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中国创业台人没优势?25岁被创投相中的她建议「做这行」
彭少仪,22岁放弃百万年薪,2014年赴北京,隔年自创大陆办公室茶品牌「山茗主义」,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社群上推广,让台湾茶受到当地创投肯定,投资50万元人民币,最高月营收曾破百万元新台币。
不过,随着大陆创投风气大减,产品竞争越趋激烈,山茗主义的营收并未再向上攀升,于是,她一边经营线上生意,一边回到熟悉的台湾转型实体,希望将台湾经验复制到大陆店,一路走来,她有些创业心得想跟大家分享。
彭少仪回忆,2014年到2015年是中国创业浪潮,最空前绝后的时代。
「尤其北京中关村,吸纳了各地的资金、资源与目光」,根据2015年12月中关村创业大街官网即时动态资料显示,当时起算的近2年,创业大街已为超过20个台湾创业专案提供免费的指导、孵化、投融资等服务,当中,两岸创业青年互动50多次;线下互动3,000到4,000人次。
「有一条创业大街,像车库咖啡等等的店,点一杯咖啡就可坐上一整天,享用一天免费的开放式办公环境,当时,天天都有各种各样官员,以及各国面孔来考察,一个月一变,但随着创投缩手,这里就一路衰败下来。」彭少仪说。
台湾年轻人想赴陆创业,时机已经完全不同。彭少仪直言:「当年我说我是台湾热血追梦的年轻人,还有人愿意理我,但现在投资人已经听腻、听烂,不觉得有什么特别,自然难吸引资金,」没有经验的人,天生会少一项东西,「就是缺乏管理经验,只能边做边应对,但这样会死得很快。」
彭少仪甚至说:「做什么都好,就是不要做消费品!」比如开个实体小店,不够独特,就会被高租金压垮,「现在来大陆创业,要做有壁垒的才有竞争力,比如我正在做的区块链技术,趁才刚起步,十分适合台湾人赴陆新创相关技术行业,一来可应用的市场大,二来融资的机会也大。」
更多镜周刊报导【大陆创业】这台湾女孩有Guts 向对岸创投谈入股【大陆创业】翘课、打架样样来的野丫头 因这件事考上台大【大陆创业】22岁的她弃百万年薪 改行做这事…【大陆创业】跑遍大陆数个城市后 为何她回台开实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