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绿富同兴”的治沙路
“苗子往密点、往深点,要不就干了。”
指挥大伙种植柠条的李文明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当地的牧民,也是鄂托克旗隆政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21年配合政府生态治理工程,他把自家的1050亩草场全部种上了柠条。
由于管护得当,他种的柠条当年大面积成活。草场上,星星点点的绿色让周围的牧民们看到了希望,开始找他帮忙种柠条。如今三年过去了,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赶种植季,李文明和其他四户牧民成立了合作社,购买了大型机械,帮助当地农牧民大规模种植柠条。
“这个柠条就是好,天然优质牧草,不管天旱雨露就这么活着呢,三十年、五十年死不了。”李文明说。
柠条属多年生灌木,根系发达,耐寒又抗高温,非常适合在鄂托克旗这样的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上生长。三年柠条长成后,可以作为牧草让牲畜直接采食,也可以在平茬后,加工成饲料供牛羊食用。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地处毛乌素沙地和荒漠草原过渡区,沙化土地面积占全旗国土总面积56.9%。草场退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多年来,当地人一直在努力恢复植被。
近年来,鄂托克旗积极探索推行“先建后补”的合同制管理模式,主攻柠条灌丛草场修复治理和营造柠条灌木林,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提高了生态建设质量和农牧民收入。
“先建后补”就是农牧民自己先在沙地种植,验收达到标准后政府给予补贴。据了解,2023年全旗申请约500户,土地共45万亩,通过全方位的验收,列项30万亩,447户。在验收环节,苏木镇、林草局、嘎查村相关负责人及农牧民本人需到达现场,按照验收标准来验收,柠条成活率达到70%即可签合同,按照4:3:3的支付比例,第一年验收达标后支付总补贴款40%,直接打在农牧民一卡通账户里。
鄂托克旗乌兰镇乌兰柴达木嘎查牧民杨达莱2023年种了2800亩柠条,投入了182000元。第一年验收,成活率就达到了70%。按照每亩草场补贴339元计算,他拿到了第一年40%的项目款,共计379000元,纯收入17万元。接下来的两年,如果柠条管护的好,成活率仍保持在70%以上,他还能领到52万元。
对于成活率在第一年没达到70%的,通过补种,第二年成活率达到要求也可以列入项目,拿到项目资金。对于成活率仍低于70%的农牧户,旗林草局会进行技术指导,督促农牧户补植补种,直到成活率达到 70%以上,才会兑付相应的资金。
这种“先建后补”模式既提高了农牧民的积极性,又保障了农牧民的收入,今年截至5月底,全旗已经种植50万亩,种植面积逐年递增,想种植柠条的农牧民越来越多。
“可以说种一片柠条就是固住了一片沙,不仅增加了退化草牧场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而且还能提高草牧场的质量。对于荒漠化防治,尤其是沙化土地的改善,遏制进一步的恶化和沙化,有积极地意义。”鄂托克旗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治军介绍。
一头是生态,一头是饭碗。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鄂托克旗找到了平衡点。通过实施“先建后补”的合同制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的积极性,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沙地治理进度明显加快,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农牧民收入显著提高。(杨会)
来源:鄂托克旗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