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的收益被低估了
1
大家好,我系浪浪。
之前我说分红险的收益被低估了,很多人问我为什么。
今天就详细展开说说。
其实以前的分红险,收益是被高估了的,这也是我之前较为鄙夷的原因。
但现在的分红险收益,我说的是演示收益,绝对是被低估了。
之前也说过,分红险被引进内地,主要背景是90年代无风险利率快速下行。
监管为了控制保险行业的利差损风险,把预定利率降到2.5%,低于银行定存。
于是保证收益的传统险失去了吸引力。
为了保费创收,保险公司参考发达地区的做法,转型主推高预期收益的分红险。
但那个时候,分红险的监管还比较粗犷,基本属于放养态度。
而预期收益,本质上比的谁能在合理的范围内,画更大的饼。
这就让保险公司笑成了二傻子,因为他们确实很擅长画饼。
当时的演示收益率,可以说是不断地挑战理论上限,哪个高就按哪个来宣传。
一般来讲,分红险的演示收益,分为低档、中档和高档。
低档就是保证收益部分,中档和高档就是中等和高等红利实现水平。
那怎么画饼呢,我讲一个笑话。
假设一个人最高可以长到2米,最低长到1.4米。
那么在保险公司眼里,一个人未来的身高就可以分为三档。
低档就是1.4米,代表最极端的情况。
高档是2米,代表最高水平。
而中档呢,要求也不要太高,就设定为1.7米吧,代表中等水平。
然后宣传标语为,您的孩子最高可长到2米,就问你刺不刺激。
当时保险公司就是这么玩的,很多分红险直接按6%以上来做宣传。
那会儿大家又不懂这些,还不是保险公司说多少就是多少。
但当时保险公司自己的投资收益呢,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连高于3%都很困难,给出的分红收益也少得可怜。
为啥呢,主要是当时对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制特别严格。
大部分资金只能购买银行存款或者是国债,收益率只比普通存款高一丢。
直到2005年,原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给保险公司打开了股票投资的枷锁。
再加上2006年国十条发布之后,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才真正进入可投资股票基金等风险资产的高回报时代。
随之后2007年A股走出了一波牛市,保险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不少公司当年甚至给出了10%的分红收益,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这也算是对分红险最好的诠释了,熊市有兜底,牛市高收益。
2
而虽然,保险公司投资的任督二脉打通了,但是关于分红险宣传演示的限制却还没有跟上。
于是即便保险行业的投资收益率在逐年下降,保险公司也还是按老套路来宣传分红险,动不动就6%-8%。
实际上在2013年左右时,保险行业的投资收益率就在5%左右徘徊了。
但分红险的演示收益,依然按6%以上在宣传,甚至到了一线销售的嘴里,都不提预期这事儿了,直接替公司承诺给,给足收益。
基于此,那阵子分红险的销售乱象不断,跟搞诈骗一样。
后来眼瞅着不行,到了2015年时,原保监会就发布了关于分红险改革的一系列规定,其中的重点有:
保险公司用于分红保险利益演示的低、中、高档的利差水平,不得高于0、4.5%减去预定利率、6%减去预定利率。
啥意思呢,比如预定利率3.0%,那么高档的利差水平,就等于6%减去3.0%=3.0%。
再然后,预定利率3.0%+利差3.0 %=最高展示收益为6%。
这一规定过后,怎么说呢,有用,但是不大。
毕竟大伙儿知道,在画饼这件事上,保险公司一向是不遗余力的。
监管的意思是,最高不能超过6%,结果保险公司只听到了6%。
于是后来的分红险的演示收益,依然666.
这一局面,持续到了2020年,才真正迎来大变动。
在2020年时,监管规定,分红险的红利演示只能包含利差、不能包含死差和费差,且演示的分配比例统一为70%。
这才是真正的重锤,一下子让市面上所有分红险的演示收益,都缩水了30%以上。
这个规定咋一听有点绕啊,没事别急,我解释一下。
首先咱们要先了解,分红险的红利收益,是怎么来的。
之前讲过,保险公司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三差,利差、死差和费差。
而分红险的红利(预期收益),主要也来源于这三差。
我从分红险的角度来讲一下:
利差的意思是,我拿你的钱去做投资,赚了钱一起分,这是分红险的主要红利来源。
死差的意思是,如果当年实际的发生率(比如身故),低于我此前预估的,等于我少赔钱出去了,中间的差额就退还给你。
费差的意思是,如果这款产品当年实际的运营成本,低于我此前预估的,那么中间的差额同样退还给你。
除了这三差之外,还有退保差和其他差,不过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就略过不提了。
3
而按照新规,收益演示只能展示利差,对保险公司有啥影响呢?
有,影响就在于,保险公司实际派发的红利,可能会高于演示的水平。
一般来讲,保险公司派发的红利会包含 “利差、死差和费差” 三个因子,死差跟费差也是红利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按照新规的话,能展示出来的,就只有利差。
无形之中,保险公司能展示出来的收益就缩水了不少。
再加上还有另外一条规定:演示的分配比例统一为70%。
啥意思呢?按照监管规定,保险公司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分红,不能低于70%。
简单来说,如果有100元的可分配盈余,这其中最少要拿70块分给客户。
但在现实的情况里,很多保险公司为了把分红实现率做高,会分配80-90%的红利。
这么一搞,又让展示出来的利差,起码缩水了10%。
那我们来算算帐,实际保险公司分配的有“利差、死差和费差”,现在只能展示“利差” 收益。
实际保险公司分配的比例可能有80-90%,现在只能展示70%。
要知道很多保险公司的产品,以前是“三差收益+100%分配比例” 全展示的玩法,所以才能把预期收益打到顶。
现在单凭 “只能演示70%的分配比例” 这一项,就能让它们的演示收益缩水30%了。
这还不算完,在2022年的时候,监管又出重锤:
要求分红保险的利益演示,应采取保证利益演示和红利利益演示这两种,不得高于0%、4.5%减去预定利率。
怎么理解呢,就是以前有低、中、高三档利益演示对吧。
低档是保证收益,中档是4.5%减去预定利率,高档是6%减去预定利率。
那么按照新规,高档被直接干掉了,再也没法演示了。
之后分红险的利率演示,就变成现在的规范:
一栏是保证利益,代表最低能拿到的保底收益;
一栏是红利利益,即是过去的中档利益演示水平。
这一招直接终结了分红险的销售误导,以前有三档的时候,同业都是习惯按高档来宣传。
现在好了,高档没了,就只能按中档来宣传了,最大程度避免了夸大营销的发生。
但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其实这样的利益演示就偏于保守了。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目前分红险的演示收益被低估的缘故。
因为第一点,分红险的收益,除了利差之外,还有死差、费差和退保差等可能出现的可分配盈余,但这些都不能被展示出来;
第二点,保险公司只能按70%的分配比例来展示利益,但实际分配的比例可能有80-90%;
第三点,高档的利益演示被取消了,目前只能演示中档利益水平。
这些组合拳刚出的时候,行业内是一片哀嚎,都说分红险药丸。
结果到了今年,随着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即便分红险没有夸大利益的空间,也同样卖爆了。
再加上“险资入市”的逐渐放开,也为分红险的预期收益打开了空间。
以后极大概率会是分红险的天下了。
【1V1方案定制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