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是时候告别蒋经国
文/陈郑为
四年前总统大选台面三组总统候选人激战的景况,之于民主化后的历届大选,一点都不新奇;至于多党诸公,各言尔志,亦本是民主政治常态,也不足为奇。但有一点说来倒是诡异:若从1996年直选总统起算,台湾民主化起起伏伏24年,几经政党轮替与候选人更迭,却有一道万变不离其宗、恒真的政治符号——蒋经国,一直存在于台湾的民主化时空。
「蒋经国」三个字仿若不曾缺席过任何一场大选一般,泛蓝阵营的「蒋经国们」每逢大选便高呼其名讳,用以召唤支持者记忆,投下一张张为缅怀蒋经国的选票;泛绿政党则从来在「蒋经国」这一符号上陷入失语,「打老蒋不打小蒋」,成为泛绿忌讳莫名的打蓝套路。
尔今,韩国瑜一方自诩喊出「庶民蒋经国、数位孙运璿」,昔日的宋省长则不须多言,蒋经国秘书的光环从来闪亮,竞选期间自然也不忘了置入于蒋经国铜像前敬礼的桥段。可以说,经国门生的形象在本届系出蓝营的一方,依旧宝刀未老。
2016年3月,总统府为纪念蒋经国,将三楼大礼堂命名为「经国厅」,国家发展委员会次月发布一项「民众对总统府经国厅命名相关议题的看法」民意调查,结果显示,47%的受访者认为命名适当,近55%受访者认同「经国厅」的命名是为了纪念蒋经国对台湾的贡献。此外,另有74%的受访者同意,蒋经国任内推动十大建设,促进台湾经济与社会蓬勃发展;并解除戒严,开放报禁、党禁,规划国会全面改选与省市长民选,晚年更开放大陆探亲,开启两岸关系新局。其一生推动台湾经济、社会与民主转型,具有重要贡献。
无独有偶,《远见》杂志在2019年10月针对台湾上市柜企业负责人调查,询问历任总统对台湾谁最有贡献?结果高达78.9%受访者最肯定蒋经国,狠甩第二名李登辉的10.0%,以及蒋中正(2.1%)、马英九(1.6%)、蔡英文(1.1%)、严家淦(0.5%)、陈水扁(0.5%)等人。此外,若进一步以蒋经国为关键字搜寻博客来、诚品、读册等网路书店,以蒋经国为主题的相关书目笔数,不仅全部领先陈水扁,在不同平台间,也有胜过马英九与蔡英文的数据表现。
就此评之,蒋经国尽管逝世30余年,其在台湾民间的声望不坠,可谓公认的事实。这也难怪,韩国瑜频以庶民连结蒋经国,宋楚瑜再于首场政见发表会上,畅言44年从政经验,一路追随蒋经国、孙运璿,皆不枉「蒋经国」三字从来都是台湾政治排行榜上的热搜关键字。
或许真的因为蒋经国的年代,就一代台湾人回想起来,太过于美好——如此精神抖擞、多么地容光焕发。每到选举,尤其泛蓝政党与政治人物,无一不把这位前总统请出来,为自己攀亲带故,甚而精神加身。
然而,尽管众家政客为自己贴上小蒋标签的动机,再明了不过,但随着台湾政经发展与社会变迁,诉求蒋经国此一符号以唤醒选民记忆的策略,之于泛蓝政党而言,吸票的边际效应恐无可避免地正在递减。
回顾台湾的政治发展,由于纷纭杂沓多年,台湾社会容易轻易地认为每遇选举的内部分歧在于统独认同、在于蓝绿。然而,这只是结构的一部分组成,只回应了当全国是一个超大单一选区的总统选举景况,而没有确切回应为何民进党过去在地方选区稍大的县市长选举能赢,但在要撒豆成兵的国会与地方议会的选举中,却始终难以独力支撑起优势的问题。
2016年国会选举的结果,民进党独力过半或是一场意外,太阳花学运云涌的推波,并不是常态,这一点民进党想必了然于心。就以最近的2018年县市议会选举为例,民进党在小选区表现,也就赢得嘉义县、屏东县和台南市,弱势可见一斑。说到底,是台湾社会、台湾的选民长年惯性仰赖的是一个保守的、中间偏右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路线决定了这样的结构,而选民有这样的拥抱,主要奠基于过去台湾经济蓬勃发展时,予一两代台湾人一段鲜明且乐道多年的经验记忆,这样的怀旧情愫在最激昂的总统大选之外的选举,最容易不被干扰地流露出来。若给予彼时经济路线的时代取一个名字,化繁为简,或许就叫作蒋经国吧!
在外界多定性韩国瑜的「韩粉」以及国民党的选民是庶民、是中华民国派,却忽略了他们更是一群投票倾向长期偏好保守偏右的群体,这便是一个相对于自由派阵营难破的结构限制,尽管民进党2016年挟着政治环境取得短暂突围,但当结构不变,终究容易回到「保守」的政治常态。
然而,尽管保守结构看似牢固,但以国民党为首的「蒋经国们」却有一道隐忧:国民党如何将前述的发展意识,继往开来、绵延至1980年后的一代是个问题,因为这一代人出社会后,并未享用过保守偏右的经济路线带来的利益,缺少了记忆点,让他们去信服国民党的「蒋经国」经济路线是好的,这也成为国民党尽管有着优势的经济政策,却无法拉近与年轻选民距离的一项因素。
讲不讲「经国」?
当台湾选民在经济路线的偏好上,存在保守偏右的惯性时,民进党该如何作为?在深知蒋经国在民间的好声望,「打老蒋不打小蒋」成为民进党众间的一股默契。就算代表民进党角逐北市立委的吴怡农,此前一度罕见「战蒋经国」,喊出蒋经国是「害父亲没工作」的坏人,最后也因为反效果,改口肯定蒋经国代表的反共精神,用以止血。
在电影《再见列宁》(Good bye, Lenin!)中,身为忠诚共产党员的母亲在一次昏迷清醒后,两德已经统一,子女为了不让母亲受到过大的刺激,而努力在母亲的世界里,持续建筑一个东德并未解体的样貌。回过头来看台湾历届的大选,其实也存在部分雷同的旨趣。
台湾经济与政治发展迄今,一直纷争于「再见蒋经国」,或「再见,蒋经国」的分岔点上,事实上,台湾的经济发展早已告别老生常谈的国家主导产业经济、家父长制的国家社会关系、长年的威权统治,以及强调支配与服从性的发展路线。但从彼时到今日,仍有不小比重的选民,续将经验与记忆定格在那个美好时代,也正由于此,蓝绿政党才受制蒋经国符号多年,一方反复提及,一方避之唯恐不及。
时代在走,蒋经国真的还要继续再有吗?这样的诘问并非要毁誉蒋经国治理台湾的功绩,而是当现下年轻选民普遍未受到彼时保守偏右的经济路线嘉惠时,政治人物却对于旧时念念不忘,继续对青年世代诉诸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说帖,而非擘画、创新台湾新的发展蓝图,只「蒋经国」,不讲「经国」,这无疑自曝企图与眼界不足,也缘木求鱼。
当眼下世界政经情势丕变,早已不再是冷战格局,就连后冷战都不见得足以说嘴,不论是蓝绿政党、政治人物,都该告别蒋经国了,而非年复一年、届复一届地消费蒋经国。当前台湾的政治发展,唯有意识到在停止缅怀蒋经国之后,才能有再创新领导典范的一个机会。试问泛蓝与泛绿有意问鼎大位的总统级人选们,自创一个属于自己领导的理想型(ideal type)真有这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