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协委员郑德钗:老家新貌,仍是熟悉味道

福建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现场。(图/东南网)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出自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档的这一诗意文字,描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美好愿景,也触动了福建省政协委员郑德钗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东南网》报导,郑德钗是连江县坑园镇下屿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这几年,他和其他村干部,一方面引导村民「联合建房」,让大家都住上了高楼,另一方面通过城镇规划,引导集约用地,让村里建起了公园、绿化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如今,该村已初具小城镇面貌,被称为「罗源湾南岸最美渔村」。

虽然村民们慢慢富起来,进城买房也不是问题,但郑德钗说,大家都愿留下来,因为这里有他们熟悉的味道,有他们习惯了的生产、生活方式。「那种开门就能闻得到的海水味,可能就是村里人一辈子都戒不掉的乡愁。」

本次福建省政协会议期间,「山水」「乡愁」,成了委员们谈论新型城镇化时挂在嘴上热词。他们认为,这些词看似文艺,但实际上正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的元素。

委员们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摈弃过去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转变。过去,有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比较注重规模扩张,对固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未进行深入改革,有些地方城镇化布局混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这些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敲响了警钟

福建省政协委员陈必链认为,城镇化进程不能盲目追求规模扩大和空间扩张,必须强调以人为本。「要突破传统的以排斥农业、牺牲农民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快速城镇化路径,反思为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而先造城招商引资的行政城镇化做法。」

福建省政协委员林端生也认为,特色化、差异化建设理念是确保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该『土』就『土』,该『洋』就『洋』,不能千城一面!」他表示,小城镇建设与布局要因地制宜,要考虑当地水土资源、环境风貌等因素,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

「在城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各地不同程度存在传统民居被拆、历史街区消失、文化传承中断现象,投射出地方决策层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到位。」福建省政协委员柳红认为,地域文化特色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它和城镇发展是相辅相成、和谐共生关系。只有实现这种关系,城镇发展才会更加美好,人居生活才会更加和谐,社会才会更具人文气息。

城镇化过程中对耕地可能造成的伤害,也让委员们忧心。

福建省政协委员吴崇伯指出,城镇化的直接衡量指标就是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这意味着对商品粮刚性需求大量增加,而农业劳动力却在锐减,解决「谁来种地」已是当务之急。「作为缺粮福建省份,福建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死守1930万亩播种面积的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大规模建设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确保耕地品质不降低。」

委员们建议,应学习广东、浙江等福建省的经验,通过制定土地流转优惠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合理引导进城农民的土地流转到种粮大户、种粮能手手中,防止土地抛荒和粗放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