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被中基协撤销私募管理人资格,新毅资产又因这事吃监管函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赵云

私募行业的监管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7月9日,北京证监局下发了两则监管函,其中新毅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因向投资者承诺保本保收益被出具警示函。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刚被中基协撤销了私募管理人登记资格,而公司旗下的合计13只产品已经清算,包括8只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

水木联合(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则因为存在侵占、挪用基金财产的行为而被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

新毅资产因承诺保本保收益被出具警示函

今年以来,无论是私募机构被注销的数量,还是中基协的罚单数量,都超过了去年,印证了私募行业在严监管的背景下加速出清。

7月9日,北京证监局下发了两则监管函,其中一则关于新毅资产,引起了记者注意。

据查,新毅资产存在多起违规事件,首先是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其次是未能勤勉尽责,审慎履职,全面了解投资者情况,科学有效评估,提出明确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合的投资者。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决定对新毅资产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

中基协的信息显示,今年6月28日,新毅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私募管理人资格就已被协会注销。从公司备案信息来看,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宋笑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是樊奕。股权结构方面,新毅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99.17%的股权,新元君恒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持有0.83%的股权。

新毅资产在注销时已清算产品合计13只,其中包括嘉兴新毅源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内的8只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另外注销时未在系统提交清算的产品合计7只,包括毅德元十六号私募投资基金在内的5只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

天眼查信息显示,新毅资产可谓官司缠身,公司的司法案件22件,其中72.7%的案件是作为被告,13.6%的涉案案由是合同纠纷。公司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公司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

另一机构因侵占、挪用基金财产被监管

7月9日,北京证监局还下发了对水木联合(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经查,水木联合(北京)投资存在侵占、挪用基金财产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中基协备案信息显示,水木联合(北京)投资的管理规模0-5亿元,员工人数8人。

实际上在7月1日,北京证监局还发布过一则行政监管措施决定。据悉,陈永进于2017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水木联合(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期间,存在侵占、挪用公司所管理的私募基金财产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

无独有偶,7月以来,还有不少私募机构收到监管函。

7月9日,四川证监局下发了对成都中铁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公司在开展私募投资基金业务过程中,首先是与关联方共用办公场所,合规风控负责人由关联方员工代为履职,未建立健全关联交易管理和从业人员投资申报、登记、审查、处置等管理制度,反映出公司未充分履行谨慎勤勉义务。其次是未对基金产品进行风险评级。第三是未按规定更新从业人员信息。

浙江证监局近日下发关于对华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华侨基金在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中存在以下行为,首先是未谨慎勤勉履行管理人职责,管理的部分基金未获取投资者的收入或资产证明,备案信息不真实、不准确。其次是将固有财产混同基金财产从事投资活动。第三是部分基金未按基金合同约定如实向投资者披露信息。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公司被出具警示函。

对此有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私募行业经过高速发展之后,随着监管日渐趋严,如今进入淘汰赛阶段,行业的出清必然加速。自去年以来,私募行业的出清在加速,尤其是2023年开年,1440多家私募被集体注销,除了被协会注销外,还有不少私募及高管还被处以警告、公开谴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