”,那“永恒的存在”。 也只有“永恒”是刹那瞥见而又让人在回想时觉得是“过去了很久”的。 在那一刻,“我”被永恒的寂静照见,被它包容。

正如在《历史》一诗中,“我”在午睡时做梦,领悟到的: “历史是幻景而生命中有永恒”。 一个人的生命中必然有上述这样的瞬间,无论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然而更多时候自然是困惑、热爱与怀疑的混合物。 也是在这类书写中,刘天昭以充满生气与真诚的心灵,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具有同样品质的语言,展现出自己日常生活的复杂面貌。 其中最切身的,是她自身的衰老。

在多首诗中,她写到自己衰老的细节和因此而生的对生命的不同感悟,那种各项功能无法阻遏地渐渐退场的忧伤,那“薄暮冥冥之感”。 此外还有时光在自身流逝导致的常见的虚幻之感,那种“昨天都像前世”的失落。 而事实上,这种失落,如果换个视角看,未必不可以被感知为某种解放。 生命就在此时此刻。 也只在此时此刻。

《何方妖物》

作者:盛文强

版本:凤凰空间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年9月

推荐理由:

那条鱼被打捞起来时,怪异的样子使经年与水族打交道的渔民都惊讶不已,“头如秤锤,尾如蛇,鳞甲斑剥而具四足”,即使是老渔民都说不出它的名字,但它就如此活灵活现地存在着,仿佛刻意对人们习以为常的常识进行挑战。

所谓“反常为妖”,指的正是此类。如果是发生在古代,这条在福建闽县龙溪发现的怪鱼,保不齐会被郑重其事地当作某种征兆,郑重其事地写进《五行志》《灾异志》中,但时序已经进入十九世纪末叶,它就被绘成图画,刊印在画报上,成为千里之外的上海都市的读者观看评论的谈资。刊印这条怪鱼图画的,正是近代最负盛名的图像媒体,《点石斋画报》。而它也没有将其归入妖物之类,而是评论道:“是物若遇西人购归,以储博物院中,当必有考订详明者”。

这便是所谓的“现代性”,一面是中国古代的志怪传统,一面则勾连起现代西方的博物院与生物学,处在传统与现代的光影交错下的晚清时期,诞育出这样光怪陆离而又新潮时髦的志怪图谱。它的画法虽然新颖,但未从传统中叛逃;它的思想步追现代文明,却又不舍于尚奇好怪。它是传统与现代共同诞育的杂交怪胎,注定空前绝后。

盛文强的《何方妖物》将这个怪胎中最奇怪的部分暴露在现代读者的眼前,足够妖异,足够奇怪,也足够让人深思一个问题:为何自诩生活在科学昌明的现代社会的我们,依然会如此好奇?

《悲伤的物理学》

作者:(保加利亚)格奥尔基·戈斯波丁诺夫

译者:陈瑛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保加利亚作家格奥尔基·戈斯波丁诺夫是2023年国际布克奖的得主,这本《悲伤的物理学》也是他首次被翻译成中文的小说。保加利亚对中国读者来说或许是个相当陌生的文学国度,但在阅读这本小说时,却会发现我们对小说里描写的社会氛围和封闭感其实极为熟悉。小说的主人公格奥尔基本来具有能够随意进入任何人、任何物体的意念的能力,他可以看到爷爷的过去、父亲的过去,看到一头被杀死的公牛的过去甚至恐龙的过去,但是这逐渐给他带去了痛苦,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格奥尔基每次遭遇的都是悲伤。而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他不断被告知事情的正确性和对错与否,这导致格奥尔基渐渐封闭了自己移情的能力,转而成为了一个移情症病人。

格奥尔基在地下室中收藏着零碎的物品,他想要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胶囊。他将这视为一种隐秘的对抗——对宏大叙事时间的对抗。尽管他本人已经无法逃脱自己所在的那个迷宫,他尝试了各种办法都无法治愈自己,但是格奥尔基却试图将那些故事的线索保留下去,尽管他知道那些故事背后有着更让人心碎的遭遇,他也明白这些微末的个人记忆即使保留下来也不会有人关注,它们只是构成了一部无人阅读、无事发生的通史,而这也是那些物品“悲伤”的真正所在。

《凡人琐事:我的回忆》

作者:章开沅

版本:大学问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历史学者在历史中常规扮演的角色是旁观者,但有时,也会成为自己笔下历史中的角色。他所写的历史,正是自己所见、所闻,所亲历的一切,以至于不必征引其他文献档案,自己的见闻回忆便已成为第一手的史料——我在,我见,我记录,这样简短的三句话,已经赋予了一位拥有这般资历的历史学家以记录自己回忆的必要性,因为这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个人回忆,而是历史藉由历史学家的手在书写自己。

