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察-加速安装智慧电表 或能让民众与电费和解

台湾的夏天一年比一年热,每年最高温纪录与用电量都在创下新高,而台湾的民生电价也在今夏脱离长年的冻涨,从330度以下到1,000度以上,各级距调涨3%到10%不等。电价涨、以及酷暑间为了身体健康的冷气需求,让不少民众接到今年夏月电价期间的帐单时,忍不住多揉几次眼睛,甚至有许多民众上网倾诉「电费怎么多这么多,是不是电表坏了?」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有许多「耗电怪兽」。最简单的辨别方法,是只要能「制冷」、「发热」的家用大小电器,都比其他电器更加耗电。同时,当电器有了年纪、效能降低,也会更加耗电,但使用者不一定能察觉。

过去网友也流传「24小时开着冷气,比开开关关更省电」,不过要达到如此对比效果,需要满足很多条件,例如冷气吨数的选择、日照程度、温度设定等,也因此出现不少「省钱失败案例」,反而缴了惊人电费,这时台电基层员工又要顶着流言蜚语,遭质疑抄错表。

智慧电表,正是在这个时期能创造双赢的好工具。智慧电表顾名思义,家中如果已经开始使用智慧家电,就能达到最精准的住宅用电监控,但假如家里电器还不是「智慧系列」,其实配合台电App,也能依据用户每天、每个时段的用电量,依据用户提供的使用习惯问卷,以全台相似用户的大数据,提供概括的用电分析和省电建议。

当然,也能每天看到前一日的电费,即时管控支出,不需要等两个月后看到帐单,才开始欲哭无泪。

台电推广智慧电表初期,主要针对高压用户和整体用电量高的区域,在达到300万具目标后,台电每年安装目标也从50万具增至100万句,并朝向低压住宅用户进发;不过,「什么时候轮到我」,对民众来说,是个无解的问题。除非刚好购得新建社区大楼,自然而然成为智慧电表用户,否则大部分住宅用户很可能不会主动申请,智慧电表的「大众认知度」实在不足,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