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倒下,下一个“高合”会是谁?
曾在销量上多次击败保时捷,以创新设计和高昂售价为人所知的造车新势力高合汽车,终于还是倒下了。
停工停产、裁员降薪、商场撤店、拖欠供应商货款等等,只要是符合破产前兆的迹象,都一一在高合汽车出现。虽然官方尚未对此作出回应,但其实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已经在心里默默判了高合汽车“死刑”。
高合,为何会失败?
高合汽车的失败,由很多因素导致。
网上有很多人说是因为资金链断裂从而引起高合的全线崩盘,如果去年沙特阿拉伯56亿美元投资成功落实后,高合或许将是另一番模样。这种理由我其实不敢苟同,即便是中东大佬的投资到位,大概率只能延缓了高合消亡的进程,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投入,估计投资方也是看到这笔钱无法解决高合存在的问题才终止合作。
其实烧光钱后依旧没有树起足够的品牌价值,导致不被资本方青睐是“果”的体现,而“因”,则是高合自身在品牌定位、产品规划、技术研发等多维层面错误的判断和认知。
首先就是在品牌定位层面,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高合汽车,将起点放在比BBA还高一级的高端豪华市场,并一度成为国内“最贵”的造车新势力。这种品牌定位虽然避开了和蔚小理等同期造车新势力在主流电动车市场的碰撞,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品牌底蕴和故事,在面对BBA、保时捷等老牌豪华品牌时,很难在品牌层面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
另外虽然品牌定位高端,但高合似乎对高端的概念认知有偏差,或者说是对普通用户对高端车型的期待有一定出入。旗下车型无论是在智能座舱、智驾辅助,还是驾控体验、性能提速等方面,都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唯一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花哨的开门方式了,用别出心裁的开门姿势当卖点,来彰显车主的尊贵感,也难怪被网友称为是“门厂”“有钱人的大玩具”。
没有品牌故事和核心技术的品牌护城河,注定了高合的高端路线充满坎坷,虽然早期可以通过花哨设计等手段刺激销量,但由于缺乏持续性,很难持久。首款车型HiPhi X刚开始可以以“六扇门”的创新设计吸引消费者买单,但新鲜感一过,销量就跌至谷底。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高合初期可能也想像特斯拉那样,打造高端品牌形象,凸显造车势力,然后在售价上逐步下探。这种玩法蔚来也借鉴过,确实起到不错的效果。然而高合这样照葫芦画瓢,却明显行不通,且不说HiPhi X没啥核心技术亮点,仅在时间节点上来看,市场也不会给高合留下足够的时间沉淀。
于是就出现高合在高端市场混不下去的局面,HiPhi Z即便让出大幅优惠依旧无人问津。而寄予厚望的HiPhi Y也由于缺乏品牌价值,和同级竞品相比缺乏亮点等因素,未能承担起走量的使命。从销量数据上看,高合目前在售的三款车型1月份累计交付量仅为232辆,惨不忍睹。
新能源汽车市场过快的发展速度和惨烈的内卷竞争模式,正在加速清扫那些末端挣扎供血研发能力不足的边缘化车企出局。去年有两家造车新势力退场,今年春节刚过高合就率先挺不住,按照这种趋势下去,可以预测今年必然还会涌现出下一个或者下下个“高合”。
高合之后,谁是下一个?
这种淘汰速度让人不禁想到之前的手机市场,根据 Counterpoint 的统计,2017 年全世界的手机品牌在720家左右,而截止到2023年只剩下250家,其中还包含很多硬撑着半嗝屁的品牌。而在全球最卷、竞争最激烈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本就没有求稳的选项,要么赢要么输。余承东在去年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曾表示:“到了2030年,中国汽车的主要玩家数量会小于5家。”
汽车市场马太效应的加剧,让末位淘汰制变得更加粗暴直接。相比家大业大根基雄厚的传统车企,半道上车的造车新势力所处的环境显然要更加危险些。那么在大家熟知的蔚小理、哪吒零跑这几家新势力车企中,谁最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高合”呢?
理想现阶段可以说是最“安全”的存在,凭借着精准的家用车市场定位和无续航焦虑的增程式在30万级SUV市场站稳脚步,旗下车型通过最大化车型共用来压缩研发成本,并以细微配置差异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用车需求,从而在可控成本的情况下实现销量和毛利双丰收,并且为应对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还将推出售价更为亲民的走量车型L6和纯电MPV MEGA,通过更加丰富的产品矩阵,扩大品牌受众面,强化市场认同感。
蔚来和小鹏虽然在销量和盈利方面比不过理想,但它们都具备出色的品牌护城河。蔚来优于同级的服务理念,以及斥巨资打造的换电体系,在市场都属于比较独特的存在,尤其是已初具规模的换电体系,已经获得长安、吉利的支持,在减轻财务压力的同时,也让很多资本对蔚来换电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浓厚兴趣,比如中东土豪战略投资的79亿“强援”,足够烧很长一段时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蔚来子品牌阿尔卑斯或将在今年10月份推出首款车型,主攻家用经济型市场,届时或将成为蔚来新的销量增点。
傍上大众的小鹏汽车,如今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在最近的一年里,XNGP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能力可用范围跃进至覆盖243城,高阶智驾开放城市数量行业第一。智驾具备同级领先水准的同时,旗下产品也主打高性价比特性,比如在去年大放异彩的小鹏G6,就以高配置高智能等特性赢得众多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虽然小鹏公司内部变动频繁,但这种改变从长远来看其实是有益的。
而销量基本盘主要在20万元以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哪吒和零跑,虽然在第一时间跟进了比亚迪领衔的价格战,但依旧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哪吒还好一些,刚融资的70亿元还可以稍作喘息,并且旗下产品在市场的认可度也比较高一些。
相比之下,总裁离职带来管理层动荡的零跑汽车,其处境就显得十分危险。插混车型的集体售价下探,使得零跑T03(参数丨图片)的生存空间急剧收缩,售价相当的情况下买纯电还是混动,答案一目了然。而增程+纯电并售的零跑C11,其性价比也大概率会受到这轮价格战的波及,并且随着20万以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零跑的市场处境也将会更加危急。
一旦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公司内部没能拧成一根绳,那么大概率会沦为时代的眼泪。
资本造车时代的终结
传统车企全面发力新能源赛道,不仅改变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加速了优胜劣汰的节奏,同时也推动了零散资本造车时代的消亡——当年那个只要会讲PPT,就能靠着国家补贴和资本参与到造车队列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其实“全民造车”的资本造车时代,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好的印象,骗补烧光80亿造不出一辆车,资源整合拼装品质无法得到保障,机械素质安全性一言难尽,售后维修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等等,和传统车企相比,资本造车确实在造车底蕴、工艺技术以及服务渠道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但我们不能就此全盘否定资本造车,而是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比如具备互联网思维的资本造车在创新性和用户体验度方面,就有很多地方都值得传统车企的学习和借鉴。比如理想汽车围绕家庭出行的造车理念,满足了人们追求高品质的舒适出行需求;蔚来细致入微的服务理念,让人们可以享受到宾至如归的体验等等,而有别于传统4S店的直营店和线上购车模式,还能让人们的购车体验得到全新的升级。
回顾汽车发展史,我们总能看到很多曾惊艳众人但最后却泯灭于时代长河的存在,而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汽车电气化转型交叉口上,必然会有更多的车企带着遗憾离开桌牌,尤其是竞争趋于白热化的2024年,高合绝对不是最后一家。希望仍在前行的造车新势力们,能够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如果真到了非走不可的时刻,最好能体面的离场,给自己,给曾为之奋斗的事业划上一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