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海峽 伊朗玉石俱焚的考量
封锁海峡,伊朗玉石俱焚的考量。这张地图示出伊朗与荷姆兹海峡的相对位置。路透
在美国宣布摧毁伊朗三大核子设施后,伊朗势必有所回应,大家都猜测,伊朗有可能封锁荷姆兹海峡,果然,据伊朗官媒称,伊朗国会已批准封锁荷姆兹海峡,将送交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最后决定,以作为报复手段,消息震撼国际油市和全球股市。
荷姆兹海峡只有20英里(约32.19公里)宽,全球约20%石油和天然气由此通行,每天平均有100艘油轮进入两条各宽2英里的航道,如果被封锁,油价估将飙涨至每桶110至130美元。
荷姆兹海峡是中东油气通往亚洲的孔道,2024年全亚洲约有84%的原油、83%液化天然气由此通过,主要市场包含中国、印度、日本与南韩,印度近一半的原油和60%的天然气进口都经过荷姆兹海峡。
台湾也非常依赖这条航路,目前中油与台塑自沙乌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联合大公国采购的油气,有20%原油、25%天然气须经过荷姆兹海峡,若海峡受封锁,天然气法定安全存量为11天、油品安全存量为60天,时间若长,将牵涉国家安全。经济部长郭智辉表示,如油价上涨10%,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0.3个百分点。
而东亚各国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超过70%的石油仰赖进口,中国购买了伊朗近90%的石油,上个月中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超过每天180万桶。美国国务卿鲁比欧表示,希望北京政府,能就封锁海峡一事,向伊朗呼吁,其实他是在暗示,北京应对伊朗施压,不要封锁荷姆兹海峡。
封锁海峡其实是损人不利己、玉石俱焚的手段,因为伊朗油气输出最大市场在印度与中国大陆,根据估算,自以色列空袭爆发以来,伊朗的原油出口量,比往年同期还高出30%。所以美国副总统范斯对封锁海峡的威胁一说,嗤之以鼻,伊朗封锁这条航道无异于「自杀行为」,会对伊朗经济造成重大伤害,「根本说不通」。
更重要的,这是伊朗的谈判筹码,一旦真用了,就无法继续威胁,这张牌就没了,可是反过来说,如果现在遭到美国连番攻击的时候,都没有打出这张牌来,这张牌等于是没有用。
历史上荷姆兹海峡没有真正被封锁的前例,虽然每次中东情势紧张,如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2003年美伊战争,都曾引发油价短期飙升,但通常在几周到数月内价格回落至原水准,冲击往往只是短暂。
在22日深夜,油价跃升3%,布兰特原油达每桶78.89美元,是1月来最高,不过随后逐渐降回,这是因为现在已不像是70年代,经济活动受到能源因素的主宰,且美国页岩油产量正处于高峰,沙国也同步增产抢市,即使局势一时升温,市场影响也低于预期。
过去伊朗之所以无须玉石俱焚、出此下策,封锁海峡,是因为从来没有遇到灭国的危机,如今首都与军事设施遭到轰炸,十数位高级将领遭到斩首,伊朗须考虑以极端手段来因应。
伊朗当局有多种选项可扰乱荷姆兹海峡,包括在水道上布置水雷,或是使用快速攻击艇上的反舰飞弹威胁,甚至使用军舰临检,封锁水道,最糟的情况是把几艘油轮击沉、瘫痪卡住海峡,达到封锁效果。
然而美国现在已经调集三个航母战斗群到红海与荷姆兹海峡,还有驻扎在巴林的美国第五舰队负责保护航运的畅通,伊朗才刚尝到美国与以色列高科技战争的威力,自己需要掂掂分量,有没有能力做到封锁。
川普甫于24日凌晨宣布伊朗与以色列双方同意停火,但是要伊朗先停,以色列在12小时后再停,届时双方能否遵守协议,现在还不能确知,但是封锁荷姆兹海峡,的确是伊朗玉石俱焚的最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