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404 | 2022原来有这么多可以舍弃
2022年的房地产市场有多艰难,无需多述,随手定格的每一帧众生相,都是旁证。
在低迷气氛里前行的房地产企业,性情也在被打压——从前意气风发挥笔散金,而今只想苟着活下去。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这句人生箴言,原来也适用于企业经营。那些在顺境里开枝散叶的策略,放到逆境中,才发现未必还能锦上添花。
于是,都被主动式的404,出乎意料地断舍离了。
从前,被收购是一声叹息。现在,被收购是一扇生门。
不过两个地产周期,行业对于收购的情绪,已颠覆变化。
年初时,暴雷房企为了护全资本市场信誉,4折、6折地甩卖资产,换取偿债资金。看得债权人很是欣慰:《摆上货架》、《偿债过年》。
过了年中,“违约”已成平常,暴雷房企反而不急着贱卖了。摆出自己最好的资产,耐心等待一个愿意开出好条件的买家。眼见不到重组进展,债权人呈请清盘的行为也多了起来。
时值年末,中央级利好重磅连出,又有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说:“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话里话外都暗示了“扶持”房地产的重要和紧迫性,AMC、银行等各类机构加紧贯彻讲话,《民营房企迎来高光》。
有房企借助预期回调,拿回了交易主动权,《重新定价、指定交易对象》。也有房企坚信自己还会“重拾宝座”,给自己提前铺好了回归的路。
11月底,融创把泛海建设近90%的股权,转给了中信信托及华融资本,对应为“北京泛海国际”和“上海董家渡”两大明星项目,换取了超120亿元的新增融资。但项目后续仍由融创继续操盘,且融创计划在未来融资全部偿还后回购股权。
这场交易,从传出消息到落地,花了8个月时间。
可见,哪怕结局都是出让,条件里也暗藏着各种反转玄机。
在他“跳楼”消息传出的那个上午,所有人都是惊掉下巴难以置信的。
首先传出的,是【许家印昨日从长沙恒大总部跳下,恒大原定下午举行的月度会议取消。】
而后,广州越秀公安在官方微博上,没头没尾发出了【许家印】三个字后秒删,更加深了传言的可信度。
一直到午后,【许老板在恒大集团领导工作群里发了一段语音,侧面证明了自己仍安好。】
故事的最后,【更多人相信的是:许家印从2楼跳的,高度很低,被消防队接住了,人没事。】
如此多戏剧性的细节,自媒体们利用传言-求证-辟谣-安抚,一系列传闻演变,炒出了多篇10万+,也印证了江湖仍有他一席之地的流量身份。
但这类流量背后,是《恒大没有熬到天亮》的满满失意心酸。
亲历者知道,过惯了弯腰捡钱的日子后,“还债”真的难。但了解许家印的人也知道:《要他跳楼,比要他还债难多了》。
《2022胡润百富榜》显示,今年有293位企业家因为财富缩水落榜。其中,涉足房地产行业的最多,占比约14%。
另外有41名地产老板消失在富豪榜。
有粤系房企的老板,每天忙着躲债权人,采取“已读不回”、“应拖尽拖”。
还有新力老板张园林突然退出境外投资者群,跑路,从此音讯了无,甚至被法院点名“下落不明”,已经1年3个月了。
还有那位请喝50年的茅台、2000美元的红酒,送钻石的故事,还在未完待续。
上市不是企业的必经之路,但却是企业财富迅速翻倍的必备选项。
现在的房地产企业,拥有地产+物管两个上市平台,几乎成了标配。有能力的,还会给自己再添一个代建,或者酒店。
近3年的新增上市数据,2020年是7家房企17家物企;2021年是2家房企14家物企。而今年至今,是0家房企6家物企。
骤减的数据背后,一方面因为企业想明白了:“上市干啥,先活着”。
另一方面,抛不开的母公司业务依赖、母公司关联应收款,让几者间上行时一荣俱荣,下行时一损俱损,就连风口“物管”也不香了——老大哥万科旗下的万物云,在9月29日港交所上市时都免不了遭遇破发,其他企业更是见势不妙,放缓了上市节奏。
比如过了聆讯却选择不敲钟的龙湖旗下物业公司:龙湖智创生活。据说,因为当时资本估值表现不佳,未达到龙湖的心理价位,龙湖选择不急不躁,自己把控上市节奏。
上市应该是更好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有对赌条款在身的除外)。
企业只要停牌,就会引发市场的一番猜测:是不是有重大交易、是不是实控人出事了?
