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毒物无解药 救治重除污
多数毒物无解药,医师指出救治重「除污」。图为台北荣总临床毒药物防治咨询中心的解毒剂展示柜。(刘宗龙摄)
今年9月台东宾茂部落族人,食用小米粽后集体食物中毒,酿多人死伤,之后检出剧毒农药有机磷托福松,并使用解毒剂救治。中毒事件总是来得又急又猛,临床判断需要抽丝剥茧,医师指出,首要救治关键在于「除污」,减少病人吸收毒物,才是保命关键。
马偕纪念医院急诊医学部急诊毒物科主任苏昱彰表示,马偕医院2017年成立毒物中心,共关注5大面向,包括农药、氰化物等化学毒;蜜蜂、蜈蚣、中草药等生物毒;以安眠药为大宗的药物过量中毒;随着人口高龄化而需重视的老人毒物;以及近年备受大众关注的食安议题。
曾在急诊第一线服务的义大医院重症医学部外科加护科主任陈思颖说明,临床上会透过询问病史、理学检查来厘清病人中毒的种类,例如家属是否有带空罐或正在服用的药物,以及病人有无中毒症候群。
苏昱彰举例,中毒症候群可能出现瞳孔缩小或扩大、皮肤潮湿或干燥而无法发汗等症状,医师要由这些症状去判断是否有中毒可能,例如台东小米粽案为有机磷中毒,临床上会出现口鼻分泌物增加、呼吸有大蒜味等症状。
苏昱彰强调,毒物范围非常广泛,仅少数有特定解毒方式,也就是绝大多数都没有解毒剂。临床上会使用支持性疗法,例如给予静脉点滴,供应病人水分和症状治疗药物,或是针对呼吸喘、缺氧病人,给予氧气支持,给身体充足的代谢时间,慢慢处理掉体内的毒物。
陈思颖指出,当收治怀疑中毒病人,首要处置方式是「除污」,减少病人吸收毒化物,也避免急救人员被污染,第二是维持基本生命征象,第三才是评估是否有适合的解毒剂。
陈思颖认为,成本效益考量下,不可能每家医院都要储备所有种类的解毒剂,治疗重点在于第一时间除污保命,之后再从他院调拨解毒剂,或是转院治疗,都可以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