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篇/辅大物理系友导师:做副总裁不如做哥哥姊姊!
记者卢映慈/采访报导
辅大物理系创立50年,系友遍布各行各业,但这些佼佼者却愿意无薪、花时间力气、提供自己的知识或是人脉,带领学弟妹们「成长」,俨然成为大哥哥大姊姊;从半导体产业退休的刘滨说,「那时候,一个学弟问我,学长你做到VP(副总),觉得够了吗?我当下才突然惊醒。」
星期四的下午,在暴雨中抵达辅大,系主任项维巍热情出来迎接,沿路上不断听到「老师好」的招呼声,可以感觉平日的师生关系很好;进到会议室里,几位系友、学生环绕而坐,看起来十分大阵仗,但笑声打破了一切的拘谨,「欢迎来到辅大物理系!」
刚从2016年开始推动「系友导师」制度的物理系,目前有10位以上的导师,固定周末到辅大、或其他约定的地点跟学生一起聚会,项维巍说,「他们都是没有薪水、做志工的,甚至还有人从新竹来回」;但这些在事业上都有一定成就的人,为什么愿意花这么多力气、时间成本付出?他们的答案都是「为了学弟妹」。
▲辅大物理系主任项维巍(左)、系友刘滨。
当时协助推动系友会正式立案的刘滨浅浅一笑,「我已经退休啦!时间很多!」过来跟学弟妹们聚会对他而言不算什么牺牲,也让自己能带回新的东西;能为系上付出点心力,也不枉当时那句「做到副总,够了吗?」
刘滨说,那句「副总裁」的问话对他影响很大,那时候才开始思考,要怎么样才能让学弟妹拥有更多工具?后来想到在Motorola工作的经验,那边对新进人员的培训很特别,3、4个月就可以选择换部门,就是要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对大学生也是很好的方式,「所以就投入下去了。」
在显示产业推动办公室担任顾问的陈熊光讲话速度不快,感觉每句都深思熟虑,但提到物理系也忍不住露出灿烂的笑容。辅大物理系是最早提倡光电科技的系所之一,他说,「我们系是很优秀的,光电在产业界也很重要,要发扬光大」;因为这样,聚会时他总是精神抖擞,「学生自己很认真,会做简报来问,我就从中发现他们不懂、有问题的地方。」
▲辅大物理前系主任刘建楠(左)、系友中研院研究技师张七凤(中)、显示产业推动办公室顾问陈熊光。
对于时间怎么安排,陈熊光也不假思索的回答「都排在星期六,不会卡时间,其实就是看愿不愿意而已」,学习到这样自动自发的精神,每次的简报,都是学生主动制作,「我觉得这样很好,我很快可以了解他们问题在哪,自己过滤资料后更能catch重点,自然比别人都强,也节省不少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啊!」
不过系友导师刚开始推动时,在学生心中就只是「励志演讲的扩大版」,大四的李岳峰说,因为自己对商业比较有兴趣,也有辅金融与国际企业学系,所以是看到系友导师中有「商业相关」才报名的,「但是真的很值得、不后悔,回去也马上推荐同学参加。」
李岳峰说,自己以前也是很迷惘,但是系友导师「是自己未来的投影」,跟一般的演讲那种短期激励的做法不同,提供了实务体验;「我觉得大学生的迷惘可以分成2种,一个是有方向、没有资源跟实务经验,一个是连方向都没有」,系友导师正是提供选择资源的地方。
「那是一种……像哥哥姊姊的感觉,跟爸爸妈妈不太一样」,李岳峰笑说,因为看到的是自己未来的可能性,更愿意去接触,像是想做半导体,但除了研究之外,很难知道内部运作、制程跟商业的方式,系友导师提供的是可以真实运用的;「很多人不敢跨第一步,但其实真的很有用。」
大三的陈进说,他觉得先了解业界需要什么、公司缺什么,才能了解自己缺什么,这时候再选择进修就能对症下药,「学校的老师给我们学术知识,企业给我们最新现况」。李岳峰也说,有学长从美国回来回馈,觉得系上变得很有向心力,非常感动,「我们也很感动,终于有资源往外走。」
不过对于内向的人,这种「向外学习」的要求,会不会是一种限制?中研院研究技师张七凤笑说,「愿意出门参加活动就是一种动力,内向不是问题。」有的人只是需要一点时间进入状况,像她带领学生参观中研院时,看到大家讨论的热络,自然能带动原本比较害羞的人一起加入。
学界的单纯让张七凤散发着青春气息,「学姊」二字叫得并不害羞,同样的,中研院的研究员们也都用这样亲切的角度看待学生每次参访,都可以一路聊到晚上;「大学生本来就该鼓励他们多方尝试,我虽然属于学术界,但生命科学需要跨领域的能力,比起让学生深入研究同一个领域,倒不如启发他们的兴趣,尝试的过程也会累积学习经验,回头再看就会发现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