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陈亚军:实用转向,使中国哲学与杜威哲学殊途同归|世哲会文明互鉴④

8月28日,陈亚军在上报集团接受文汇报采访

【导读】2018年8月,从1900年开始举办的世界哲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北京举办,创下了8000人注册参与的记录。2024年8月1日至8日,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延后一年更换为罗马接棒,而中国学者的注册人数多达400人,占与会数近十分之一,创下海外国际会议之最,这与六年前的北京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举办密切相关。四个自信、文化走出去、新文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六年,国内各领域的变化,给中国国际学术交流和话语权带来怎样变化?文汇报文汇讲堂策划了"从北京到罗马——中国哲学人的文明互鉴之路"专题策划,9个中视频已刊发。现刊发一组6篇文稿,含学者撰稿、访谈稿和圆桌观察,继续深化这一主题。

本篇为浙江大学实用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陈亚军的访谈。

2015年出版"杜威全集"中文版38卷后, 2017年12月,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杜威选集》,图为刘放桐先生在出版研讨会上

2015年8月8日,复旦大学杜威中心举行了"杜威全集"中文版(38卷)出版新闻发布会,从此,哲学家杜威、教育学家杜威,杜威代表的古典实用主义、新实用主义、匹兹堡学派等一系列学术话题进入了公众视野。这位被蔡元培誉为"西方孔子"的跨19-20世纪哲学家,在一个世纪后,其潜在价值和被遮蔽的意义又被他的后辈们激活,不仅在中国,也在欧美的诸多哲学流派内。这与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跨越边界的哲学",与中国哲人的文明互鉴之路,有着高度的同构。

8月28日下午,记者在上海报业大厦采访了复旦大学杜威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实用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陈亚军教授,希冀从中窥得更多哲学于时代的意义、中西哲学文明互鉴的必要性。

1908年海德堡世哲会,让实用主义走入欧洲哲学视野

文汇:在我们分享"从北京到罗马——中国哲学人的文明互鉴之路"九个中视频时,在杜威研究微信群里,看到山西大学江怡教授说,他在世界哲学大会上主持了国际皮尔士研究学会的一场分会场,北京语言大学的卢德平教授是唯一的中国发言者。据您了解,这次世界哲学大会上有无实用主义的议题,有无您国内外的同行参与?

陈亚军:据我所知,除了江怡教授所说的皮尔士论题外,世界哲学大会并没有设立实用主义的专题讨论。皮尔士当然是实用主义创始人,但严格意义上的实用主义只是他博大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我不清楚这次皮尔士分会的具体讨论内容,但皮尔士的符号学、形而上学等思想,近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次真正以实用主义为题做会议发言的,只看到了两位,一位是意大利学者,另一位也是来自欧洲。他们的发言中涉及实用主义与宗教以及实用主义与黑格尔等具体内容,整个来说,影响不大。这也很正常。以我的理解,世界哲学大会主要关心的是时代所面临的一些大话题,实用主义作为一个具体哲学流派,显然是老话题,并不合适做专门的议题。

詹姆斯在1898年提出"实用主义"概念

但实用主义和世界哲学大会还是颇有渊源的。1898年詹姆斯最早在美国提出了"实用主义"概念,但他"羞答答"地将"实用主义"称作"旧思维的新名称",美国知晓者有限,更不要说欧洲哲学界。当时,欧洲人根本不知道美国人有自己的哲学,美国人自己也对自己的哲学缺乏自信。10年后,1908年第三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德国海德堡举办,美国哲学家罗伊斯作为哈佛大学实用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参会。那次会议对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美国哲学的广为人知,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欧洲的哲学同行们开始了解实用主义,特别是詹姆斯的实用主义思想。

所以应该说,世界哲学大会这么一个平台,将美国实用主义推上了国际哲学舞台。因此,实用主义至今也是应该感谢世界哲学大会的。

文汇:所以世界哲学大会初衷是以关注新生事物为宗旨的。1900年在巴黎举办首届时,是受了数学界在讨论数学如何影响时代进程启发。您说到美国人没有哲学的文化自信,是否有些巧合:在20年前,中国哲学也不被世界哲学界所知晓,自从2018年北京世界哲学大会举办后,这种国际交流力度就大大提速。这和世界哲学大会推动了实用主义被欧洲哲学界了解很类似。

