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 评-白走一遭的赋改会
行政院赋改会退场了。它背负外界对赋税公平、扩大税基的期待,轰轰烈烈的登场。最后却在接近一事无成下,黯然退场。
说到税,就「伤感情」,任何税制的变革,都是大事情,影响到民众权益甚钜。因为,总有些人获利(少缴税了),有人受害(要多缴税、或可分配资源减少)。执政者非万万不得已,不轻言更动税制。
在民国五十七年与七十六年,台湾分别召开过两次大型税改会议,主要是因应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改革税制。当时,还是有「强人」在的时代,领航者是大学者,官员在旁恭敬旁听,企业界则根本无以参与。所得结论只要得到当局支持,即可推动落实。
但这次的赋改会,却是先天不良、后天失调。外在环境的变化,让赋改会必须纳入企业界代表。学者理想性高,企业则是「利益关联性高」,结果是学者与企业在会中总是针锋相对。
接着再来一个金融海啸,救经济、吸引资金回流,好像也变成是赋改会的责任了。最后,就是大家看到的结果:该减、能减的税都减了;该加的税,一个都未加。赋税公平,是「长期目标」。
赋改会的「成果」,谈不上什么大变革、大视野,这种成绩,其实甭开赋改会、财政部自己推推即可,反正减税皆大欢喜啦。赋改会真是白走一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