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國低估中國 重返亞太是「失去的10年」

美国下任总统对中国的政策备受关注。两位美国外交界专家表示,美国由2011年宣布「重返亚洲」后的10年,是「失去的10年」,原因之一是美国长期低估中国带来的挑战,但考虑中国对国际秩序持续威胁,「重返亚太」仍是正确战略。

美国总统拜登和共和党竞选对手、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今天进行2024总统大选首场辩论。外界关注下任美国总统对中国的政策及美中关系的走向。

美国之音28日报导,两位美国外交界专家卜威尔(Robert D. Blackwill)和方登(Richard Fontaine)的新著作「失去的10年:美国重返亚洲与中国实力的崛起」(Lost Decade:The US Pivot to Asia and the Rise ofChinese Power)最新出版。

该书表示,从2011年前美国总统欧巴马(BarackObama)政府宣布「重返亚洲」,到2021年左右拜登政府开始将部份重心转向亚洲的这10年,是「失去的10年」。

书中指出,2011年10月,正值美国发生「911」恐怖攻击事件10周年之际,美国各界对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充满厌倦。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蕊.柯林顿(Hillary Clinton)在「外交事务」杂志发表文章,宣布随着伊拉克战争接近尾声,美国开始从阿富汗撤军,美国正处于一个转折点。

希拉蕊说,过去10年,美国为这两个战区分配了大量资源;未来10年,需要明智地、有计划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因此,美国未来10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锁定在亚太地区大幅增加投资,包括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

这就是美国「亚洲战略转向」政策,又被称为「亚太再平衡战略」或「重返亚太」。

书中总结了「重返亚太」战略失败的几大原因。第一是美国长期低估中国带来的挑战;第二是其他地区冲突不断发生,分散了美国的精力。旧的冲突包括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叙利亚及伊斯兰国等问题。新的冲突包括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及以色列与哈玛斯之间的冲突。

第三个原因,是美国历届政府对「重返亚太」的具体目标、财政开支、政策细节一直存在分歧。第四是此议题在美国国内关注度过低,导致没有一任总统给与足够重视。第五是亚太地区没有发生类似珍珠港偷袭或「911」恐攻等具爆炸性事件,引起足够关注度。

这两位作者认为,美国在2010年代未能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做出充分回应,可能是自1945年以来美国最严重的政策失误。

在此期间,中国的实力和自信大幅扩张,美国国内分歧加深,世界对美国的意图、持久力和能力的怀疑日益加深,如今美国在亚太所处的位置比宣布「转向亚太」时更弱。

该书总结,在目前和可预见的未来,中美之间都不存在任何可以达成的「大交易」。美国和中国有不同的历史、政治文化、价值观、国家利益、长期外交政策目标及对国内和国际秩序的看法。两国政府目前都在争夺印度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双方都需要高品质的外交,以避免灾难。

不过,两位作者都认为,考虑到亚洲在经济和外交上关键的重要性,及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持续威胁,即使经历了失去的10年,「重返亚太」战略仍是美国正确的战略,也应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