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植印度取代中国 美国太乐观

(图/美联社)

最近印度自信心爆棚,不仅成功登陆月球南极,美国企业如特斯拉、苹果、高通、美光、戴尔…等顶尖科技公司也纷纷表态将扩大投资。投资机构对印度的未来也充满信心,美国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不久前即在「印度投资者峰会」上表示,目前围绕印度的乐观情绪是「完全有道理的」;虽然这「道理」是什么讲的并不清楚,但呼吁投资者投资印度的期盼却非常明显。

美国对印度的兴趣要从「美中竞争」角度才能理解。当前美国对中国的竞争策略,类似1980年代后期对日本经济的打击。日本「消失的30年」,并不是来自「广场协定」迫使日币升值,那只是制造资产泡沫,日圆升值愈多、泡沫愈大,破裂时的伤害也愈深。也不是企业与家庭负债太高,以致收入优先还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那是经济重创的结果,不是原因。

美国透过「撤出日本」策略,也就是产业空洞化,使日本经济停滞30年。现在打击中国经济也是同样一套。美国以国家安全限制企业投资中国,以避免地缘政治风险,鼓励企业离开大陆。

美国不仅要求自己企业,还策动盟邦包括台企将产业链「撤出中国」。同时以高关税、绿色减碳、安全供应链或减少依赖…等理由打压中国产品销往美国与盟邦,让中国出口企业也不得不外移洗产地。

不过中国并没有像日本当年一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国应对之策是「产业升级」与「国产化替代」。只要产业能向更高科技层次发展,就可创造新的工作机会。例如比亚迪电动车卖得好,今年将招聘3万名应届毕业工程师。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大卖,国产化供应链将扩充生产线,接收美企撤出中国后解聘的技术工人。

印度在这场竞争中的角色,就是美国推动企业「撤离中国」后的目的国。这是一剑双刃,一面打击中国,另一面则扶持印度。因而对印度感兴趣的多是美国公司,欧洲企业去的并不多。国际贸易经验丰富的欧企清楚印度的条件并不像美国说得那么好。

印度目前的产业政策,欢迎资本密集的高科技产业,甚至只限欧美而排斥中国企业,却没有劳动密集产业的过渡。这一步,是否跨得太大了些?

印度的优势,是每年增加数百万的年轻劳动力,即所谓的「人口红利」。但如果缺乏工作机会,劳动力无法转换成生产力。印度现在需要的是制造服装、鞋类、玩具…等需要大量劳工的传统工厂,或扭螺丝组装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线;而不是自动化或使用机器人的高科技晶圆厂。

这是为何不看好印度能取代中国大陆的理由。印度产业政策跨度太大,试图一步就跨进高科技国家之林。用中国成语形容,就是好高骛远或揠苗助长。

印度应投入更多资源在基础建设、教育与医疗上,而不是补贴高科技企业。而且应鼓励中国传产公司投资。中国传产公司有订单与技术,缺厂房与工人。印度本土企业与中国公司互补,能扩大劳动参与率,将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阻挡中企投资无伤中国公司,他们仍可投资越南、土耳其或墨西哥;却伤害缺乏订单与技术的印度企业,让庞大劳动力仍然留在农村,或从事都市低端的劳力活动。

即便高科技企业发展得很成功,印度大都市也将出现一小块高度现代化的精华区,其它则是另一个世界的贫民窟。社会那么泾渭分明的区隔不是好事。大批缺乏工作机会的年轻劳动力到底是「人口红利」,还是在贫穷线下挣扎可能受激化的「人口灾难」?值得深思。(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