章开沅的《凡人琐事》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既是一部回忆录,也是一部近代史。尽管在自序中,章开沅将自己撰写回忆录的原因归于平凡人也有撰写自己回忆的权利,一如他为自己回忆录所取的书名《凡人琐事》一样:“世界上平凡人占绝大多数,如果平凡人自己都不写回忆文字,后人又怎样能够理解这过去人类的大多数呢?”,但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近代史大家,就已注定他的回忆录不会在历史的洪流中随之浮沉,而是像一颗理性的石头,在历史之河中铆定自己的位置。

诚然,从革命军北伐,到抗日战争,从新政权的成立,到朝鲜战争,初出茅庐的他确实如其所言,“只是这些伟大时代与伟大事件当中极其平庸的一员”,但历史学者的身份,使这些小人物在时代中的命运,会在将来成为认知和记录历史的质料。待到年齿既长,岁月更易,民主青年的光环消失殆尽,自身处境每况愈下,从革命动力、依靠力量,沦落为重点批判对象,历史又赋予这位劫波渡尽之后的人以史笔记录的资格与责任。他亲历了当代中国近代史研究筚路蓝缕的开创时代,见证了那些被埋没的史料文献如何突破重重人为制造的阻碍重见天日的一刻,这使得近代史研究本身也成为了当代史的一部分。而作为历史学者对真相的执着,使他的回忆录也成为了他笔下的又一部信史。

人生识字始忧患,梨枣构祸怨文章。

老来情性归恬淡,无憾岁月乃平凡。

在本书开篇的题记中,章开沅如此写道。但他在过去一个世纪的经历,已经证明这本历史学家以真实为责任的个人史中如果有一个谎言,那就是,这并非“凡人琐事”。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

作者:(加)克日什托夫·普莱克

译者:吴艺蓉

版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荐理由:

“利己主义”在社会道德上虽然经常被质疑,不过在关于人类经济问题上,它自近代以来都是一个极其好用的分析工具:人之行为的手段和动机都遵守趋利避害原则,控制成本,并追求最大收益。这本《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则要反思利己主义的神话,此种反思算不上多么稀奇,但是能如作者克日什托夫·普莱克这样写作的就罕见了。

在动机和手段之间充满着种种假设和悖论。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分享着滤镜修饰后的照片和视频,其动作和姿态都经过考量设计,可往往过了头。有意思的是,一些抓拍却可能成为爆款。所以一些比较高级的拍法是模拟抓拍,这最终大概也会陷入一种套路。工具理性在此形成。这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网络版缩影。被认为不那么功利的、动机不那么强烈的商品才可能在市场上成功,塑造市场的不只是理性,甚至主要不是理性,而是非理性。

据普莱克说,他本人也曾认为利己主义是完美无缺的理论,但是某天忽然开始抵抗,这时他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他回到十八九世纪,从哲学家、诗人、作家、商人、心理学家、小说家和经济学家等众多人物的文本里寻找有关动机与手段的理论资源。他的“旁征博引”使整本书的论述风格别具一格。“要想成功,我们必须让其他人相信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制造还是自然产生“醉翁之意不在酒”,技艺如何,当然就得接受考验了。市场是会作出选择的。

《台风天》

作者:大吴

版本:蒲蒲兰绘本馆|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4年8月

推荐理由:

普通人如何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在孩子眼中,一家人又要如何一起面对风风雨雨?这是一本通过描绘一场台风,讲述孩子眼中的父亲的绘本。在这本绘本中,作者大吴讲述了一个平静、克制又饱含深情与悠长意味的故事。故事以“我们这里,台风每年都会来”开始,当自然的强大破坏力注定要到来的时候,一个普通又渺小的人竭尽全力去保护和重建自己的生活。故事中的父亲加固房屋,骑着摩托车去果园应对台风,但还是有很多香蕉树被风吹倒了。男孩去到果园,他第一次看到爸爸伤心的样子,爸爸对他说:“这些树还可以扶起来,那些要锯掉了……”生活还会继续,男孩觉得自己好像也成了一个大人。

描绘父亲的绘本有很多,大多带着孩子欢快且崇拜的视角,《台风天》中的父亲形象是更复杂且有力的。他承担起了家庭的职责,不断行动,但他也是个无奈的普通人。不过正因为他和其他经历台风天的人们的忍耐与心怀希望,哪怕台风每年都会重来,生活仍然可以继续,因为“当太阳重新出来,一切很快又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与达洛维夫人共度一天》

