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金改看金融整併/蘇建榮、董瑞斌:公股整併難度遠高於民民併
前财政部长,现任政大国际金融管理学院院长苏建荣。本报资料照片
在2004年的二次金改政策迄今20年之后,台湾要能再找到金融整并的活力,寄望公公并或公民并恐怕很难,民民并因此恐成唯一出口。包括曾担任财政部长,现任政大国际金融管理学院院长苏建荣,和兆丰金控董事长也是银行公会理事长董瑞斌在接受本报访问时不约而同指出,考量员工的意愿和文化的整合,公股并购难度比民民并高得多。
董瑞斌先前就曾指出,若推动公股整并,应该要从金控旗下非银行的证券、投信、资产管理、创投等子公司作起,而非推动公股银行对银行的整并。在此次受访时,董瑞斌直言,在公股体系,不论是金控对金控,或金控对银行的整并,都不可能,来自工会的反弹和文化整合都是问题。
苏建荣指出,金融市场透过整并来追求亚太级的大型银行,是可以期待的目标,但比起民民并,公公并的难度大得多,因为推动公公并,文化整合及员工意愿、工会反弹都是障碍。
苏建荣和董瑞斌二人都认为,尽管同一个公股体系,但不同金控、银行之间的文化仍有所不同,实际要推动仍有其难度。
董瑞斌也直言,在现实氛围下,公股和民营金融机构的合并,不论谁并谁,都不可能,倘若公股并民营,就算出的价格再划算,也会动辄被扣上「图利」的罪名;至于民营并公股,更会被扣上「贱卖国产」等帽子,这些在20年间不断试验都未成功,因此他认为公股现在若要整并,较务实的作法,是推动公股金控之间小型子公司的整合,而且保障不会裁员。
过去担任财长时期,苏建荣管理公股事务,可说为所有公股金融机构的大当家,他也指出,公股有其政策任务,这和一般民营机构很不一样,包括公股银行资产虽然占全国一半,但相对经营成效并不如民营机构那么显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在于政策任务的肩负。
政策任务也使公股银行包括在海外的布局方式,也和民营银行不同。苏建荣指出,他观察像是中信银布局菲律宾、印尼等,以及国泰世华银布局越南这些东南亚的布局,都以子行模式、在地客源导向为主,因此其海外布局相对更有跨国影响力,但公股银行则是从服务海外台商的角度出发,二个体系的思维就有很多不同。
除此之外苏建荣也指出,公股和民营的文化更不相同,因此也很难融合,也构成未来综效发挥的挑战,在苏建荣看来,文化的融合是综效发挥的重要前提,否则即使规模变大了,但不能融合、纷纷扰扰,根本无法发挥出综效。
所以苏建荣也认为,公民并几乎不可能推动,但公公并也有上述的基层员工反弹等困难要面对;在未来金融市场推动整并上,苏建荣则指出,除了规模变大,另外如风险承担能力、跨足国际市场能是会否真能因此更强,也是另外要考量的重点。
兆丰金控董事长董瑞斌。本报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