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三箭皆虚发 日本「币」有近忧
图/多维TW提供
文/张明
不同于安倍晋三在国内政治上的相对顺遂,日本经济并没有为安倍增光。日本财务省8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出口比去年同期下滑14.0%,下滑速度创2009年10月以来最快,且已连续第10个月下滑,为全球金融海啸以来最长下滑期。
安倍于2012年年底上台后,就提出大胆的宽松货币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及以积极改革经济结构为代表的「安倍经济学」,希望带领日本从长期以来的经济停滞和通货紧缩之陷阱中挣脱出来,但迄今效果不彰。尽管安倍去年9月又提出了所谓的「新三箭」,日本央行又从2月以来开始实施负利率,但日本经济似乎没有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与出口下滑的同时,通货紧缩加剧,连唯一的遮羞布—日股也持续走软。
出现该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一年来,全球避险情绪的上升,日圆不断走强,其升值幅度已将日本央行过去3年多所实施的量化和质化宽松政策(QQE)成果抹掉大半。单纯依靠调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挽救经济,一开始效果显著,但事实证明绝非长久之计,用得久了,无疑是饮鸩止渴。日本内阁于8月初提出了超过28万亿日圆,占日本GDP总量约6%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13.5万亿日圆将用于财政支出,以重振疲弱的日本经济,并同时因应英国脱离欧盟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此举与极端货币政策,「直升机撒钱」一样饱受争议,新经济刺激计划和货币政策新动向一经公布就不被看好。
经济刺激计划 前景未明
日本这次的经济刺激计划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宽松的财政政策配套,究竟会发行多少新债券,日本央行又会购买多少。但无论具体措施为何,在日本债务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任何的财政刺激都被结构性难题掣肘。由于日本人口老龄化情况加剧,社会保障开支大幅增加,日本政府债务持续攀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等机构估计,其所占的GDP比重已达到约250%。而事实上,安倍经济学所谓的三支箭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第二支箭还「一直在路上」,原因还是在于财政宽松的空间面临重重制约。
从安倍上台至今,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不断下调日本的信用等级,安倍政府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甚至不惜采取调高增值税率等紧缩财政的方式来平衡收支。但事与愿违,财政紧缩又抑制了民众消费,最终影响经济的复苏。此次安倍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财政措施占了将近一半规模,这无疑又在不堪负重的政府债务负担上添了新的砝码,正所谓「按下了葫芦浮起瓢」。
「直升机撒钱」引热议
所谓「直升机撒钱」是在利率接近零或低于零的情况下所实施的极端经济刺激政策,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提出,简言之就是赤字货币化。相对于其他非常规宽松政策,它有两大优点,一是财政宽松的同时不增加政府债务负担,二是有机会转为财政扩张,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投放。
但直升机撒钱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仅适用于极端情况,比如经济活力完全丧失,货币和财政政策都失效等,可以视为最后的手段(lastresort);二是只能偶尔为之,否则将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影响央行的声誉;三是采用准财政政策的方式实施,可能导致再分配的扭曲,反而违背了「均匀撒钱」的初衷。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采用过类似措施,通过央行直接购买国债的方式来支付战争费用和走出通缩泥潭,此举直接导致日本财政赤字激增,但客观上也达到其设计目的。目前,全球主要国家的法律对赤字货币化的措施都有明确的限制,比如日本政府在《公共财政法》中就明确禁止央行直接为政府提供融资,这也成为实施直升机撒钱最主要的障碍。
鉴于已有的政策组合,负利率加量化宽松不断加码但效果不佳,特别是大幅购买国债还导致市场交易量下降等恶果,另采取新的货币政策恐怕是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难以回避的当务之急。
随着日圆受全球避险情绪的影响大幅升值,货币宽松被认为是压低日圆币值的不二选择。不过回顾安倍经济学的实施过程会发现,QQE一直发挥着核心作用,而其边际效果已呈现下降的趋势。
7月29日,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的决定,大出市场所料。日本央行仅宣布将指数股票型基金(ETF)购买量从每年3.3万亿日圆增至6万亿日圆,同时维持每年购买80万亿日圆的国债购买规模和0.1%的负利率政策不变。此外,为了在英国脱欧的不利外部环境中,帮助日本海外企业以更低成本获取美元资金,日本央行决定将美元贷款计划规模由120亿美元扩大为240亿美元。
事实上,上述措施仅构成象征性意义的边际宽松,远低于市场预期。尽管黑田暗示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未达极限,或将在9月重新评估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通膨的效果之后,进一步加码,但该决定公布后,市场出现负面反应,仅日股小幅上涨,日圆也重新出现了升值的势头。
从现实情况来看,为了早日实现2%的通膨水平,日本央行不断调整通盘政策,却离这一目标渐行渐远。当前,日本央行的宽松工具主要就是购买ETF、日本政府公债、或下调负利率。但后两者做起来伤筋动骨,而扩大ETF购买量则没有太多争议。所以不难看出,日本央行此次决定背后的逻辑,是在使用更多货币宽松政策工具之前,先加大被广泛接受的ETF购买规模,并承诺全面评估货币政策效果来维持市场的信心底线,为一个更大的或另类的宽松政策争取时间。
日本央行肯定清楚,在目前的政策刺激力度下,实现2%的通膨目标几乎为零,但如何使当前的货币政策体系持续,也是燃眉之急。特别是在提出经济刺激计划带动财政政策扩张之后,扩大国债购买量已成定局,如何在有限的政策选择和政策空间内,兼顾短期日圆升值压力和未来宽松政策的边际效果,应是日本央行保持谨慎,伺机而动的深层原因。
另外,日本也不能忽略来自国际的压力,G20会议已经达成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的协议。日本单方面加大宽松力度,可能被视为汇率干预措施,而遭其他国家声讨,特别是来自美国的压力。
这也意味着,安倍经济学自私而天真地企图藉货币手段拯救经济,必将使日本面临国际社会的压力。长期来看,安倍经济学终将难以实现政策目标,只剩下越叠越高的政府债务。日本在安倍主政下,看似已经改变政权频繁更迭的乱象,但经济政策终究行走在错误的方向上,安倍多执政一天,日本经济就面临多一天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