作者:张秋子

版本:新行思|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与其说《与达洛维夫人共度一天》是文学评论,该书更像是一场师生共同开启的文学共读实践。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张秋子选取了伍尔夫的代表作《达洛维夫人》,通过16篇细读讲稿深入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的内部,进而借此触达更为复杂的文学演变、观念流变,最终试图实现的是文学与真实生活的交互。书中的各个篇章都从小说中具体的文本开始,次第关联起日常生活的微妙经验,小到那些“走神”“分心”的瞬间,大到生命中的诸多疼痛与无形中潜入意识深处的人生经历,文本与课堂成了某种桥梁,将不同时空下个体的感受相连。这些不同人生的碰撞与复返构成了这本书的生命力所在。

通过师生共读,该书抛出了另一个更加值得思考的问题——理想的文学教育与文学批评究竟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我们是否还愿意相信文学在价值判断方面给人提供的勇气与可能。从这个意义而言,阅读本身或许会成为一场面向自我道德立场的持续审视。在本书作者看来,稳定坚韧的道德追求可能比审美的旨趣和态度更为重要。知性,应向更为具体、真实的世界投去标枪。

《未实现》

作者:(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译者:王凯梅

版本:雅众文化 | 商务印书馆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英格玛·伯格曼是20世纪的电影大师之一,他活跃于影坛和戏剧舞台超过60年,一生编剧和执导了60余部电影、170余部戏剧。曾荣获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电影大奖,被誉为“导演中的导演”“电影界的哲学家”“作者电影第一人”。这样一个创作者也有未曾实现、未被关注的创作吗?

《未实现》收录的就是这样未发表、未上演和未上映的九部剧本,包括《卡斯帕之死》《关于黑帮老大为何写诗》《马修·曼德斯的第四个故事》《鱼:一部闹剧电影》《与瑞贝卡的六十四分钟》等。其中最早的一部创作于1942年,最晚的一部创作于1969年,贯穿了伯格曼重要的创作时期,展现了其作品的流变过程。伯格曼在电影上所达到的高度离不开他对戏剧的探索。戏剧见证了他导演风格的转变与成熟。

家庭、性别、艺术、死亡,一直是伯格曼重要的创作母题,在这些剧本中,这些母题得到了天马行空的呈现,极具张力的对话与思辨的哲学主题已经形成独特的风格。伯格曼电影作品中的凝练深入以及朴素简洁一直吸引着影迷,这部剧本集则得以让我们看到那个成为伯格曼之前的英格玛,看到一位电影导演、而非艺术投机者是如何发展与探索自己的艺术才华的,这也为我们认识伯格曼的作品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

《文学与电影十讲:在无限的世界里旅行》

作者:李思逸

版本: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

2024年8月

推荐理由:

关于如何解读电影的佳作可谓汗牛充栋,这些书大多来自电影创作者和研究者。对于阅片量有限且没有理论基础的观众,啃下这些经典,开始电影文本细读还是有一定门槛。青年学者李思逸开设了一门名为“文学与电影”的课,带学生从零开始理解文学和电影的关联。这门课不是文学导论,也不是关于电影的系统研究,更像是重新见证文学的变化、电影被发明,把握二者互相纠缠的线索,以及相关的哲学背景。这本书正是由这门课的内容发展而来。

正如李思逸在自序中所写的:“大家都能从网络上找到各种各样的资源,其中不乏对文本的精彩阐释、对理论的详尽梳理。作为大学老师,若还相信自身存在的价值,就必须向学生证明: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上一堂课,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和讨论,它们无法被视频和播客完全替代。”这种“不可替代性”体现在他的跨学科背景。从人文班到文化研究,他摸索出一种借助哲学中的思想实验和隐喻来重构知识版图的路径。所以当他对文学和电影做跨学科比较时,也采用类似思想实验的方式把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或者变换实验的参照系重新探讨既有的问题。相比专业的学术理论,他更想呈现这种思考方式和理解路径。他没有用现成的理论、概念去框定对文学、电影的理解(它们本来也是阅读思考的主观产物),而是还原为什么某种说法会出现,其中有哪些疏漏?

