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缺很大!10年后重症恐无人治疗 连台大也招不满
受制于健保点值的制度,儿科成了不赚钱的弱势科别,尤其重症次专科更难吸引年轻医学生投入,未来恐影响孩童就医权益。(图/123RF
台湾2023年新生儿却再创历史新低,仅有13万5571人,不但少子化加剧,全台也出现儿科医师荒,就连龙头台大医院今年也出现「招13人只来6人」,首次发生招不满的窘境。卫福部长薛瑞元曾受访坦承,「再过10年,重症孩子在台湾可能没有医师可医,必须送到国外去。」
根据卫福部统计,专科医师核准给证人数,2018年儿科医师约135人,占比约1成,到了2022年,儿科医师约126人,但占比却大幅下跌剩2.5%。儿科医师每年有130位住院医师名额,儿科医学会预估到8月1日,今年大约仅能招募到8、90人。
台大儿童医院院长李旺祚受访时表示,在他记忆中,这是台大医院小儿科第一次发生招不满住院医师的情况,问题很严重。因为住院医师不足,彰化基督教儿童医院3月开始,院内儿科的一线假日值班医师年龄提高到60岁,也就是说连主治医师都必须要跳下来值班。
「2000年时,我在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时,每年大约6~7个住院医师,现在大概只有1个而已。」南投市佳成小儿科院长娄晓东透露,儿科项目包山包海,根本就是个「小内科」,但人力配置却比不上内科。「再加上不是赚钱的单位,在医院里根本擡不起头!」
娄晓东指出,在现今健保制度下,儿科的科别弱势就在于给付项目较少。「以耳鼻喉科为例,它一样可以帮孩子看感冒,若以棉棒在喉头擦药,就算局部治疗,给付金额较高,反观儿科完全没有这些项目,就连帮孩子吸鼻涕都是免费服务。」
除此之外,儿科也没有自费项目,过去自费疫苗较多,但如今政府的公费疫苗涵盖范围大,而发展迟缓、语言障碍等目前很夯的自费项目,又多挂在复健科之下。「所以又忙、又赚不到钱,这就是儿科医师的生活。」娄晓东说。
儿童重症医学更难招募住院医师,娄晓东说,就算在20多年前,许多医学中心的儿童重症就已经是「单传」,现在更不用说。不只如此,在少子化的状况下,儿童患者人数变少,让部分儿科医师在面对重难罕症等小病人时,专业能力会不足。
卫福部长薛瑞元承诺将补助儿科医师出国研习,累积重难罕症患者的治疗经验,同时也将拨出金费提供医师津贴。(图/记者周志龙摄)
卫福部长薛瑞元曾坦言「再过10年,重症孩子在台湾可能没有医师可医,必须送到国外去。」卫福部为此研拟补助儿科医师出国研习新技术,才能累积急重难罕症患者的治疗经验。
娄晓东认为健保对小儿科的给付应适度调整,才能让人才愿意投入。健保署日前也拍板,儿科加护病房、新生儿住院诊察费等给付全数加成,预计支出3.38亿元。如果是服务未满4岁儿童,门诊加给13%,最快5月上路,希望能增加医师投入儿科意愿。
卫福部也在儿童节之前宣布将挹注2亿元经费,提供「儿科住院医师津贴」,每人每月1万元、儿童重难罕症四大领域研修医师津贴每人每月1万元、小儿外科研修医师每人每月3万元,并补助重难罕症人力培训医院,每家补助560万元至1200万元不等,以支持儿科医师人力培训养成。
不过,台大医院医师黄立民认为,多数儿童都是因为一般疾病如肠胃炎、尿道感染、生长发育等至小儿科就诊,这类病人占比超过95%,着重调升急重症住院诊察费,对儿科医师留任帮助不大,也难吸引医学生选择儿科。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