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周鸿祎:大模型不是产品,而是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大模型不是产品,而是能力。能力固然重要,但一定要跟场景结合,才能真正的产生价值。”8月1日,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

今年,周鸿祎已经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2024年是大模型的“场景之年”。他向记者比喻道,大模型就像是电器时代的电动机,它可大可小、可强可弱、可快可慢,关键在于如何应用。

“如果给用户的只是一个电动机,那用处不大。但把电动机跟轮子连在一起变成汽车、跟扇叶连在一起变成风扇,它就有了价值。”周鸿祎说。

因此,寻找能够最大化展现大模型能力的场景至关重要。此前,360公司主要探索了三个场景,分别是AI搜索、AI浏览器和儿童手表。

周鸿祎称,这些场景帮助360验证了两件事:一是大模型还是要找到明星场景,它可以提高十倍的体验;二是在特定场景下,不需要一个全能模型解决所有问题,用一个模型或者若干模型联合工作,支撑好场景的功能即可。

AI搜索:大模型的重要场景

今年,大模型厂商们不约而同押注的一个场景是搜索。据不完全统计,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360、昆仑万维、知乎等在内的上市公司均发布了AI搜索产品或功能。

很多人好奇,之前发布的聊天机器人似乎什么问题都能回答,为什么还需要单独的AI搜索。

在周鸿祎看来,“搜索+AI”并不是一个新事物,而是把大家熟悉的场景体验提高了十倍。“从用户体验角度,搜索+AI要比大模型+搜索增强的效果更好。首先,这是因为用户早已养成搜索习惯,不需要再教育,而大模型对提示词的要求很高,对普通用户来说难度很大。”

其次,很多用户觉得聊天机器人不好用,是因为期望过高,觉得大模型无所不能,但又不知该怎么提问。而在搜索场景,用户的需求更加明确,他们就是要找到答案。

近日,OpenAI也发布了AI搜索引擎SearchGPT,这进一步证明了AI搜索的重要性。周鸿祎向记者表示,OpenAI本来做的是ChatGPT,现在又做了一个SearchGPT,到底是Search好用还是Chat好用,现在还无法判断,未来也可能一个被另一个取代,但至少目前来看,AI搜索已经成为大模型的一个重要场景。

据周鸿祎透露,360的AI搜索在推出第一个月,流量就翻了10倍,目前月活已经超过千万。

与此同时,周鸿祎认为AI搜索也面临商业化的挑战。“传统搜索的成本相对较低且固定,靠广告就能挣钱。但AI搜索一方面很难植入广告,另一方面成本不但不会边际递减,反而会边际递增,这也是阻碍AI搜索进一步普及的重要原因。”

今年,大模型厂商之间打响的价格战,已经大幅拉低了大模型的应用成本,这也推动了整个大模型生态的快速发展。而接下来,业界期待的是大模型成本,尤其是推理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这将决定很多大模型应用能否规模化应用。

联手培育市场

8月1日,周鸿祎还宣布开放安全卫士、安全浏览器、搜索、智能硬件等四大360产品场景,打造新一代AI产品“AI助手”,并与智谱AI、商汤科技、百川智能、火山引擎、百度智能云、腾讯、科大讯飞、华为云、MiniMAX、零一万物、面壁智能等15家大模型厂商合作,将他们全面内置到360AI助手当中。

周鸿祎告诉记者,“360做这件事是受到钉钉的启发”。今年6月,钉钉宣布对所有大模型厂商开放。

“现在国内大模型的情况是每家都有优势,每家也都有劣势,谁也做不到压倒性领先。所以不如把大家的能力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最强战队。”周鸿祎说。

而这种聚合的形式,也能够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比如在使用360AI助手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不同的大模型,甚至相同的问题,用户还可以横向对比,从而选择最优解。

在谈到AI商业化时,周鸿祎表示,大模型提供API和Token收费是合理的,因为推理确实存在成本。但他同时认为,未来的AI商业模式不必局限于传统的“免费+广告”模式。8月1日,360还对外发布了360 AI办公套件,它也汇集了多家大模型的能力,并且是360对会员订阅收费模式的一次探索。

周鸿祎认为,AI办公是目前能找得到用户最有需求的一个场景,像格式转换、PPT、翻译等都可能成为用户愿意付费的刚需。未来,像是学术论文分析、财报研究这类垂直场景,也同样会有用户愿意付费。

在周鸿祎看来,AI给了互联网公司一个直接向用户收费的机会。据其透露,目前360的会员付费收入已经在稳步增长,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他认为,未来的AI商业模式将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