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档案》揭秘澎湖713事件 亲历者曝真相喊:别再悲情洗脑

2016年,曾亲身经历「澎湖七一三事件」的山东流亡学生前警总司令王若愚、前陆军总司令李桢林和前国防副部长王文燮(右2)等人,回到澎湖事发地点致祭。不过,另一名亲历者,黄端礼先生对碑文一直很有意见。 (本报系资料照片)

1949年7月13日,一群从山东出发,年纪不满20年的学生逃难到澎湖,原本以为可以继续进入学校升学,却没想到,他们遭到老师们出卖,老师们早在出发前就与军方有交易「为强化澎湖的防卫,这些学生必须当兵」。学生得知真相后非常愤怒,与军方发生冲突,期间有数名学生遭军人刺伤,学生不敢再反抗,默默当了数年到数十年的兵。这就是「澎湖713事件」,或称「山东流亡学生案」。

不过,在现在主流的历史描述中,山东流亡学生反而成了这起事件的「配角」,而主角是当年也在澎湖的山东烟台联中校长张敏之。主流历史描述称:「张敏之校长是烟台联中、山东八所中学的联合总校长,他在得知军方要强迫学生当兵以后,为了阻止此事,持续与军方激辩,反而被军方冠以共谍的罪名,总共有7名师生因此被判死刑。」

几十年来,该事件被认为是国民党政府又一起暴行,甚至称其为「外省人版本的228」,而且在论述的比重上,更强调张敏之校长遭冤枉这一部分,被称为「第一个白色恐怖的受害者」,这样的论述持续被强化,包括国史馆的官修历史,民间的口述历史,媒体的反复播报,各种的文艺作品也都是这一脉络。

现年94岁的黄端礼先生对于现行的论述方并不同意。黄先生是军人持刺刀刺伤学生的直接目击者,当天离事发地点只有5步,同学的血都喷到他身上,绝对是最了解情况的人。他表示,713事件主要的人物就是学生,并没有老师。而且在被迫当兵的6年后,又发生了的「台中425陈情事件」,那时张敏之早就被枪决了。结果现在对山东流亡学生案的历史陈述,很少提到425事件,这对当年参与抗争的山东学生来说,完全不公平。

「台中425事件」 是山东学生被迫当了6年兵之际,再次争取复学的抗争行动。1955年春,学生们已移防到高雄鳯山,在《民声报》上看到与自己有关的新闻,大意是:「立法委员质询军方,迁台初期因兵员不足、国防空虚,国立8所联合中学生在澎湖被迫中止学业编成部队,如今国家局势较为安定,本省役龄青年也依法陆续服役,因此政府应准许学生离营复学。」

结果军方的答复是:「学生们愿意以军为家,并无退役之意」,这样的内容完全惹怒了山东学生,他们在被迫当年的第3年(1952年),就已经多次请求退役,如今竟被军方认定「每个人都是自愿留营」,愤怒的情绪可想而知。而且军方的态度明显是不愿放人,这令山东学生更感到绝望,复学似乎遥遥无期。

这些山东学生决定找机会北上到总统府陈情,4月18日左右,38名学生兵趁着部队从凤山移防至后里的机会,分散军方管理层,搭火车到台中火车站集结,准备一起上台北。结果军方管理层命令台中车站不许发车,学生兵与管理层就在台中车站对峙,学生兵之一的洪连吉批评军方政治部主任:「我就没听说行宪民主国家,用刺刀强迫不满17岁的学生当兵的。依法男子当兵3年,我们倒楣在刺刀的镇压下,已当了6年,为什么还对立法院说假话,阻止我们复学?」

这段有理有据的反驳,立即使军方管理层哑口无言,这也是军方最终同意山东学生退伍的开端。然而,这群策动北上陈情的学生兵却注定遭到惩罚,38人被关在军事监狱等待审判,由于他们都做了遭死刑的心理打算,所以当天4月25日成为山东流亡学生第2个纪念日。

不幸中的大幸是,军方最终以「抗命罪」而非「匪谍罪」论处,38名学生当中,刑度有10年、8年,唯独没有死刑。

黄端礼在713事件带头呼喊「我们要回学校」,到了425又带着学生北上抗议,如此多次的「不服管教」、「企图陈情」,成为军方高层最头痛的人物,也导致他的军中发展非常差,最终军衔仅止于基层士官,完全不如其他经历者的高成就,他不如王文燮、王若愚、曹慕廷官拜将军,不像孙震当到台大校长。

国史馆所纪录的张敏之共谍事件判决部分节录,全部涉案人有45人,7人死刑,2人死于狱中,其余人等2人遣返大陆,1人交保,多数配新生总队。黄端礼认为,白色恐怖时期确实法律严格,但是若非罪证确凿,共谍案件是不会轻易判死刑的。(图/黄端礼提供)

最近看到张敏之校长的家属又在媒体上发表「校长为保护学生,才被匪谍罪处决」的说法,黄端礼相当的不高兴,高声强调「请别再拿悲情洗脑,别再消费流亡学生。」

黄端礼回忆,很一段时间他也相信张敏之校长曾为他们争取求学,所以1999年,王培五女士所口述的《十字架上的校长─张敏之夫人回忆录》出版后,他第一时间就找来拜读,却是愈读愈到怀疑,因为该书的许多内容与713事件有着极大的差距,甚至到了小说演义的程度。而且之后所有的713事件历史调查,几乎不脱此书的基调,强调的是张敏之共谍案,而不是学生被迫当兵与后续抗争。