今年4月1日,《有超10家港交所上市房企、物企停牌》,原因却相当离谱:
按港交所《上市规则》,上市企业必须在2022年3月31日前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的初步公告。若未能如期发表财务资料,港交所一般会要求该发行人的证券停牌,直至发行人发表了财务资料为止。
也就是说,上述10多家企业停牌,都是因为发(bu)不(xiang)出(fa)年报。
又是让业内外惊掉下巴的操作。
在往年,也经常会有企业因为数据不够“好看”,仿佛要交寒假作业的小学生,临阵修改、美化,拖延到最后一天才交卷,试图减少关注。
但这样集体“摆烂”,还是首度遇见。
“跳票”的房企把原因归结于:《核数师要的薪酬太高了》、资料受疫情影响无法收集到位(核数师和疫情都沉默了)。
有房企直至如今防疫放开了,都还发不出年报,还在停牌ing。
反正,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公开违约”几个字放在2019年,那是需要制作成一个专题大编特写的重磅选题。
放在2021年,也是要被单拎出去成稿3000字的大罪。
但到了2022年,大家已经看疲了:只有下一个,没有最后一个。
从花样年2021年上半年还有272亿流动现金,10月却大方公告自己还不起2亿美元债开始,开发商就像被集体传染了“欠债不还症”。
按照中指研究院数据,今年内新增违约主体有28家,基本为民营房企。
房企的PR部门回应态度,也从辟谣、遮掩,到打直球承认了,甚至高举“弃外保内”正义旗帜,认为《只要我够真诚,债权人就不好苛责我》。
“破罐子破摔”背后,其实主要有2点考量。
一是因为企业在境外发债的主体是单独成立的公司,不涉及境内主体担保,被发起破产清算也不担心殃及国内运营主体。
二是现阶段,保内的意义确实高于保外。截至目前,年内房企海外债发行仅176.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3.4%,海外融资渠道基本中断,保外也难换来再融资。
房企在暂停支付全部境外债券本金和利息后,能集中有限的资金保交楼、稳经营及维护境内融资,恢复市场信心,促进销售企稳。也唯有企业销售回款得到明显改善,再生产再经营才可持续,进而才能使行业真正恢复平稳发展。
没有绝对的“孤勇者”,只有眼前的利弊。
企业和国际评级机构合作的出发点其实很简单:用一个高评级,换一个低利息。
尤其对于境外债务依赖度高的企业来说,维持评级的稳定及上调,更是IR部门和PR部门的核心KPI。
无奈,自2021年下半年后,因为不看好国内房地产销售和融资环境,标普、穆迪、惠誉这三大国际评级机构,频繁将《内房企的评级无差别下调》。
由此触发了部分房企部分债务需要提前兑付,短时间内加剧企业的偿债压力。
挺到了四季度“救市大礼包”出台前一刻的“示范民企”旭辉,就是倒在了突临的债务挤兑上。
企业和评级机构都很清楚,信用评级市场上的话语权除了直接影响到金融博弈中的力量,后续还可能传导至销售市场,影响企业销售。
既然国际评级选择“一棍子打死”,说:在座的各位都不值得“投资”。那几乎停止了境外债发行的内房企们也干脆暂时不奉陪了——《已经有超过70家房企主动要求撤销评级》。
这是不在乎了吗?当然不。反而,就是因为太在乎了,才不能再退了。
民营房企,基本都是家族企业,有夫妻店,有兄弟5人共同经营的,也有子女几人分权而治的。
“传承”是他们默契的信仰。
但“炼狱级难度”的2022年,地产二代们拿到的剧本,实在和之前想象的不一样。