伯恩斯坦的《实用主义转向》也认同欧洲发生了实用哲学转向

陈亚军:好像有些类似(笑)。至少直到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对美国缺乏哲学土壤是有共识的。你看,早期世界哲学大会很少在美国开,欧陆是哲学重地。我现在很想申请一个课题,专门谈20世纪欧洲哲学的实用转向。我们写20世纪欧洲哲学的实用转向时,会把1908年的海德堡世界哲学大会视为很重要的契机。在20世纪,欧洲哲学有两个大的转向,第一是语言转向,第二就是实用转向。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观察,你知道,Richard Bernstein(伯恩斯坦)有本书,写得很不错,书名就是《实用主义转向》(Pragmatic Turn)。他就是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很同意他的判断。在二战前后,西方的哲学大国不约而同有一种实用主义转向。用不用"实用主义"其实不重要,甚至有些哲学家自己并不接受"实用主义"这个称号,但这不妨碍他们确实分享了一种共同的思维倾向、哲学旨趣。

我们可以快速盘点一下,美国英国不用说了,就说欧洲吧。比如从尼采、弗格森、到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二战后阿佩尔、哈贝马斯,再到法国的萨特、福柯、利奥塔、德里达,这样一些最前沿的最有原创性的哲学家,都共同具有一种实用主义的倾向。为避免误解,或许我们最好不用"实用主义",而用"实用哲学"来概括这种倾向。

全球实用主义研究重镇与高校分布图

文汇:您这是既"数典"又不忘世界哲学大会的推动功能。目前,国内外有哪些杜威研究重镇和重大学术会议?

陈亚军:国际上现在很少有像中国意义上的这样一种所谓大会。比较有影响力的实用主义研究还是在美国大本营,"美国哲学促进会"是实用主义非常重要的交流机构,也是常设的交流机构;欧洲不定期有"欧洲实用主义大会",2023年开了第三届,2016年在巴黎开了第二届,国内不少实用主义学者,包括江怡和我都参加了。实用主义在欧洲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研究人数之多,覆盖范围之广,都让我有些吃惊,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的实用主义学者人数是最为突出的。另外还有像意大利实用主义学会、北欧实用主义联合会、中欧实用主义学会等等,他们经常会联合举办一些学术活动,活动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学者的圈子味很重。

美国杜威中心重镇在南伊利诺伊大学,它近年经历了关闭又重开的曲折

国外基本以杜威学会或者杜威中心为代表。在美国杜威中心设在南伊利诺伊大学,是国际上杜威研究的最重要的基地。德国科隆大学有杜威中心,它和复旦大学的杜威中心交流比较多。疫情前,我们曾一度议论过,把各地的杜威中心主任集合起来,开个国际研讨会,后来美国杜威中心关门了,再加疫情就搁下了,其实这事是可以继续做的。另外,不少国家也有杜威研究中心,比如日本、巴西、土耳其等,但相对来说,影响力不大。

国内以杜威研究中心命名的有4个,复旦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它已经出了《杜威全集》《杜威选集》《杜威著作单行本》,还出版了两套与实用主义研究相关的丛书,并定期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实用主义学界知名度很高。北京有一个以杜威为名字的杜威中心,主要是文化交流机构;华东师大有杜威思想研究中心,它与杜威教育学关联比较大;最后成立的是河南师大的杜威中心,它也主要聚焦于杜威的教育学研究。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研究杜威哲学的杜威中心只有复旦一家。它于2004年由刘放桐教授创立,当时叫"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2014年更名为"杜威中心"。

中国哲学与实用主义在终极关怀上殊途同归

文汇:从刚才的梳理来看,不管是杜威研究中心,还是实用主义研究中心,在国内外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一般谈到中西哲学比较总暗含着中西的强烈对比,但从杜威和实用主义研究来说,似乎通用度显得更大,其蓬勃程度国内外也是同节奏。从这个意义上来谈杜威哲学的文明互鉴,有哪些价值?