“现代性”是李思逸在这本书中不断回扣的主题。电影本身就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反过来电影也更新了人类对时间和空间体验。他回顾了现代人在时空认知、感性经验和审美意识方面的诸多嬗变如何受到电影影响。他也通过分析具体作品,来阐释电影如何扮演时代精神的同谋。

《细胞传》

作者:(美)悉达多·穆克吉

译者:马向涛

版本:见识城邦 | 中信出版集团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细胞的故事,进入我们的视野只有短短几个世纪,但它与人类社会纠缠的历史,却可追溯数千年。作为生命体,我们所有人都由生命单元细胞所构成。从19世纪30年代至今,在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细胞科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生物学、医学与我们关于人类的概念。与此同时,细胞的发现,以及人体作为细胞生态系统的重构,也宣告了一种基于细胞治疗操控的新型医学的诞生。干细胞与细胞基因疗法的出现,预示着激动人心的时刻正在到来,我们正从基因世纪过渡到与之交相辉映的细胞世纪。我们通过细胞来了解人体,通过它们来理解医学,也通过它们的故事来讲述生命与我们自己的故事。

讲述发现细胞和细胞作用的故事,也是在回顾人类自我探索的历程。骨髓移植、体外受精、基因疗法、脑深部电刺激、免疫疗法……这些新型细胞技术的诞生,源自我们对细胞知识的理解,也挑战了我们对于人类构成与功能的概念。眼下,人类已经初具操控细胞的能力,尽管这仍不完备,但已能让我们憧憬未来的医学,以及可能由此诞生的“新人类”。显然,悉达多·穆克吉在《细胞传》中谱写了一首细胞之歌,他带领着我们踏上一段非比寻常的旅程——从细胞来理解生命。

《性别打结》

作者:(美)艾伦·约翰逊

译者:杨晓琼

版本:见识城邦|中信出版社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在英文世界早已被广泛阅读和谈论的性别社会学作品。作者艾伦·约翰逊是美国一位男性社会学者,他长期推崇将社会学视为“生命、实践和承诺”,对那些“自恃中立客观,却常常选择站在权力一侧”的沉疴抱持警惕,该书便是他的社会学关怀在性别领域的投射与实践。全书从男性视角深入了父权制的毛细血管,将自己作为方法剖析一个白人中产异性恋男性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感知到的种种特权。

很多性别研究都看到了父权制的内核,但它们仍旧在“为何不少男性逃避为此担责”方面解释力有限。这也是我们亟须解开的另一个更为缠绕的“结”——个人和集体在对待性别议题上表现出的麻木状态。在艾伦·约翰逊看来,男性承担责任最重要的阻碍在于他们不愿意让自己被内疚和羞愧淹没。即便这之中有人试图改变,也会被困在个人主义的世界模型中。只有弄清楚个人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人们才有可能面对那些令人痛苦的问题,以及正视自己同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而父权制也不只是两性之间的议题,它在更深层次上纵容的是一种将支配与控制当成目的本身的逻辑。从这个意义而言,关注所有特权和压迫形式,并尝试不断削弱它们就会成为共同的前进方向。

《风乎舞雩》

作者:李零 张南金

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4年6月

推荐理由:

北京中轴线自元大都建都七百五十余年来,一直统领着城市功能与空间格局。李零与学生张南金合著的《风乎舞雩:元大都踏查记》通过文献梳理和历时三年的实地探查,印证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源头,以期还原真实的元大都面貌。一些研究者认为元大都中轴线是沿着旧鼓楼大街按几何划分画出的大城平分线,李零却提出,元大都中轴线应是以万宁桥为基点的南北线,“像糖葫芦串一样”把钟鼓楼、中心台和元大内串联在一起。

此外,过往研究多讨论元大都的建筑遗存,李零则从水源入手,着重辨析中轴线位置及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作为元大都内用水专供线,金水河从玉泉山流出后的具体流向在学界始终没有定论。作者指出金水河走的是直线,应是从和义门南水关进城后,经过三座金水桥,沿柳荫街西岔和龙头井街南下进入大内。本书还以大都十一门的方位、卦位入手,结合《元一统志》《析津志》的文本分析,想象还原出了元大都五十坊的整体城市布局。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作者:伍嘉恩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年9月

推荐理由:

第一位不得不提的明式家具收藏家、研究者是陈梦家先生,他是诗人、古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读者可能不知道的是,陈先生还是一位家具痴迷者,上世纪50年代,他骑车到北京各处寻觅老家具,不亦乐乎。最叫他痴迷的包括黄花梨八仙桌、明式小方桌等。《殷墟卜辞综述》等作品的稿酬让他比较自如地做这件事,将所购置的家具存于胡同里的四合院。好友王世襄就感叹,“梦家此时已有鸿篇巨著问世,稿酬收入比我多,可以买我买不起的家具”,不过受陈先生的影响和帮助,王世襄开创性地做了明式家具研究,出版《明式家具珍赏》等专著,成为这一领域的大家。