很多初生二代们刚归国,还没在基层历练几年,就登上前台被迫营业——蓝光发展的杨武正、弘阳的曾俊凯,在企业职业经理人离场后,迅速担起集团核心岗位,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从未见过的债务、销售疲软等经营难题。
一上任,就光见证历史了。
就算是世茂的许世坛、宝龙的许华芳,虽然步入行业多年,但积累的都是顺风年代的经验。现在行情直转急下,好用的经验主义失灵了,《少白头操心成满头白》。
打不过就退出吧,创一代们为了保护儿女,大手一挥让他们退场。
从去年开始,佳兆业郭英成的3位女儿、禹州集团的林禹芳、龙光集团的纪凯婷等都相继退出董事会。
创一代们选择自己接棒,重回赛场周旋。像世茂的许荣茂,佳兆业的郭英成,透过自己朋友圈完成资产变现,给企业回血;或亲自出面与债权人谈判,希望用“面子”争取一些喘息的机会。
姜,还是老的辣。
“如果我有罪,请直接惩罚我,而不是让我《拿不回钱还要接盘烂尾楼》。”
见过放高利贷的追债、拿走值钱物品,但没有见过放贷的还下场帮忙吆喝,甚至撸起袖子加油干的。
今年,地产信托公司,就从身居幕后的高贵债权人,变成了需要亲自托底解决问题的“包工头”。
原因:明股实债投资失败。
原本的计划,是快进快出——发行一笔信托或基金产品,把从投资人处募集来的钱,借给房企项目公司,并用小股东的身份,监视项目的出入账情况,适时拿回本金与高额收益。
但在房企频繁爆雷后,项目无法回款,信托产品无法顺利兑付,捆绑在一条船上的信托机构,也直接成为风险波及者,被套牢了。
招行代销五矿信托的涉房产品,被大量投资者曝出到期后无法兑付,总规模超23亿。招行被告到了银保监会,五矿信托也被游戏公司米哈游、莉莉丝告上法院。
游戏玩家大呼:原来我给游戏公司氪的金,最终还是被房地产割韭菜了。
与其被动等待前景未知的房企自救、推进缓慢的他人收购,信托机构无奈选择了更能迅速回笼资金的亲自下场:拿下项目的全部股权,成为项目所有人,再找转卖、引代建、换合作方等脱身方式。
毕竟,盘活项目,对投资人有交代,对业主保交付,才是现阶段正确的政治觉悟。
原来天选打工人,是权限最大的那个。
从王石时代起,万科就一直在业内扮演着“人间清醒”的人设:
2007年末,在一片上涨态势里,王石提出了拐点论,万科开始带头降价。
2018年9月,市场稳步上行,郁亮却喊出“活下去”。
大家都习惯了听“吹哨人”万科“敲警钟”、“泼冷水”。却在今年罕见地听到了万科的多次唱多。
6月,“行业悲观主义者”郁亮说“短期市场已触底,正在缓慢、温和地恢复”。
8月,他又重申了这一判断并表示:“市场收缩过了头,反而会积蓄自发修复的动能,要相信居民追求美好生活、改善居住条件的力量。”
他认为,住房的刚性需求仍然很强,依然是个十万亿量级的巨大市场,常做常有,常做常新。
有人说郁亮转向了,但他却坚持自己可能有时候说话不合时宜,但出发点并没有变,都是“尊重常识,敬畏市场”。
这很郁亮,《除了常识,他什么都没说》。
但数据偷偷暴露了万科的焦虑:当时,2022年7月,万科A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36.9亿元,同比下滑34.63%,环比下滑28.61%;8月,合同销售金额 309.7 亿元,同比下滑16.37%,环比下滑8%。
为了自己,万科也不能再唱空了。
最近三年,我们都在喊难。当下时觉得它是最难一年,过后却发现只有更难。
魔法叠加下,2022年绝对是过去十年中最难的一年。也希望,它是未来十年中最难的一年。
2022年终于翻篇了,有什么过得去的过不去的
都欢迎文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