陈亚军:在我看来,我们所说的文明互鉴,主要是指的中西互鉴。放在全球范围,从我们刚才所谈已经能看得出,在西方其实有一场实用主义的复兴运动,即20世纪的实用哲学转向和复兴,杜威说"实用主义是契合着西方的时代精神产生的"。进入近代,西方整个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科学技术等都发生了巨变,十九世纪实用主义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关于这一点,杜威在《哲学的改造》一书里说了很多,这是从时代的角度说的。从哲学内部来说,西方哲学内在逻辑自身发展出现一种自我否定,关于这一点,罗蒂在他的《哲学和自然之镜》中有很好的分析。因此,不论从外在的时代精神还是内在的学理逻辑,实用主义的问世都有其充分的理由。

杜威《哲学的改造》,旨在说明实用主义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如果我们能把实用主义当作西方哲学的重要代表或至少是重要代表之一的话,那么中西之间的互鉴便有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希腊哲学以及希腊以后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是传统西方文明的主要硬核,它显然跟中国哲学、东方哲学有很大的反差。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走向了两个方向。但西方哲学出现了实用主义复兴和转向后,使得两个文明之间由原来的所谓的两条路,变得殊途同归,我们发现,人类在朝着某一个共同的方向而去,以相近的方式思考着共同的终极问题。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杜威哲学和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第一眼看上去有很强的亲和力,以至于怀德海就说过,"你要想了解孔子,你就去读杜威;你要想了解杜威,你就去读孔子。"记得杜威在中国过60岁生日时,那天正好是孔子的农历生日,蔡元培就借这巧合,说杜威是"西方的孔子"。所以,从哲学的旨趣上,杜威哲学和西方传统从希腊以来以数学为楷模或典范展开的哲学传统完全不一样,他把生命、把人的伦理生活当做一个最重要的出发点。中国哲学的学术生命力可以借助着实用主义的复兴实现它的一种现代转型。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尤其在实践概念的内涵上,在对语言地位的认知上,等等。正是这些不同以及相同,使得两者之间的相互借鉴成为可能。

蔡元培称杜威为"西方的孔子"

实践内涵与语言意义上,中哲与实用主义之异

文汇:可否展开说说在实践内涵和语言意义上的差异?

陈亚军:杜威所谓的实践是要通过人与环境的实际物质交换活动来促进生命的发展,这是杜威的实践或者经验的第一层含义,它使原来比较杂乱的环境变得有条理,就是从原来的不确定性,变成了一个相对的确定性,也就是从"怀疑"进入"确定"或"信念"状态。杜威说早期人们获得与环境的和谐,或者说获得确定性,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内心的的方式,通过对神灵的倚靠,获得精神上跟环境的和谐;一是通过"技艺"的方式,通过对具体的环境的实践改造,使环境由不确定变为确定。。

中国传统哲学在我看来,更强调内在提升和自我超越。当然,这里不像西方那样,有个外在超越的神灵,或大写的实在,但通过内心的精神提升而达到圣人境界,也就是达到某种确定性,这一路径与杜威所说的第一种方式是一致的。因此,中国哲学所说的"实践"更多的是一种道德履践,在日常精微处下功夫,目的是提升内在的精神境界。内在境界提升了,外在制度的压力就会减轻了,社会和谐也就不成问题了。而在杜威看来,获得确定性的第二条路径在近代以后取代了第一条路径,人们通过对环境的实际改造获得了一种确定性,由此获得安全感。

所以,在《经验与自然》《确定性的寻求》中,他给科学以很高地位。杜威不是一个科学主义者,他不认为是科学、物理学告诉我们什么是"大写的真理",什么是"真实的存在",但他推崇科学所运用的那样一套方法。他把知识就理解成一个"行动的指南"。这种意义上,我觉得,杜威实践与中国传统哲学那的实践,涵义就很不相同了。

