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方式三大区别 中共不步苏联后尘
房宁是中国大陆知名政治学者,曾任中国社科院政治所所长,两度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的讲师,为中共高官上课。(本报资料照片)
房宁是中国大陆知名政治学者,曾任中国社科院政治所所长,两度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的讲师,为中共高官上课。
苏联解体30周年,对当年同为共产党阵营的中共是一大震撼,也一直以苏共垮台为借鉴。房宁近日接受多维新闻专访指出,过去盛行的经济失败论、苏共腐败论等,都不能完全解释,政治继承问题才是关键。比较中共与苏共推动改革的路径,他认为向前看或向后看、两点论或单向度、摸石头过河或一揽子计划,是三个重大区别。
过去坊间或学界看苏联解体,有经济失败论、苏共腐败论、上层革命等三大流行归因。房宁认为这三种解释尚不足以解释,如果说是经济问题,但苏联并不存在普遍贫困,也不是被人民起义推翻,没有上演官逼民反;若是腐败问题,但贪腐主要条件,需在市场经济下的公共权力和私人资本的利益交换,苏联当时也没这个问题。上层革命则带有理论假设,缺乏论证支持,甚至有点阴谋论,且上述三个流行解释,皆带有宿命论,存在从结果倒推的逻辑。
房宁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苏联的政治继承出了大问题,因为从列宁逝世后的几次政治交接,在近70年里都没有解决好。譬如史达林接列宁时,上演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大清洗,是在腥风血雨中上演权力交接。
史达林去世后的第二次政治继承,由赫鲁雪夫胜出,过程同样斗争激烈,虽无大规模血腥屠杀,但一些前朝重要部门的首脑仍难逃一死。轮到赫鲁雪夫要交接时,则因被指专断独行,被迫辞职,之后开启长达18年的布里兹涅夫时期。
布里兹涅夫时期苏联走向老人政治,看似暂时归避继承风险,实则累积更大隐忧。尤其从1982年到1985年间,苏联在3年内先后有3位高龄领导人相继去世,这在世界政治史上相当罕见,也让苏联决定派年轻的戈巴契夫接班。
房宁指出,戈巴契夫属于无经验、无能力、无团队的「三无」领导人,但却选择用否定前领导人的方式来树立威望,甚至把国家发展停滞的原因,归结给苏共的领导,最终走向解体。
比较中共与苏共改革,房宁认为有三大区别,一是「向前看或向后看」,邓小平实事求是向前看,确立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戈巴契夫向后看,否定前人,挑起社会混乱动荡,最终把国家葬送。
二是「两点论或单向度」,中共改革开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内容包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共产党领导等。房宁说,这形同为改革预设「负面清单」,提早做风险防控,而戈巴契夫单向度的改革,就变得「有去无回」。
三是「摸石头过河或一揽子计划」,中共采取摸着石头过河,从问题出发,苏联则是「顶层设计」,从理论到实践推动一揽子方案,一旦失误就全盘皆输,连纠正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