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拐騙非洲女性生產無人機 「像驢子般被虐待」血汗過程曝光
尽管碰触腐蚀化学物质,女工却没有任何防护设备导致脸部奇痒无比。图为见证者无人机遭击落的残骸。(美联社)
美联社10日报导,社群媒体的广告向非洲女性承诺,只要打一场电脑游戏与完成100个俄文单字测验,就能获得免费机票、金钱,以及一场遥远的欧洲冒险;结果,相信的人并没有在酒店、餐厅等地半工半读,反而是在俄国鞑靼斯坦区的一间工厂生产伊朗设计的攻击武器。
为填补战时的劳动力短缺,克里姆林宫持续招募来自乌干达、卢安达、肯亚、南苏丹、狮子山共和国、奈及利亚及斯里兰卡的18至22岁女性,甚至有意朝亚洲与拉丁美洲其他地区拓展招聘。这让莫斯科的关键武器工厂拥有约200名非洲女员工,她们和年仅16岁的俄国职业教育学生,一同在莫斯科东部约1,000公里的阿拉布加经济特区(Alabuga Special Economic Zone)工作。
这项线上招聘计划名为「阿拉布加之星」(Alabuga Start)。1名放弃家中工作的妇女抱怨,原本兴奋地记录旅程,在机场自拍、拍下飞机餐;但抵达阿拉布加时惊觉这是个陷阱。「这间公司专注于制造无人机,但我根本不懂怎么制造无人机」。
唯一与工作内容相关的线索出现于词汇测试,其中包括「工厂」、「固定」、「解开」等单字。这些工人不论在宿舍还是工作时都受到监视,工时长薪资却低于预期,并限制擅自离开。
鞑靼斯坦建立无人机工厂
俄国总统入侵乌克兰后,莫斯科与德黑兰于2022年签署一项总额17亿美元的协议,莫斯科开始在战斗中使用伊朗进口的无人飞行载具(UAV)。阿拉布加经济特区成立于2006年,原本吸引企业前来鞑靼斯坦投资。卫星图显示,该区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后快速扩张,部分企业转为生产军事装备。
根据华府智库「科学暨国际安全研究所」曝光的俄国与伊朗契约,生产工厂简称为「阿拉布加」。伊朗的「见证者—136」(Shahed-136)已拆解运往俄国,但生产线已转移至阿拉布加,或许还有另一间工厂负责生产。
阿拉布加现为俄国单程炸弹无人机的主要生产工厂,预计到2025年每年可生产6,000架。前联合国武器检查员,现于「科学暨国际安全研究所」服务的欧布莱特(David Albright)表示,目前生产进度超前,已生产4,500架。
2025年招募超过2600人
由于失业率创历史新低、许多俄国劳工已进入军事企业、从军或逃往国外,工厂被迫引进廉价的外国劳动力与国内职业教育学生。
据美联社调查,布拉布加为俄罗斯唯一一家招募来自非洲、亚洲及南美洲女性生产武器的工厂。透过「阿拉布加之星」计划前来的外国女性,90%从事无人机生产,特别是「不用太多技术的零件」。
根据2023年曝光的文件显示,外国劳工数量由2023年的不到900人,预计2025年成长至超过2,600人。女性负责组装无人机,使用化学药剂及涂装。
根据「阿拉布加之星」脸书,2024年上半年已招募182名女性,大部分来自中非、东非国家,目前也在南美洲与亚洲招募人才。此外,阿拉布加的Telegram频道也显示其在乌干达孤儿院招募人员,俄国官员也拜访26个驻莫斯科使馆,以推动该计划。
为何不招募男性或年长女性,分析师认为可能与年轻女性更容易控制有关。根据曝光的文件显示,组装线彼此隔离,提到非洲员工时更使用贬抑的字眼。
也招募俄国职业教育学生
工厂同时也招募附近职业教育学校—「阿拉布加理工学院」的学生,以16至18岁的俄国人与18至22岁的中亚人为对象,该校毕业生被戏称为无人机生产专家;但其中部分人年仅15岁,且工作条件恶劣。
负责组装无人机的女员工指出,外国工人由住处乘坐公车前往工厂,查验车牌后会经过多个安检站。员工共用宿舍与厨房,全天候都有人看守,出入须经脸部辨识系统,不准携带宠物、酒精与毒品。外国人抵达后会发给手机SIM卡,但禁止携入工厂,工厂为机敏军事处所。
多名女性均表示,所有消息都受到监控,员工被要求不要与外人谈论工作,并鼓励举报同仁。另有工人指出,新来的劳工会学习组装无人机,并在机身涂上宛若优格的浓稠腐蚀物质。工人缺乏防护设备,多人脸部奇痒无比。
除化学物品产生的危险,工厂建筑4月份才遭到乌克兰无人机的攻击,造成至少12人受伤。
「像驴子般被虐待」
仅1名女性表示因高薪、结识新朋友与体验异国文化,很满意阿拉布加外,大多数受访女性都表示薪资不符期待。招募人员原本承诺每月700美元,随后社群媒体贴文改称「超过500美元」,扣除住宿、机票、医疗及俄语课程费用,所剩额度难以支付公车等基本费用。
1名组装工人表示,非洲女性「像驴子般被虐待、被奴役」。由于银行业对俄国实施经济制裁,很难将薪水汇回家中,每月最多寄给家人150美元。另4名女工抱怨轮班时间长达12小时。
相较之下,「阿拉布加理工学院」的俄国与中亚学生可返家探亲,但退出计划则须偿还学费。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发言人夏姆达萨尼(Ravina Shamdasani)表示,如果「招募是诈欺且目的为剥削,就符合《联合国打击跨国组织犯罪公约》的人口贩运之标准」。
乌干达「性别、劳工与社会发展部部长阿肯纳(Betty Amongi Akena)接受美联社访问时指出,已向乌干达驻莫斯科使馆表达对阿拉布加招聘争议的忧心。由于女性移工是最弱势的团体,希望俄方确保这些妇女不会沦落为剥削就业。
俄国在阿拉布加工厂生产伊朗无人机「见证者—136」。图为俄国发射的无人机遭乌克兰击落后,剩余残骸收藏于乌克兰某实验室中。(美联社)
1架俄国发射的「见证者—136」飞越天空,随后击中基辅一栋建筑。(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