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话发钱 引火自焚
(图/本报系资料照)
民进党立委大炒「还税于民」,高喊发现金或消费券,却遭蔡总统泼了盆冷水,定调「钱花在刀口上」,让民众的期待落空,绿委本想「发红包,换选票」,却反而引火自焚。
去年超征的税收究竟该不该还税于民?这得从头溯源,去了解超额的税收究竟从哪里来?一般而言,政府每年的支出都会先估算「有多少钱可以花?」、「钱从哪里来?」,先有了财源再决定可以花多少钱?如何花钱。
但蔡英文上任后,许多原该编列在总预算的支出,都以特别预算的方式将财源改以举债支应,就算今年税收比预算数多出4500亿元,若将总预算与特别预算并同计算,还是短绌,今年度国债总额还将达到6兆6千多亿元,政府爽爽花,却把债务留给后代子孙。
为健全国家债务,《预算法》与《公共债务法》都明定,税收超征必须用于减少借款或增加还款,就是担心景气好时,执政者拚命把钱花掉,等景气差时,又要举债来支应开销,但执政者却常透过其他立法来规避。
尤其每两年就有一次选举,为拉拢选民,选前各种加码「送红包」的口号愈喊愈凶。扁政府时期拚命加码老人津贴和老农津贴,等逐步年金化之后,马政府和蔡政府又拚命开出消费券、三倍券、五倍券,名目不同,但同样都是为了讨好选民。
此次超征的4500亿元,扣除法定应分配给地方政府的税收700亿后,中央的部分约有3800亿元,蔡英文去年底召开的国安高层会议,定调将其中1000亿元拨补作为劳保及健保基金财务缺口,并挹注台电作电价不涨的补贴;另外拿1000亿元投入扩大公共运输补贴、加码照顾失能民众、银行贷款利息补贴等7项「加强韧性经济方案」。剩下的1800亿元,因预估今年景气会更差,准备拿来纾困,「优先协助高风险的国人与产业」。
如果没有民进党立委之前拚命喊话「还税于民」、「普发现金1万元」,行政官员跟着放话「发N倍券」,这样的政策规画确实有助台湾面对即将来临的经济风暴。但民进党九合一败选,让过去最擅长的「抗中牌」、转型正义牌全都失灵,眼见今年即将面对2024大选,民进党支持度直直落,党内政治人物人人自危,只好拿出可以立即拢络人心的「发红包」手段来争取支持。
漫天带风向的结果,让民众已有「还税于民」、「全民共享」的高度期待,府院在党内刚「点火」时不立即灭火,反而透过放话,不断助燃火势,此时才想缩手,恐怕全民的怒火还会进一步烧到明年的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