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老人”高尚全逝世,曾仗义执言“拯救”华为
6月27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发布讣告,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高尚全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6月27日下午三点零二分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九十二岁。
高尚全出生在上海嘉定的乡村。初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圣约翰大学附属高中,高中念完,他被圣约翰大学经济系和复旦大学海洋系同时录取,他选择了前者。
(1954年高尚全在北京颐和园留影)
大学毕业后,高尚全到了东北,被分配在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机械工业局工作;7个月后,各大经济区撤销,又调到了位于上海的第一机械工业部。
比如,1956年夏天,上海的天气特别热。那时还没有空调,为了不影响生产,有家企业想买个鼓风机,就打报告申请。芝麻大的事儿,竟要经过7个部门的层层审批。等申请批下来,夏天早已经过去了。
高尚全在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了当时的细节。
“我给人民日报写了篇文章,题目就叫《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权》,发表的时候还配一幅漫画《“必要”的手续》。大意是说,如果企业自主权过小,中央主管机关集权过多过细,不仅会限制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给国家造成很大的人力、财力浪费,助长官僚主义。”
他说,文章发布之后,有一次自己随同汪道涵(时任一机部副部长)出差沈阳,早晨散步时汪道涵对他说:“小高,刚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你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听得出,他是比较赞赏的。
先后参加了6次中央经济文件的起草
从1982年起,高尚全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从事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设计和有关领导工作。
香港回归,是高尚全主持了特区筹委会经济小组工作。步入新世纪,他又是最早提出政府治理改革的学者之一。
公开报道显示,高尚全在从事改革理论研究与决策的20多年间,尤其关注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市场经济等问题,他是我国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流经济学家之一。
(高尚全的部分著作)
高尚全先后参加了6次中央经济文件的起草工作:
一次是十五大报告,两次是中央关于五年计划的建议,三次是三个三中全会的决定,即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前,他又两次向中央提出建议,都涉及改革的核心议题。
他使“商品经济”写进中央文件,堪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推手。
仗义执言“拯救”华为
据报道,高尚全还曾仗义执言“拯救”华为。
1997年,高尚全在参加中共十五大报告起草时,有人给中央写信“举报”华为科技公司,说它姓“资”不姓“社”。
理由是:华为国家没有投资,是非公有制企业,又搞了职工持股,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调研的结果令他很兴奋。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以2.1万元起步,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企业却给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税收和财富,解决了十几万人的就业,职工也分享到了发展的成果。这样的企业,应该是改革的典型啊!怎么不姓“社”呢?高尚全认为,它恰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后来,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新型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其中就有来自华为的启示。
2014年11月,任正非带着人特意找到高尚全,他说:“你做了好事为什么不说?”
高尚全说:“我不是为你一个企业,人家说你姓’资’,我说这是姓’社’,我用不着跟你说,我也不图什么。”任正非说:“那你一定要再来华为看看。”
在2018年,高尚全曾撰文说,作为一名已经耄耋之年的改革者,我内心十分清楚,这40年的光阴并无一丝浪费,改革的岁月从来只争朝夕。
“像我国这样担负着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落后的农业经济体到现代工业经济体的双重转型任务的改革前无古人、世所罕见。在这样巨大的挑战面前,我们要克服保守的思想禁锢,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去开创、确立新的体制。”
他写道,“我已经88岁了,为什么仍然要朝九晚五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就是希望能够帮助新时代的改革开拓者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有更多的方法可以适用”。
他说,改革是我这一生的追求,也是我这一生的牵挂。
校对 | 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