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财政学的研究目的应当学以致用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到党的二十大全面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财政正在深入参与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这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职责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激发更多青年学者的创新活力,也成为新一代中国财政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财政学的收支不仅关系到百姓的福祉,也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不能有丝毫马虎,这是财政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实践中要立足于用,不断凸显其致用性质,这是研究的根本目的。”在首届中国财政学青年学者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对此解释。
相比其他学科,财政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高培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你是一名经济学家,那你不一定是财政学家。反过来说,如果你是一名财政学家,那么你肯定是一名经济学家。在经济学大家庭中,财政学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门致用之学。”
在他看来,学者做研究的最高目标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能够付诸实践。对于青年学者,高培勇有四方面的建议。
第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对于财政学领域的学者而言,所有的研究都要因问题而生,那么问题是什么?那就是需求。这意味着,财政的研究要以满足需求而展开,但这不是简单地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以需求为导向进行的探索。
第二是以调研为基础。学术研究是建立在充分而深入地调研基础之上,这里的调研不是指通过查阅统计年鉴找资料,也不是去查阅多少文献,而是强调实地去参与,只有充分的调研,青年学者才能从实践中获得对学术研究的感知能力,这是财政学研究的基础。
第三是以专注为核心。一个学者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那必须在这个领域能够长期蹲守,持续跟踪。对学者来说,当一件事情发生,他不仅需要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还要具备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有一定预测的能力。从时间维度看,这是一个非常长的历史区间,但这是财政学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
第四是做职业化产品。作为学者,无论是写论文还是编教材,这些成果都是职业化产品,而并非个人爱好,因此学者需要对从事的研究,以及发表的学科见解有高度的敬畏之心。
高培勇以消费券话题来举例说明,根据调研,自疫情以来市场上一直有人提议发放消费券,然而抛开发放消费券究竟有没有用的问题,单就中国基本国情看,中国现在面临的消费不足问题,依靠发放消费券是否就能解决呢?
高培勇认为,答案似乎并不肯定。“首先中国有14亿人口,假设每个人发放1000元的消费券,连续发放一个月,是不是能刺激消费?我觉得不一定。有人说可以延长发放时间,假设可以发放一年,粗略计算,中国14亿人口,那发放的消费券就超过了14万亿元,在当前的财政收入背景下,中国是否有这个财力空间去支持这一想法,也值得考虑。”
众所周知,我们的预算共有“四本账”。根据新《预算法》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并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那这四本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0.36万亿元,与此同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为26.06万亿元,以这样的规模去应对这14万亿元的消费券支出,国家是否允许呢?再进一步看,假设消费券正常发放了,那最后能不能刺激消费,也是一个问题。
此外,高培勇还表示,假设可以发放消费券,那这些消费券又通过什么渠道来发放同样值得关注。此前舆论对发放消费券的态度普遍欢迎,有些人还对此进行了投票,但作为财政专业学者,我们提出的建议应该更多体现职业化特色,否则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综合这些因素,对青年财政学者来说,对重大问题的研究首先要立足职业,努力成为行业专家,与此同时尽量不做非专家领域的事情,这是财政研究的一个基本底线。”高培勇说。
(编辑:孟庆伟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