到了80年代,一名叫伍嘉恩的香港女士作为收藏晚辈开始与王世襄交流,写信往来,受其指导,多年后也成为明式家具的学者,有中国“黄花梨女皇”之称。这本《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即为伍嘉恩的作品,她在扉页写有“谨以此书纪念王世襄先生”,以示对老师的怀念。《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在初版《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的基础上增加了过去几年明式家具的新事新发现。全书以图片为主,配得上“琳琅满目”几个字,文字说明简要,并附有一些小故事。故事的叙述性与预期有一些差距。值得一提的是,对家具感兴趣的读者不可错过书的附录,特别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榫卯图。构件图令人感叹,拆给读者看的细节展示了古人造家具的设计技巧。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

作者:(法)沙畹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4年10月

推荐理由:

泰山,东岳,中国人攀登它,将它踩在脚下,又对它顶礼膜拜,将其奉为神灵。千年岁月,让这座山岳,从仅在有限领域发挥作用的地方山神,升格为主宰生死的大神,这位神灵所辐射的领域,也从泰山脚下,直到遥远的岭南、西北,都有奉祀祂的神庙。甚至泰山片石,都被赋予了驱逐邪祟,护佑平安的神力,哪怕这石头只是写上了“泰山石敢当”五个字,而非真的来自泰山。

泰山毫无疑问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神山,就像雄伟庄严的君主,成为山岳信仰至高无上的代表。但这样一座在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占据如此极重地位的神山,第一部从历史文化和民间信仰角度研究的专著,却出自一位法国人之手。沙畹 (Emmanuel-èdouard Chavannes) ,公认为欧洲汉学泰斗,从西域研究到敦煌学,从龙门石窟到《史记》与司马迁,从历史地理到金石碑铭,沙畹的研究遍布中国历史的各个领域,而《泰山》在他浩瀚丰硕的著作中,尽管只是一部小册子,却已展现出他多样的视角与思考。为了研究这座中国人信仰中最超拔的山岳,他不仅像历史学家一样穷尽史料文献,更两度登临泰山,像金石学家一样搜集碑铭拓片,像地质学家一样勘察山石性状,像考古学家一样发掘沉睡已久的古迹,像民俗学家一样进行田野调查和口述史的记录。他的《泰山》像当时的学者展现了如何系统地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而对后世的研究者来说,因为他所发掘的古迹、碑铭和史料在过去一个世纪中遭受战争、革命与盗掘破坏的三重摧残,使得他的书本身就成为了一部珍贵的文献资料。

“泰山在其腹中孕育着所有未来的生命,一个十分合乎逻辑的推论是,她同时也是已到达尽头的生命聚集的场所”,泰山从山神,到记录生死的官吏,到令人生畏的地狱判官,又一分为二,女性将自己的印记赋予了自己崇奉的神明之上,从男性主宰的生死之神的阵地中,创造出与之分庭抗礼的,无分男女护佑着天下万民平安的母神,“我们如同看到了一幅人类精神演化的概貌,人们通过长期的发展而不断修饰着他们的神明,以使之越来越与他们自身相像”——沙畹在一个世纪前的泰山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至今依然是后世历史学者、社会学者以及民俗学者研究的起点——以及某种意义上必将回到的终点。

新书月榜,去往城市和书店

因书而遇。新书月榜。正在去往更多城市与书店。2024,期待更多伙伴和我们一起,通过新书月榜栏目,让好书与读者相遇!

Station 29

成都·交子书院|交子书院有个交子小亭

位于成都城南的交子书院,是一家很有设计感的书店,店内书的排布遵循了那句古老的读书箴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同时,半圆形的展览区穿插其间,总能成为逛书店的人意外的遇见。但交子书院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或许要数门前下沉草坪区的“交子小亭”,这是一个类似于深夜食堂式的存在,小小窄窄,并且只售卖一种食物——面。它的存在就像是书、书店的一种喻言——提供日常里的熨贴,是人间的跳脱、明目张胆的桃花源。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Station 12

武汉•境自在书店|我只是坐下来

武汉,是一个春有樱花、秋有枫的地方。今年,据说因为高温,层林尽染的红枫预计要晚来10天。也好,万物有时,不必急,坐下来,只要等待,就像一直一直都在19楼的境自在。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书评周刊•新书月榜,期待遇见更多的书店!有意合作的书店或空间,欢迎发邮件至zhangyao2023@bjnews.com.cn。“阅读需要主张”,我们相信——好的阅读过后,会有新的世界出现。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编辑:李阳、张瑶;海报设计:师春雷;校对:刘军。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广告。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即刻购买《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