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传来:巨星陨落!这位用战俘换回的老头,美国直呼“亏大了”

华人星光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一位用美国战俘换回来的老头,

为中华民族圆了千年梦想。

可他的名字,

99%的中国人都没有听过......

他,就是杨嘉墀(chí)。

1919年,

他出生于江苏桑蚕基地吴江古镇,

鱼米之乡,地灵人杰,

家族更能人辈出。

祖父曾任震泽丝业公会会长,

堂伯父建立了震泽丝业小学,

育人子弟,惠泽八方,

开当地行业办学先河。

实业救国,以天下为己任,

这句家训,

在杨嘉墀心里如滚滚洪流汇聚,

一生震聋发馈。

此外,

祖父对儿孙的教育也很有意思,

不要求读四书五经,

但必须要掌握英语;

在杨家最鼎盛时,

不留分文田产给子孙;

在杨家丝织产业没落时,

却倾家荡产也要让孩子们继续学业。

浸染于祖辈开明思想中的杨嘉墀,

于1937年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

可侵华战争的爆发,

让这座城昔日繁华成为过往云烟,

炮火隆隆中,

杨嘉墀艰难的完成了四年课业,

眼见山河国破,民不聊生,

他心里燃烧起了熊熊火焰:

终有一天,

要为中国造出飞机、军舰!

年仅22岁,

他被推荐进入中央电器厂工作,

只用了两年时间,

就做出了全中国第一台载波电话机。

因出色的工作成绩,

杨嘉墀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深造,

两个学期他足足上了八门课,

还在隔壁的麻省理工,

选修了四五门课程,

年底考评,门门全A,

不到一年取得硕士学位,

又顺利拿下哲学博士学位。

导师连连称叹,

比起美国学生,

甚至其他所有外国学生,

杨嘉墀是最勤勉最优秀的那一个!

1949年,

听闻彼岸新中国成立的消息,

他迫不及待就要归国,

然而因为当局的阻挠,

他无法离开,不得已,

只能先去宾夕法尼亚大学做研究。

一开始美国人对他并不以为然,

哪知杨嘉墀随随便便一出手,

就研制成功一台快速记录吸收光谱仪,

直接结束光谱仪手动的历史,

国际定为“杨氏仪器”。

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一瞧急眼了,

赶紧就把这尊“大神”请过来,

杨嘉墀再一出手,

将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

与医学研究结合,

生物化学的二色光谱仪、

视网膜仿真仪,

全都研制成功搞定,

这下更了不得了,

他直接创造出了医学电子这门学科!

世界都被他接二连三的“神功”爆发,

给整懵了,

还不等反应过来呢,

这个了不得的未来科研巨星,

就已经“花落中国”了。

1956年,

中国以十几名美国战俘,

换回了滞留在美的一批中国科学家,

其中,就有杨嘉墀。

当时,他在美国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

住在纽约一家花园洋房,

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

美国一家仪器公司,

还和杨嘉墀签订每生产一台机器,

就给他100美金的发明专利费。

正是医学电子迅猛发展的阶段,

仪器订单如雪花般飞来,

可想而知不久之后,

杨嘉墀将成为百万甚至亿万富翁。

但是与他而言,

国家为重,名利甚轻,

他毫不犹豫就卖掉了在美国的一切,

所得全部购买了中国需要的仪器,

他更毫不犹豫地带着这些,

踏上了回国的轮渡:

“我本来就没打算在美国长期待下去。

美国能够放人回国,这是一个机会。”

踏上故土,

艰难而沉重的历史使命,

压在了杨嘉墀的肩头。

那个时候,

国内没有自动化控制相关技术,

他便带头,

开始了中国自动化研究所的拓荒。

1959年,上级下达机密任务,

研究出核爆炸时火球的温度测量仪,

以及冲击波压力测量仪,

和现场地面振动测量仪。

因为原子弹的秘密计划中,

必须利用这些仪器测出详细数据后,

才能确认这个原子弹的威力有多大。

这些仪器国外封锁的非常严密,

几乎连一张图纸都找不到。

杨嘉墀当时担任技术总负责人,

每天都忙到深夜,

复杂的计算令人焦头烂额。

苛刻的工作条件下,

谁也无法想象他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只看到这个,

回国时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不过几个月时间,

头发就已经花白了。

殚精竭虑,终于换来惊天成果,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爆炸,

测试核爆结果的,

正是杨嘉墀带队研制出的测量仪!

