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提升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论教】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青少年自杀的事件接二连三,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有8人自杀未遂。自杀是中国15~34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
自杀现象只是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冰山一角,在自杀现象的背后是发生率更高的各种心理疾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曾发布《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到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心理障碍还会增长50%,将成为致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将是未来社会的财富,会创造一定量的物质财富,是社会稳定的正能量,能提升国民的总体幸福感,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不但在创造物质财富上受到限制,而且会耗费大量社会财富,降低国民的总体幸福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让我们社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仅以抑郁症为例,有统计表明,其在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为141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负担481亿元人民币,总经济负担达到622亿元人民币,抑郁症的治疗代价约占中国卫生总支出的3%。由此管窥,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让我们的国家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原因何在
治病寻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持续高发,原因何在?
第一,认识不足。当今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够。早在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虽然身处现代社会,但很多人还固持传统的健康观念,把健康狭隘地理解为生理健康,因此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价值。当今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许多误解,如误认为心理不健康就是心理变态,有意无意地歧视心理健康有问题的人,导致他们不愿求助而延误矫治,最终付出更高的健康和社会成本。当今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和巨大社会代价认识不足,导致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当今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严重性认识不够,认为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往往是成人,殊不知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年龄正逐年下移,严重威胁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应试教育。毋庸讳言,应试教育严重压缩了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本应立德树人的教育被窄化为工具属性的应试,儿童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儿童的心理健康更容易被严重忽视。应试教育导致儿童承受过高的压力。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压力经由家庭和学校逐级累积传递至儿童,导致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等现象日趋严重,使许多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从小就处于巨大的学业压力之下,经常处于心理应激状态。这些层层累积、不断增加的压力一旦超出儿童的承受能力,就容易引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应试教育还剥夺了儿童正常生活的权利,生活变成学习,学习变成考试,而正常的生活正是健康心理得以发展的平台和载体。缺乏正常生活的调节和缓冲,各种压力极易成为压垮儿童发展的扭曲性力量,最终危及儿童的心理健康。
第三,社会转型。当代中国正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之中,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贫穷走向富裕,由乡村走向城市,由中国走向世界。社会转型容易导致价值观混乱,传统的价值观念在逐渐消解,新的主流价值观念尚未确立。在一个稳定的传统的社会中,价值观念往往是明确的、一元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转型社会中,价值观念往往是模糊的、多元的,甚至是混乱的,这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不断形成中的儿童容易造成消极影响,无所适从而心理失衡。社会转型导致整个社会的稳定性下降、不确定性上升,职业变动的速度越来越快,离婚率不断攀升,家庭的不确定性增加,这些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破坏了儿童心理健康的诸多保护伞和安全网,加剧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心理健康要从儿童抓起,从教育做起
鉴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诸多严重危害性后果,我们一定要在认识上切实重视心理健康,在实践上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和不断完善的矫治体系,降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减缓减轻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危害性影响。
第一,强化顶层设计。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巨大优势,从上到下,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儿童心理健康的管理与服务机制,确定其领导机制,厘清教育部、妇联等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边界,明确各种相关机构的分工,让儿童心理健康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强化顶层设计的工作重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宣传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和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度,使整个社会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不歧视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理解并帮助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切实承担起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以治“未病”的态度,通过预防性教育来降低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三是加强应急保障机制建设。构建起一套完善而高效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应急保障机制,确保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矫正和治疗。
第二,重点做好预防。一两的预防胜过一吨的矫治。系统科学、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将极大地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极大地降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因此是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把儿童心理健康比作为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那么家庭教育是树的根基,学校教育是树的主干,社会是树的枝叶。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预防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第一条防线,父母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诸多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均强调儿童早期经验对后期发展的重要影响,如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早期的创伤性经历往往导致了成年以后的心理疾患。父母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一是掌握与时俱进的健康新理念:科学的儿童健康观应该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三个方面的健康。二是掌握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在了解自家孩子的认知、个性、情绪表达等方面特征的基础上,针对自家孩子的优点、缺点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教育,强化孩子的心理优势,补足孩子心理短板。三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融洽的夫妻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既能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正能量,又能塑造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氛围。四是给儿童提供一种正常的家庭生活环境。正常的生活孕育正常的心理,正常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儿童健康赖以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环境。正常的家庭生活既有学习,还有娱乐、休闲、游戏、社交等,既有室内活动,还要有户外、野外活动,既要接受家人服务,又要服务家人。
全面的、均衡的学校教育是预防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主要阵地。学校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第二个重要场所,教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与家庭相比,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或兼职教师,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课程,是预防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更为专业的力量。预防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学校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教育教学:一是紧抓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确定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德智体美劳要均衡发展。学校要更新健康观念,既要重视儿童的生理发展,又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使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教育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环上升、有机统一的体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是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课程的教学,让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学校的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处处皆有可能。
第三,完善矫治体系。要完善现有的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治体系,使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能够得到及时的矫正与治疗,减缓儿童心理问题的消极影响,提高儿童心理疾病的治愈率。为此,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做到“早识别、早干预、早治疗”。“早识别”指父母和教师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儿童心理问题的判断指标:一是日常行为是否正常;二是社会功能是否正常;三是思想认知是否正常;四是情绪状态是否正常。“早干预“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咨询中介机构及时进行干预,尽可能地把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尽可能地避免心理问题恶化为严重心理疾病。“早治疗”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相关的社会专业机构能及时介入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的治疗。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1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