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速转动”为市场注入确定性

住房城乡建设部连日召开会议,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月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开年工作动员会,会议要求,扎实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打造“四好”建设等民生实事;2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会议明确,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地见效。

1月26日,金融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分别召开会议,部署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此后,各地和相关金融机构紧锣密鼓抓好落实,不少城市春节假期仍在推进工作。房地产融资的良性循环正在重新形成,这为2024年房地产市场化解风险、提振信心注入了强大的确定性。

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29个省份214个城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5349个项目;已有57个城市162个项目获得银行融资共294.3亿元,较春节假期前增加113亿元。另据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有关数据,已对“白名单”项目审批贷款1236亿元,正在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需要陆续发放贷款。

以农业银行为例,该行2月11日表示,累计对接协调机制项目2700余个,新审批项目超过10个,审批贷款近50亿元。贷款项目主体中,民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占比超过80%,项目类型以满足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住宅为主。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地,将为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提供精准融资支持,有效推动政银企联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有利于强化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增强金融机构的信心,压实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体责任。“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的是项目名单而非企业名单,可将房地产企业风险与项目风险区分开来。这有助于支持项目开发建设,疏通房地产行业自身供求循环,形成金融与房地产之间的良性循环。”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可以看到,推出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贯彻落实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的重要举措,是破解当前房地产企业融资困境的有力抓手,是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也是完善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重大创新。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近一个月的“加速转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日渐“跑通”。目前来看,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房企公司和项目,在市场规则范围内,在清晰的界线下,正逐步理清和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住房城乡建设部2月20日召开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视频调度会议明确,各地在开展工作时要形成“两个闭环”:一是形成“推送—反馈”的工作闭环;二是形成“发放—使用—偿还”的管理闭环,确保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开发建设,严防资金被挪用于购地、偿还债务或其他投资。

预计接下来各地会进一步精准提出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取得实效,房地产市场的确定性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