杜威在《确定性的寻求》《经验与自然》中具体阐释了他的实践观

再说语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总的来说,他们对语言的态度和西方哲学包括实用主义,是不一致的。西方的逻格斯是通过语言言说的东西,中国基本上还是把语言当做达到另外一个东西的某种不得不用而用了又对它不信任的工具。所以有"词不达意""微言大义""意在言外""得意忘筌"之类的习语,传统中国哲学家通常不会用语言来论证来说理,语言很多时候是用来比喻,借助它你去悟,这有个好处,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因此对艺术对诗非常亲和,但它不利于科学和说理。杜威以及实用主义,是受西方哲学传统哺育的,运用语言进行理性的交流,是其展开的基本方式。

总而言之,实用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在基本的哲学旨趣上是一致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哲学具有很强的哲学生命力,而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也十分必要。文明互鉴其实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

2019年是杜威来华100周年,文汇讲堂与华东师大出版社、复旦杜威中心联合举办了"随杜威再看中国"读书会,为期半年,此为刘放桐等学者讲座后与读书会听众合影

文汇: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们看到就是说实用主义跟其他西方哲学,刚才说的希腊的传统理性的是不一样的,总体来说它就是跟中国哲学其实是有一种呼应的。这种互鉴之间不是成为一种两分法的互鉴,本身内核当中其实遥相呼应,把各自当作"借镜"以后,这种张力彰显出来的路径就柔和很多。

陈亚军:是的。我觉得如果要是把握住了基本的内核,你就会发现不管是在形而上学层面,或者在对知识的看法,对知行合一的看法等等,都能够得到一种新颖的说明。用杜威的话说,哲学不是旁观者,也不应该采取旁观者的视角,哲学应该是从生命出发并将生活世界当作自己的思想舞台。我觉得这个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点。从生命出发,伦理学关怀就非常重要了。你就不能够只是从知识论视角来谈哲学,知识论要在伦理学背景下来谈。

与国际学术同行暑期热身工作坊,年轻学者有望平等交流

文汇:你这个暑期去了美国和德国,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

在纽约举办工作坊"杜威会怎么想"

陈亚军:这次去美国时间很短,主要是见老朋友Marjorie Miller教授。Miller教授是原来纽约州立大学帕奇斯学院哲学系前主任,实用主义学者,现在是荣休教授。她听说我要去美国,便邀请了一些学者,组织了一个小型工作坊,主题是"杜威会怎么想",讨论了两天。时代面临这么多问题,如果杜威还活着,他会提出什么样的建议?我们谈了许多,很愉快。中间也谈到了杜威跟中国哲学的关系。这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把杜威哲学与时代的紧要问题结合在一起,过去还没有尝试过,其实非常值得去做。这是跟西方学术界的重新接触,因为疫情交流中断了很长时间,这次算是热身吧,西方学者们都有非常迫切的意愿来中国交流。

在德国科隆大学杜威中心,见到老朋友中心主任Stefan Neubert教授。五年前我们便计划他来复旦访问并议定具体的合作项目与合作方式,这次商讨下一步的合作如何展开,当下的德国,充满了对未来的悲观情绪。

与科隆大学杜威中心主任沟通恢复合作

文汇:所以因为一个共同的学术话题,它的外延在不断地扩大,中国的实用主义、杜威研究和国际上的研究是同步的吗?特别是跟美国大本营比?

陈亚军:我觉得美国的杜威研究专题化特色较重,当然,我们现在也开始进入专题性研究了,但总体而言很不够。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步的工作,先做一个关于杜威的素描,它像杜威、是杜威。美国的杜威研究同行们已经进入到更加细致,更加具体的专题化研究中了,比如说它跟技术的关系,跟伦理、跟宗教的关系等等。这也是我们想进一步推进的,有一些已经做了,比如关于杜威形而上学的研究,杜威价值哲学的研究,杜威逻辑哲学的研究,当然杜威教育哲学就更多一些了。

与美国同行相比,我们的专题性研究深度上还有差距,因为我们对很多资料的掌握,相对来说还是要弱一些,但是目前可以对话了。这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过去我们关着门,根本不知道外面在做什么,现在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基本上能够和西方的这些最重要的杜威学者们坐在一起讨论、对话,这样就知道你和他的距离到底有多大。随着年轻学者不断出现,完全平等的交流对话指日可待。

浙大成立实用哲学研究中心,旨在促进跨学科研究

文汇:您担任复旦杜威中心主任今年正好进入第十个年头,在实用主义学理化耕耘、人才阶梯化培养、国际声誉方面都扎实朝前推进。您去浙江大学也有五年多了,除了两年前在哲学学院建立"当代英美哲学研究中心",这个8月校方又通过了实用哲学研究中心的设立,可否介绍一下,其宗旨是什么?对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是什么样的?