对于自己当年身不由己的从军,固然有所气愤,但也能理解国家防卫的重要性。然而,绝不应该有人利用此事来拔高名声。王培五与她的子女们,把学生的命运当成平反张敏之名誉的工具,这是完全的错误。

此事真相是:张敏之从一开始就知道学生被编入部队,没有所谓「一半军训,一半读书」,他参与了会议,却没有阻止。其次,张敏之等人的匪谍案件,并非冤案,与流亡学生当兵也无关连。

为何如此认定?这是依据几份国史馆的档案,第一份:穗中字第五四一一号训令:教育部因应陈、秦广州协议发八校员生安置办法:「小男生女生两千人编为澎防部子弟学校,给教职员140人。」日期:民国三十八年六月二十日

陈是指东南行政长官兼台湾省主席陈诚,秦是指山东省主席秦德纯,这2位将军先前向教育部请求将山东流亡学生,运送到澎湖当兵以担任防卫工作的计划。其间虽提到拨给教职员140人,但这些真老师是任职澎防部子弟学校,而不是山东流亡学生的老师。至于学生们,就是被迫入伍当兵。

这则公文注定了山东学生被送到澎湖当兵的命运,但是事前并没有告知山东八校学生,这也为往后发生冲突、见血的713事件,埋下了伏笔。

这则公文并不能解释713事件,还需要理清前因后果。在流亡学生还未出发前,陈、秦两位将军曾经与教育部官员、山东八所学校校长,一起在广州召开了一起关于学生命运的会议,被称为「广州会议」。曾经参与会议的济南第三联中校长王志信,在民国八十五年(1996年),在《山东文献》杂志提及广州会议后的结论,文章提到:「小男生、女生两千人,编为澎防部子弟学校,给教职员140人。17岁以上男生保留学籍当兵,不得随意进退。…..对各年级应修之主要课程,仍得继续补习…」

既然济南第三联中的王校长参与了会议,那么烟台联中的张敏之,必然也在会议桌旁,所以他也一定知道这份协议的内容,同时发给八校员生安置办法的训令,张敏之手里当然也有一份。那么,如果他真有心要争取学生的受教权,应该在这场会议上就要争取了,结果直到人员都送到澎湖,他才向澎湖司令官讨要学生受教权?这显然不合常理。

另一个事实是,发生713事件的人物是济南联中学生,地点是在马公岛;至于烟台联中学生,则是登陆在渔翁岛(也称西屿),张敏之校长根本就没有踏上澎防部,校长夫人王培五所陈述的各种生动感人的故事,自然也就只是家属的口述演义,而非事实。

学生与军方从一开始就出现认知上的巨大落差,学生们曾在船上听到带队的老师,边走边聊天说:「到澎湖半受军训半读书」。这可能是老师的主观以为,或者是道听涂说的内容。但是学生都把这句「到澎湖半受军训半读书」的话记在心里。到达澎湖编兵时,却才发现没有所谓「半受军训半读书」。学生因此特别生气,「理直气壮」的大喊军方不守信用食言,这才发起激烈抗争。

但是,澎湖军方手里的命令,却只有「将流亡学生编入兵籍,加强澎湖防务」,而没有「半受军训半读书」的内容(这也令他们感到为难,因为军营一个合格的老师都没有),所以听到学生大喊「半受军训半读书」,一定认为学生假话胡闹。

试想,一位国共内战杀红眼的中将,面对学生的抗争,他自然会想到在大陆的各种学潮与哗变,一定会想到匪谍的渗透。另外,基于他的立场,上级命令是必须完成的,于是他理直气壮的下令,刺伤闹事的学生镇压完成编兵任务。对军人而言,如果真让学生冲出营房一哄而散,这绝对比打了败仗还不能向长官交代。

至于张敏之校长的案子,国史馆有相关资料,根据行政院研考会国家档案管理局,《张敏之等叛乱案》,档号:0041∕3132249∕249。其中明确提到烟台联中的学生王光耀,在当兵四天后以「王治忠」化名,写给署名永祥、永禧、本岳,及安祥经理的私函,寄向香港的共谍接头人,信函被戒严时期军方的邮电检查查获,咬出张敏之也涉案,之后是7名主要涉案人被判极刑。

虽然那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时代,司法(尤其是军事司法)确实会有不人道的问案行为,包括刑求、逼供,长期审讯等等,也确实有出现过冤案。但是当年的国民党政府绝不会把共谍案件草率判定,以他自己的案件为例,他多次顶撞军方上层,号召学生维权,是上级眼中的最麻烦人物,也一直想要调查他是否有共谍背景。然而他最终也没有被共谍案定罪,最多就遭受「不服管教」、「违反军令」的罪名。也就是说,共谍案是最马虎不得的,张敏之案若非没有确实证据,是不会被确定共谍而被判死刑。说的更直接点,国家没有错判,那并非冤案。

当然,家人遭受如此不堪的罪名处决,任谁都无法接受,于是张校长家人往后的日子里,各种喊冤与故事编造,这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历史研究岂可被当事人家属误导? 现在的历史学者不看真档案,一直拿着张校长家人的假话写演义,甚至推翻有明确证据、明正典刑的案子,不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把假话留给后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