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久者飞必高 ST大集喜迎“天团”战投

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自2021年冬,海南高院裁定批准了供销大集的重整计划并终止了重整程序以来,奉行“先重整,后引战”的ST大集(000564.SZ)熬过了被市场质疑的战投疑云,熬过了多次面退危机的寒冬,终于迎来了春天。

今年伊始,ST大集披露《关于与产业投资人签订投资协议的公告》。根据公告,公司与新供销基金的关联方中国供销商贸流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合农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合联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供销大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协议》,供销商贸、中合农信、中合联作为产业投资人以现金13亿元合计购买26亿股转增股票,并由产业投资人牵头引入财务投资人。

3月7日,ST大集发布《关于引进投资人进展的公告》称,公司收到产业投资人剩余投资款7.8亿元,产业投资人全部13亿元投资款项已支付完毕。紧接着,3月18日,公司再次发布《关于与财务投资人签订投资协议的公告》,公司将引入多家中信资产、重庆信托、河南资产等背景深厚、实力强劲的全国性、省市级资本平台,组成的超高规格财务投资人重磅机构“加仓”注入近20亿元资金助力上市公司发展。

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公告,最终均指向一个令所有关注ST大集的投资者最为期待的消息,即历时两年多的ST大集引战工作最终尘埃落定,公司正式被纳入“供销”体系麾下。

“投资者要的是信心和预期!”在市场人士看来,供销系本次“加仓”并引入多家重磅财务投资人进驻,不仅注入资金“活水”激活发展动能,也是后续实施资本运作的明显伏笔。

新面孔:引入重磅财务投资者,资本运作留伏笔

从最早的民生百货到供销大集,成立逾一甲子、股票上市三十年的供销大集,走到了涅槃重生的十字路口。

作为曾经海航系零售板块的上市主体,ST大集的战投引入事项备受关注。

熟悉ST大集的投资者都知道,2016年供销系与海航系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业绩补偿事项能否妥善解决,一直是其顺利引入战投的关键。该事项于去年年尾最终“靴子落地”,根据公告,新合作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2020年的业绩补偿由海航商控及其一致行动人承担,即ST大集将向海航商控及相关方申报业绩承诺补偿债权约525,831.27万元。

根据公告披露,ST大集第一批财务投资者将补血近20亿元。其中财务投资者星光熠熠,包括中信资产、重庆信托、河南资产等多家投资机构,可谓资产管理界的超级天团。其中,中信为中央直属企业,是我国头部的金控集团;河南资产作为省级设立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多次积极服务重大战略项目,助力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国企改革、助推产业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ST大集用于引进投资人的重整转增股份总共约53.18亿股,引入产业投资人共认购26亿股股份,引入第一批财务投资人共认购18亿股股份,后续将视ST大集经营所需及届时市场行情,产业投资人牵头组织第二批财务投资人,在2024年9月30日前,购买剩余转增股票,也就是说仍有9.18亿股所对应的现金待注入。

“整个战投阵营很豪华,财务投资机构显然不是‘活雷锋’,他们肯定对ST大集进行了充分研判和筹划,未来很可能会有资产注入的动作。”市场人士表示。

新气象:持续改善财务状况,彻底摆脱退市险境

战投事项的落地,尤其是产业与财务投资人的协同,表明了供销系积极扶持上市公司的态度,给苦苦期盼的市场投资者吃下一颗定心丸。

作为海航集团首批进入重整的三家上市公司,“先重整,后引战”的ST大集一直被拿来和相对早先完成重整的海航控股(600221.SH)和海南机场(600515.SH)作对比。海航原航空板块引进的战投是民企巨头辽宁方大集团,机场板块引进的是海南地方国资投资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为此,一度在退市边缘的ST大集,可谓“伏久者,飞必高”,战投的背景和资源都有了量级的突破。

从主营业务看,ST大集作为大型全国性商品流通服务企业,业务范围涵盖了百货购物中心、商超连锁、商贸地产及供应链创新业务。其中,百货购物中心是ST大集的发家之本,其前身西安民生百货在零售业上深耕已久。另一方面,海航系注入的商超连锁业务,成为公司进军新零售、下沉三四线城市的重要举措。基于百货购物中心,ST大集开辟了商贸地产业务,专注于国内城市经济带产业物业运营,打造以“商贸物流+综合配套”为主要业态的“商贸物流园”和“大集茂”;基于百货中心+商超连锁的零售布局,ST大集还开启了数字化转型,涉足供应链创新业务,发展“超集好国内商城”和“超集好跨境购”电商平台。

“从二级市场走势可以看出,前期由于ST大集引战的战线过长前景不清晰,而且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公司股价已在1元档位徘徊多时,长期被‘面退’的阴影所笼罩。”私募人士认为,随着目前战略投资者真金白银的进驻,将大幅扭转市场悲观预期。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4日《关于与产业投资人签订投资协议的公告》披露以来,截至目前ST大集股价已实现涨幅超过28%,累计涨停13天,跑赢大盘27天。

新定位: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

随着引战事项落地,供销系坐稳了实控人的位置。

ST大集2021年底完成重整工作。按照《重整计划》,有财产担保债权将由担保人或建设工程所有权人留债清偿,留债期限10年。以2022年为第一年,自第二年起按约定比例逐年还本。每年按照未偿还本金的金额付息。

“显然,尽管完成了重整,目前ST大集的财务状况并不佳。有了近33亿元注资,可以改善财务状况,给后续的发展与运作铺路。”有投行人士指出。

从积极的视角看,自ST大集完成重整后,坚持一手抓历史遗留问题,一手抓主营业务变革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次顺利落实战投协议相关内容,有望正式踏上经营和价值“双提速”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供销系出资“加仓”领衔注资,坚定了其助力ST大集转型发展的决心,这从公司的最新定位可见端倪。

根据ST大集官方最新消息,3月19日,中国供销集团总经理葛书院带领旗下有关业务板块主要负责人一行前往海口,对ST大集总部及旗下望海国际广场进行实地调研。葛书院在座谈会上,对ST大集成为服务保障民生、繁荣城乡经济的“国家队”提出了诸多期许。曾被外界猜测有可能成为ST大集未来经营主导者的供销商贸董事长朱延东表示,供销大集2024年将全面强化“实体运营+资本运作”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围绕精益、提质、创新、融合、搞活的年度工作主线,重点发展商业运营、商贸物流和商品贸易三大方向主导业务。

对比此前公告中,ST大集对于未来定位的表述来看,供销系如今显然已围绕“成为全国领先的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这一战略目标,对ST大集的总体规划做出了更加详细的拆解。这也意味着,双方在“牵手”成功后,有望短时间内在业务协同方面为大家带来更多惊喜。

“有改变,就有预期,也就有了信心!”一位ST大集股东说。

追溯历史,笔者发现,自1994年1月ST大集的前身西安民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以来,基本上每隔10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较大的转折。2003年,海航集团从西安市财政局收购了西安民生控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2014年,中国供销集团与海航集团在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及附属协议,两年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海航集团共同推动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后公司更名为供销大集,并由区域传统零售企业向中国城乡商品流通综合服务运营商转型发展;站在2024年又一新阶段的开端之上,涅槃后的ST大集在下一个十年将取得什么样的新成效、新突破,笔者也十分期待。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