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上好戲】張永仁/一窺「鐵甲武士」真面目

双钩薄腭锹形虫特别集中在七月出现。 照片提供/张永仁

锹形虫是昼伏,还是夜出?什么季节出外寻虫最合适?夜晚趋光的真相为何?哪种光源最具吸引力?牠们是肉食、杂食,还是素食?怎么摄食?食物种类有哪些?这群外观威武的铁甲武士,真的个个骁勇好战吗?

让我们逐一解开锹形虫的生态谜团,进一步认识牠们既神秘又迷人的独特习性!

活动时间与季节

泥圆翅锹形虫是标准的昼行性昆虫,而且牠们最常见于地面四处爬行。 照片提供/张永仁

虽然锹形虫的种类不多,牠们在野外的活动时间,却随着种类有着相当明显而稳定的差异。

一般常见的,多数昼夜都会活动,白天常见停栖在树木枝干上吸食树液,入夜后则变得更活跃而扬翅四处飞行。这可能因为牠们行动的速度较慢,利用夜晚做稍远距离的飞行、迁移,较不易被鸟类等擅长空中捕猎的天敌发现。不过当时近深夜、气温明显降低后,各类原本夜晚相当活跃的锹形虫,便因活动力降低而不再见到牠们四处飞行。

再者,锹形虫中有部分种类是属于典型的昼行性昆虫,夜间甚少或完全不会出现在野外环境中觅食或飞行,如黄脚深山锹形虫、漆黑鹿角锹形虫、泥圆翅锹形虫,这三者均为标准的昼行性种类,但其活动方式却又大异其趣:黄脚深山锹形虫习惯在山头附近的草丛间飞飞停停;漆黑鹿角锹形虫则常在森林树冠层上空四处飞行;泥圆翅锹形虫从未见其展翅飞行,而是在森林底层或林道地面随处爬行。

最后,仅有少数的锹形虫或因族群量稀少,人们对其栖息活动的生态一知半解;或因成虫无明显的摄食行为,平时甚少离开幼生期栖息的枯木环境,导致目前只有零星的夜间活动观察纪录。但事实上这些种类也可能因求偶、繁殖、族群扩散等目的,而在白昼离开平时躲藏栖身的环境。因此整体而言,锹形虫家族成员中很少是属於单纯夜行性的种类。

至于一年之中,哪个季节最容易观察到锹形虫?由于锹形虫属于非恒温动物,寒冷的天气根本不适合牠们外出活动,故在四季分明的地区,冬季完全见不到锹形虫的踪迹。以台湾来说,低、中海拔各地山区,每年自春天起会陆续出现不同种类的锹形虫,到了五至七月间,算是锹形虫种类与数量最丰富的季节,一直到秋末牠们才逐渐销声匿迹。不过野外能够发现某种锹形虫成虫的时间长短,随着种类会有极显著的差异,例如:族群量不算少的双钩薄腭锹形虫,其成虫仅出现在夏季,而且还特别集中在七月间;至于最普遍的台湾扁锹形虫,则是三到十一月均能发现。

觅食行为

渗流树液的柑橘树丛,常是各类昆虫的觅食天堂。 照片提供/张永仁

锹形虫的成虫虽然有对凶猛的大腭,但牠们并不以此捕食动物,而多以液体食物维生,口器中那对能自由伸缩的小毛刷,便是牠们用来沾食液体食物的利器。野外环境中,各种树木因病虫害伤口或风吹枝干相互摩擦而渗流的汁液,发酵后所产生的气味,很容易吸引嗅觉灵敏的锹形虫,循味飞来享用树液大餐。一般锹形虫对树液的种类少有特别好恶,只要是不断渗流、发酵得气味浓烈的树液,都可能吸引或多或少的种类前来觅食。

以低海拔郊山为例,台湾栾树、构树、光腊树、野桐、食茱萸、柑橘、柚子、青刚栎、竹子、相思树等植物,都有锹形虫觅食的观察纪录。但是前述各种植物多是高大的乔木,并非随时可找到栖息其间觅食树液的锹形虫,也因此想要观察相关的生态可说可遇不可求。反倒是柑橘园成了低海拔郊山找寻锹形虫的最佳去处,因为一处稍具规模而照顾得当的柑橘园,低矮的柑橘树干内部常有星天牛的幼虫寄居其中,而天牛幼虫在树干中啃食木质纤维后,会在树皮表面一处固定的小洞排泄出粪便木屑,这个排便孔经年渗流出树液,于是附近山区的锹形虫,常会移栖到柑橘园方便随处觅食。此外,拥有发达大腭的锹形虫,还懂得利用头上那对利牙直接咬破树皮,享用大量而新鲜的柑橘树液,加上牠们的体型较其他一般甲虫扁平,容易进驻到柑橘树干的树洞或狭缝中,当然更方便就近觅食树液了。

至于中海拔山区因可供锹形虫觅食的树液选择更多,因此锹形虫种类更为丰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海拔高度拥有不少的壳斗科植物,例如:青刚栎、栓皮栎、锥果栎、火烧柯、赤柯……这些乔木的细枝条常有微小虫子寄生而产生虫瘿,这些虫瘿多会分泌出树液,因而吸引锹形虫、金龟子、虎头蜂和许多蝴蝶前来觅食,很可惜牠们多半位处于较高的树丛中,只有利用望远镜才能勉强观察到相关的生态。

再者,锹形虫的食物除了树液外,野外腐熟而较香醇的落果,也是不错的选择。梨子、苹果与莲雾均可见锹形虫觅食的纪录,而腐熟的凤梨放置在森林间,更易引来锹形虫在其中钻洞常驻进食。和这些经济作物相较之下,野生落果吸引锹形虫觅食的机会较少,目前仅有构树果实有零星的吸食纪录。此外,蚜虫大量排泄物产生的霉污,也可见锹形虫前来争食;至于昆虫的尸骸,则偶见锹形虫的觅食纪录。

好斗行为

与对手狭路相逢而点燃战火的台湾深山锹形虫。 照片提供/张永仁

锹形虫雄虫头上那对大钳夹相当坚硬有力,不仅可以用来咬破树皮觅食树液,遇到对手时,还是用来拚战的最佳利器。无论是争夺树液的觅食权,或是抢夺躲藏树洞、狭缝的所有权,或是争取与美娇娘的交配权,多数雄虫都会张开大牙和对手一决高下。一般说来,体型较大、大腭较发达者常是赢家,条件较差者则往往未战先降,以求全身而退。但,战场上难免出现肉搏拚战的场面,战况较惨烈的,一边大腭被对手剪断者,从此再也无法和别人争权夺利,可至少还能低调苟活;此外在林间地面或林道路面,还常能发现因为被敌手夹破头部或前胸背板,导致细菌感染身亡的锹形虫尸骸,由此可见锹形虫有着骁勇好战的性格,在这个世界中,敌我间的生存竞争,常会有搏命的戏码上演。

和善战的雄虫相比,雌虫都是温和斯文的和平分子吗?其实不然!牠们除了不必为爱情而与对手厮杀之外,争食物、抢树洞样样都来,而且别小看雌虫那又短又粗的大腭,它可是具有「臂短力大」的火力,剪断对手的大腭或肢脚对它而言轻而易举。只不过雌虫的个性不如雄虫来得火爆,在家饲养时,不必随时提防牠们夹伤手指。

●摘自远流出版《锹形虫58:野外观察超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