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监控政策恐闹人命?电子脚镣潜藏危机 专家揭恐怖后果
电子脚镣潜藏危机,专家揭恐怖后果。(中时资料库)
还记得疫情期间,指挥中心曾运用手机,去监控确诊者、居家照护者的行踪吗?而近来因为前国宝集团总裁朱国荣弃保潜逃出境,外界质疑就是未配戴监测装置,才会让他如此轻松逃离,事后司法机关为了「补破网」,赶紧对部分特定人士实施电子脚镣监控,但也有人权团体提出不同看法,表示电子脚镣是否为唯一选择?法院是否可参考疫情时期的手机监控方式,符合人权、人道和比例原则?手机也有定位装置,且可透过视讯去检验、定时电话回报行踪,不也能达到同样效果?
据了解,电子脚镣使用说明须知,内容特别强调「请勿碰水保持设备干燥,以免发生触电危险」!万一洗澡时,不幸发生触电事件导致电死人,责任要由谁来扛?连说明须知都提醒有风险,相关单位要如何负责?
对此,物理老师王淳德就表示,以目前的科技技术来讲,穿戴式装备都有基本防水能力,但这份说明书诡异的地方在于「万一穿戴脚镣的人要去洗澡,这样如何处理?」
据了解,电子脚镣内含有锂电池,如果配戴者洗澡或碰水时,等同曝露在危险当中,物理老师谢曜宇指出,锂电池非常容易产生化学反应,且有三种原因会起火,分别为外部短路、内部短路还有充电过多,还是小心为上。物理补教名师张镇麟也补充,充电时因为高电压,电流3安培,如果漏电,对仪器和人体都危险,人体触电电流千万不能超过20毫安培。
电子脚镣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有长期追踪监测经验的征信社业者谢智博就指出,因为电子脚镣本身识别性就极高,加上国内使用的版本体积不小,对于当事人无论是谋职、人际关系上都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在国外跟大陆地区,部分国家会使用个案手机来监控,这样对于不论是受监控对象或对更生人的再社会化,相对有比较大的助益,个案手机不但能达到监控效果,也能兼顾人权与人道,此外,电子脚环最大的作用就是定位,但手机不只能定位,还能视讯看出被监视人,到底现在在哪。
此外,台湾民众普遍会认为,只有性侵犯才会戴电子脚镣,因此,电子脚镣已经被污名化,应该以其他方案来替代,国立中正大学犯罪防治系教授许华孚也坦言,配戴电子脚镣的人容易被标签化,出门心慌、洗澡也胆战心惊,要和国外一样,透过电子监控系统和完善的辅导机制,才能有效降低再犯率、解决根本问题,且在台湾这样自由民主且强调人权的社会,应该提前询问是否佩戴电子脚镣意愿,不是用强迫的方法,许华孚还补充,一直以来都认为监控工具是越小越好,这部分对于台湾的技术来说,绝对做得到,且建议司法系统应该要明确立一个电子监控法,不是一个法律涵盖那么多细项。
照理来说,在任何一项监控措施上,应该确保民众的人权和生命不会受到不必要的风险,而使用电子脚镣监控时,所衍生的危机连使用说明书都不敢保证,更何况有谁可以跳出来承担责任?法治原则和政策也应当是以保护每一位公民的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