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创业者”管清友: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至关重要

10月27日,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迎来办学四十周年之际,山东大学(威海)财政学专业1997级校友管清友与其他三位校友一起回到母校参加对话沙龙,讲述创业故事。对话期间,管清友还客串点评嘉宾,对其他三位校友的创业故事进行了点评。自称“不给年轻人提建议”的管清友还建议学弟学妹“不扎堆“,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管清友,山东大学(威海)财政学专业1997级校友,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如是资本创始合伙人。自称“非典型创业者”的管清友表示,自己之所以走上创业道路并非事先设定,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取舍和选择的结果。

“我是1997级经济系的,读的是财政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围绕这个领域继续深造学习,读硕、读博,直到后来做完博士后,才去找了个单位工作。”管清友介绍说。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管清友从山东大学本科毕业后,攻读了上海社科院硕士、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到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担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主任。博士后出站后,入职中海油,做宏观经济和能源行业研究。管清友说,到2017年底,他组建团队做独立研究,现在主要围绕着宏观经济资本市场等做研究,“所以我实际上是个非典型创业者。”不过,这些年他与一级、二级市场打交道较多,观察创业者特别多,这个过程让他对卖方市场有了更多了解。

管清友说,他很感念1997年到2001年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四年的读书时光。他上大学的时候没有金融专业,“我是学财政学”。“我报志愿的想法特别朴素,就是觉得1997年改革开放了,经济工作很重要,就去找经济系。至于什么专业,也没太看。总体上感觉,无论你学什么专业,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至关重要。”至于后来到不同平台工作,也有机缘巧合。在他看来,要保持对于对于现实、对于市场的感觉,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

管清友在很长时间内曾经是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挑战杯”一项记录的保持者。管清友回忆道,当时他做了个论文,就威海市城市形象建设与旅游业发展关系进行了探讨,提了一系列具体举措,报了上去。“我都上研究生了,他们才告诉我说,你得了一个奖,这个奖是可以保研的。”这次没有功利心的研究经历,对他日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乃至后来的创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当时是冲着拿奖去的,可能还限制了很多东西。”

对话过程中,管清友忍不住客串了一把点评专家。他说,自己这些年有一个工作就是观察和总结创业,因为还兼着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的副会长。他说,每一个创业者都特别不容易。“如果可能,先到大平台打打工,学习学习,对市场或者对行业熟悉一些再去创业,可能会更好。当然,这不是标准答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管清友表示,他当年在求学的时候不太有创业意识,当时整个社会氛围也不是这样一种氛围,“我感触比较大的是,如果你保持一个学习状态,保持对现实市场、对产业的敏感度,很多时候可能是水到渠成。”

提问环节,有学生请管清友给在校大学生一些建议,管清友说,他现在从来不给年轻人提建议,也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不过,他还是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有些同类项不要扎堆。“不扎堆,然后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保持对社会、市场、世界的敏感度,一直保持一种相对积极的状态,我想,山大的学生总不会太差。”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