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巨星陨落,她是咱河北人……

3月1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布讣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著名考古学家郑振香

因病于2024年3月14日

在北京去世

享年95岁

讣 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郑振香先生,因病于2024年3月14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

郑振香先生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1950年毕业于河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50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博物馆专修科,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54年毕业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助教。1955年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研究生,师从尹达先生学习商周考古。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同年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任洛阳工作队队长。1962年起任安阳工作队副队长、队长、安阳工作站站长。自1962年至2002年长期在安阳殷墟遗址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所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第二届、第三届理事会理事。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郑振香先生曾先后参加洛阳烧沟、郑州二里冈、汉河南县城等遗址的发掘,晋南垣曲、平陆地区的田野调查,还曾参加了云南省滇东地区的民族学调查。任洛阳工作队队长期间,参加了洛阳王湾等遗址发掘,并组织编写了《洛阳发掘报告》。任安阳工作队队长后,曾主持和参加发掘了大司空村、苗圃北地铸铜遗址、妇好墓、宫殿宗庙区建筑等遗存的发掘工作。在1962年主持安阳大司空村遗址发掘后,郑振香先生首次利用殷商时期居住和墓葬遗存之间的地层关系,结合出土器物差异,奠定了殷墟文化分期框架。郑振香先生主持发掘的妇好墓是殷墟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宫殿宗庙区丁组建筑基址的发掘,是对小屯宫殿区建筑布局的重要补充。郑振香先生对殷墟考古和殷墟遗址的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主持或参与编写了《殷墟妇好墓》、《殷墟玉器》、《殷墟青铜器》、《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安阳殷墟小屯建筑遗存》、《安阳小屯》等重要著作。

郑振香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考古学家,是中国考古学家的杰出代表。郑振香先生一生光明磊落,耿介朴直。她扎根田野,踏实严谨,潜心研究,成果卓然。她的去世是中国考古学界的重大损失。

遵照先生遗愿,丧事一切从简,谨此讣告,共寄哀思。

郑振香先生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24年3月15日

接受唁函邮箱:kaogu@cass.org.cn

联系人:吴海燕 15652319287

她是河北人

是中国第一代女考古学家

她主持挖掘的妇好墓向世人展现了

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妇好的传奇风采

也让一段沉睡三千年的殷商历史重现人间

她是河北东光人

1928年10月

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殷墟

在河南安阳被科学发掘

从此

中国考古掀开了新的篇章

整整一年之后的

1929年10月

在安阳东北300多公里的

河北东光

郑振香出生在一个

典型的民间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曾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

毕业后回到东光工作

家庭的影响和战争的磨砺

让郑振香从小就勇敢和坚定

抗战胜利后

郑振香考上了天津第一师范

并于1950年考入

北京大学博物馆专修科深造

1952年院系调整

北大博物馆专修科被取消

合并到了历史系

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

郑振香却放弃了

最初梦想的历史专业

选择了当时

极少有女性涉足的专业——考古

1954年

25岁的郑振香本科毕业

留校担任助教工作

并于次年开始攻读

北大考古专业研究生

对甲骨文的浓厚兴趣

使她选择了以商周考古

为毕生的研究方向

她“唤醒”了沉睡3000年的殷商大墓

安阳殷墟考古发掘

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更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

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有人说

提起殷墟考古

就不能不提到妇好墓

提到妇好墓

就不能不说起它的发现者——

郑振香

1975年冬

安阳小屯村西北角的

一片高岗地被列入了

“平整工地”的范围

郑振香连忙找到村里的干部

沟通保护遗址的重要性

建议取消土地平整的计划

但严冬大雪

发掘只能推迟到1976年开春

郑振香和自己的爱人陈志达

著名考古学家张之恒等人

组成考古队

在进行了相应分工后

分头带人展开挖掘

很快,郑振香的队伍中

就有人挖到了一座废弃房屋

并在房屋的正中位置

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灰坑

时任考古队队长的郑振香

对此深感奇怪

立即亲自清理了灰坑

一片长方形的

红色夯土露了出来

郑振香用手一摸

发现这里的夯土又硬又厚

跟上面的完全不同

在查看了夯土残存的边缘后

郑振香意识到

下面可能有墓穴

“当时有专家下了‘定论’

说这里只是普通的地

上面的夯土不过是

残留建筑物的痕迹

只有郑老师坚信

这夯土下一定有名堂”

郑振香鼓励大家

“咱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探到底!

多打几个孔

只要探到底

无论出现什么现象

都算完成了任务”

终于,在接下来的边缘探中

几个探孔在不同深度

都碰到了石头似的硬东西

打不下去了

郑振香决定挑选一些

有经验的老工人

把探杆加长,拧紧

在中心部位钻探

这关键性的一铲

向下一直探了8米深

硬底终于出现了

“提上来吧”

随着郑振香的指示

手持探杆的工人小心翼翼地

将探杆一点点向上提

当探杆整个被提上来后

大家都惊呆了

只见探杆的铲子内

沾满了湿漉漉的红色漆皮

“是墓!”

人们兴奋地叫起来

这时

一个工人在铲子里发现了

一件闪光的东西

清洗干净后发现

竟然是一枚玉坠

一座沉睡3000多年的殷商大墓

终于重现人间

她驻守殷墟长达40年

1959年

而立之年的郑振香研究生毕业

本来可以留校任教的她

想起了自己的老师

以主持发掘山顶洞人化石

而闻名天下的史前史专家

裴文中教授说过的话:

“20岁到40岁是一个考古工作者

下田野的黄金时期”

“学考古就是要做好吃苦

和牺牲优越生活条件的准备

必须系统地做田野工作

我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

下田野的起点已经

比一般人整整推迟了10年

再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

郑振香毅然选择了

去中国科学院

(今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工作

当年便去了洛阳考古队任队长

并于1962年到考古研究所

安阳考古队任副队长

从此

经历了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风雨

经历了退休、返聘

直到2002年

老伴儿生病、行动不便

这位倔强的河北女性

才离开了考古一线

算下来

她在安阳整整待了40年

自古燕赵多义士

在郑振香看来

战争时期有人

为保家卫国作出贡献

和平时期有人成为学者

古今女性总有一些

共同的东西

只是时代不同

表现不同罢了

了解妇好

怀念郑振香老人

今年2月26日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

正式对外开放

妇好墓是开馆展出的一大亮点

我们来看妇好墓出土的历史文物

一起了解妇好、怀念郑振香老人

这是妇好墓遗址剖面图

考古人员在逐渐下挖的过程中

陆陆续续发现了不少文物

这一排觚爵是妇好觚爵

有铭文“妇好”两个字

妇好作为武将

拥有赫赫战功

她的墓里出土了大量的兵器

最主要的是非常大的铜钺

钺是军权的象征

体量越大,说明军权越高

作为一名女性

她也有柔美动人的一面

墓葬里出土了数百件骨笄、簪子

还有出土了调色盘、象牙杯等

四足两耳的司母辛鼎

是殷墟博物馆馆藏

体型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是妇好的儿子为纪念她而铸的鼎

3000年前妇好的故事

令人津津乐道

将妇好的传奇

带到世人面前的郑振香老人

令人钦佩

她坚持的背后,是对考古执着的迷恋

让我们一起送别大师

一路走好!

报道|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