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最前線/二大合規風險 考驗永續經營

美国人脸辨识公司Clearview AI近日遭荷兰政府开罚超过3,000万欧元的罚款,理由是该公司在未取得当事人许可的情况下,从社群媒体搜集大量的脸部图像,透过人脸资料库出售给执法部门客户。于此之前,Clearview AI已经接获英国、法国、义大利等政府的开罚。

对一家AI公司来说,遭逢这样巨大的罚款,不仅实质影响到公司的获利能力,也对客户、投资人、员工等利益关系人的信心产生冲击,进而影响企业形象与品牌价值。违规事件未发生之前,它背后衍生的风险往往被严重低估。一旦违规事件升级为罚缓、诉讼,企业亡羊补牢的机会成本,却是远超出预期。

从这样一个「合规风险」案例,可以看出企业法遵合规未能落实的两大陷阱。

第一,无法正确掌握法令规范

由于近年来资讯科技的发达,「个人资料隐私」的保护牵涉到许多新的媒体平台、新兴的应用技术。什么是侵害个资的那一条线,不仅实务运作上存在灰色地带,政府立法机构、执法部门也在不断学习摸索。

此外,当企业的运作横跨不同国家、不同产业时,也可能因为没有注意到适用法规的差异,产生「这里合法,去到那里就不合法」的情况。台湾许多以国际贸易为主的厂商,便面临这样的挑战。

第二,外部法规要求,没有接轨内部营运流程

面对多个欧洲国家政府的开罚求偿,Clearview AI宣称,他们只向「欧盟以外」的政府情报部门提供服务。很显然,企业对法规内容的「认知」,与自身运作的「执行」是存在落差的。至少在欧盟政府与Clearview AI之间,就存在巨大的理解差距。

很多时候,企业也缺乏将「外部法规」有效转化为「内部规范」的能力,以至于法规颁布、异动之后,法遵部门虽然已经掌握了实质内容,甚至也做了内部宣导,但是内部运作流程并未同步接轨,形成了俗称「『知道』不等于『做到』」的情况。

总和来说,在比过往相对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必须先对外部法规有及时、正确的掌握。再者,内部运作要能合理连接外部规范的要求,才能将合规风险极小化,建立永续经营的有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