浙江大学近年来人文学科建设力度大幅提升

陈亚军:"实用哲学研究中心"这个名字比原来的"当代英美哲学研究中心"辐射面更大,它也和"实用主义研究中心"不同。说到"实用主义"好像就专指美国哲学,很容易把它局限在原来的美国实用主义。"实用哲学"涵义更广,可以把具有这样一种哲学思维倾向的都纳入,把海德格尔、后期维特根斯坦,把哈贝马斯、法国后现代主义以及美国实用主义、英国牛津学派、剑桥实用主义学派都纳入。我在想将来是否要换成"实践哲学研究中心",那样涵义会更广些。但眼下"实践哲学"这个名称似乎被确定的所指给垄断了,人家不承认还有其他的实践哲学,以后再说吧。

文汇:英文怎么说的?实用哲学研究中心和杜威中心在内容和目标上有什么不同吗?

陈亚军:"实用哲学"的英文翻译是pragmatic philosophy。Bernstein的那本书就叫Pragmatic turn,"实用的转向",当然也可以把它翻译成"实用主义转向"。广义地说,它跟"实践的"含义比较近。实用哲学研究中心与复旦杜威中心的关系应该是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关系。

浙大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科学背景比较强,所以已经开展的实用哲学研究,主要和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科技伦理结合得较多。

文汇:可以这么理解吗?浙大的实用哲学研究中心的跨学科的交流特色比较明显,也是关注最热门问题,而复旦侧重的是学理特色,聚焦于实用主义本身的研究。二者之间可以互补,跨学科也可以反辐射到学理研究?

陈亚军:正是,你概括得很好。

集体激情使得中国跨学科力度更大,也符合实用主义本义

本次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跨越边界的哲学",参与的哲学人对AI等跨界关注越来越有主动意识

文汇: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现在正受到极大关注,因此,浙大实用哲学研究中心成立了以后,某种程度上跨学科研究上和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是同步的,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回归到哲学的本意——关注时代最新变化。

陈亚军:是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和国际学界的关注是一致的。中国学界的关注好像有一种集体激情,西方通常是学者个体按部就班地做,相对说来它比较成熟了。我们的研究目前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意识到了实用哲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重要性,也在积极地通过举办研讨会等推进这一研究,但目前还停留在两张皮上,还没有真正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当然这样的人才还需要积累,但好在大家已经普遍有这个意识。我觉得年轻一代会做得更好。

文汇:这次世界哲学大会的宗旨是"跨越边界的哲学"。实际上,他们已经提出学科跟学科之间的融合了。所以等于有点回归我们哲学的初心——关心世界,关心时代,而非只是静态的学院式深耕。从我们目前杜威中心和实用主义研究路径来看,似乎是精准地踩到了节奏,加上各个学科各自的萌芽发展,浙大实用研究中心的成立能起到一种新的聚合作用。

陈亚军:跨边界是实用哲学研究中心的基本宗旨,另外也是研究实用主义的应有之义。我想跨界的话,至少是要跨出文理之界,而不只是哲学内部从知识论到伦理学的一种跨界。比如,人工智能是从科学这条线发展下来的,实用哲学把实践的因素,把生命的具身因素等带进来了。巴比尼曾比喻,"实用主义就像一条走廊,它通向了各个不同的房间。"在每个房间里面可能都是你们说的界限里面的东西,但实用主义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你也可以说实用主义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它,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可以跨界联通。

文汇:说到这里,脉络几乎像3D一样清晰了,实用主义作为关注生活的哲学,也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与中国哲学的宗旨在文明互鉴层面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此文实习生杨颖亦有贡献)

作者:陈亚军 李念

文:陈亚军 李念 图:杨颖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