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核废料最终处置 芬兰花50年赢得民众信任确定地点
芬兰从1970年代开始研究核废料处置问题,历时半世纪。位于芬兰西部奥尔基洛托岛(Olkiluoto)的最终处置场安克罗(Onkalo),于2004年动工,明年启动后,将是世界上首座高阶核废料处置场。
目前核能发电所产生的废料处理一般是先以循环海水冷却,然后采混凝土封存干式贮存,搭配长期监测,确保安全。干式贮存的年限大约一、两百年,而高阶核废料部分核种的半衰期可达数万年以上,因此无法完全解决核废料问题。
芬兰安克罗处理场采用瑞典SKB公司研发的KBS-3技术,以多重障蔽方式,将用过核燃料先用铸铁包覆,再以纯铜包裹成胶囊状,防止核废料因为地壳运动毁坏或遭地下水腐蚀;之后再用澎润土包裹,防止地下水侵入,也作为地层运动的缓冲;最后再将这样的「胶囊」输送到地底430公尺深的处理站,打进储存洞中封存。
这些储存洞隧道的处置母岩,是超过18亿年的古老稳定花岗岩层,让安克罗高阶核废料处理场更加安全。
为了不把有害的核废料留给未来的世代,芬兰从1970年代开始采用核能发电时也展开研究,试图找出可以对高阶核废料最终处置的方法。
根据芬兰的法律规定,核废料的处理为核电公司的责任,核电公司也必须自行负担费用处置核废料。因此芬兰两间核电公司TVO(民营,持股60%)、Fortum(国营,持股40%)在1995年共同出资成立Posiva公司,专门研究如何安全且负责的处置用过的核燃料。
1980年代核电公司TVO开始选址时,采用从上而下、不开放民众参与的方法,遭到当地社群强烈抗议,后来改用与当地社群更多互动、让居民参与的方式后,才慢慢取得信任,进而得到当地社群许可,建造核废料处置场。
芬兰人对科技、专家、政府的信任足够,因此许可建造后,当地居民便将专业议题交付给专家与政府处理,对于核废料处置场也多持正面态度。
去年9月欧洲最大的核机组安克罗3号反应炉启用后,芬兰有40%的电力来自核能发电,虽然社会上对核电的质疑与疑虑没有消失,但核能无疑已成为芬兰重要的电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