不光如此,他还研制成功:

“火球光电光谱仪”、

“地下核试验火球超高温测量仪”、

用于发动机试车的高温压力计、

涡轮流量计、晶体加速度计、

火焰温度计等仪表.....

这些成果,

促成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实验,

和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的成功!

他为中国自动化仪器的开拓,

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前半生,

原子弹、氢弹、地下核爆,

地面上所有浩大宏伟的工程,

杨嘉墀参与了个遍,

后半生,

他纵横驰骤于天际!

1970年,

杨嘉墀攻克红外地平仪的巨大难关,

顺利将第一颗卫星:

“东方红一号”送上太空;

1975年,

在只有美苏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之际,

杨嘉墀主持研制成功卫星控制系统,

顺利完成了,

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飞行试验!

▲中国卫星四巨头世纪合影:杨嘉墀(右二)、孙家栋、屠善澄和戚发轫在资源卫星一号前合影

而这次卫星实验,

是杨嘉墀这一生中最煎熬的三天。

卫星刚上太空便出现了大问题,

因大气气压下降过快,

会导致卫星提前能源耗尽!

几乎所有专家,

都否定了继续飞行的可能性,

认为应当让卫星提前返回。

彼时,

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这颗卫星,

提前还是继续?

两个字的抉择,

关乎到整个项目成败,

更关乎到中国的尊严!

钱学森看向低头默默计算的杨嘉墀,

片刻,杨嘉墀抬起头沉稳地说道:

“按照我的计算,

问题不大,可以继续飞行。”

钱学森选择了相信他。

那个寒冷的冬夜,

杨嘉墀跑到山顶,

一直等候了一夜,

当他终于看到卫星如他计算的一样,

分毫不差的出现在天际又消失,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三天后,卫星平安返回那一刻,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拥有返回式卫星的国家!

钱学森紧蹙的眉头终于松开来,

带着难以抑制的欣喜,

对站在身边的杨嘉墀说了四个字:

“控制有功。”

1975年至1992年,

中国一共成功发射了,

13颗返回式卫星,

每颗卫星上使用的,

都是杨嘉墀主持研制的,

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

那个时代,

全世界同行都在为中国卫星,

取得的巨大成就所惊叹,

那个时代,全世界同行,

都知道了中国卫星背后,

站着一位巨星:

他叫杨嘉墀。

1983年开始,

一场“探航星际”的浪潮,

开始在各大国间涌动,

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

想要把握和控制世界航天领域;

欧洲紧随其后提出了“尤里卡”计划,

意在利用“天狼星”卫星进行通信试验。

而彼时的中国,

在这场激烈的赛跑中,

尚未有一席之地,

但在杨嘉墀的眼中,

这场关乎未来高科技的里程碑事件,

中国一定要参与!

1986年3月,

杨嘉墀与光学家王大珩、

核物理学家王淦昌、

北斗创始人陈芳允一起,

给国家写了一份建议,

这份建议影响中华半世纪,

催生了,

让中国科技真正腾飞的、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计划:

“863计划”。

80岁那年,

做《月球探测和开发》专题报告,

他获得两弹一星勋章。

85岁那年,

他参与过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应用论坛。

2003年,浩瀚的宇宙中,

编号“11637”的小行星,

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杨嘉墀星。

2006年,这位为了祖国浩大伟业,

“七十二变”的功勋巨星,

溘然长逝。

他这一生,从电机到应用物理,

从自动化到航天,

从两弹一星到探月工程......

每一步都是国家要他走的路,

而每一步,

他都走出了灿烂和宏图。

一手可揽明月,一手可摘星辰,

中华民族千年来,

所有关于太空的梦,

从他开始一一梦想成真!

他是一位功勋卓越的科学家,

更是一位赤胆忠心的爱国者!

在两弹一星的赫赫功勋中,

绝大多数人没有听过他的名字。

今天,他的故事长卷徐展,

希望全中国人能记住他的名字,

他叫:

杨嘉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