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行政,要求全员博士!
博士,卷到行政岗了!
近期,江苏某高校发布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显示,为优化工作人员结构,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7名工作人员,其中15人为行政管理岗,2人为实验员。
本次招聘的17人,将纳入事业编管理,学历要求均为博士研究生。
图片来源:江苏省人社厅官网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涌入社会,就业市场要求也水涨船高。就业竞争之下,一些以前硕士学历为主的岗位,都变为招聘博士,不免引发舆论热议。
有网友表示,高校行政岗招聘博士,是否大材小用、造成学历浪费?也有人认为,当前博士就业难度加大,就业环境越来越卷。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完善,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越来越常见。与此同时,不少高学历者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面临着失业或者低聘就业的境遇。由于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高学历毕业生的“文凭”,出现了“通货膨胀”。
从凤毛麟角,到百万大军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博士招生规模从2011年的6.56万人,扩招到2022年突破13万人。同时,近几年,全国不少高校进行博士扩招,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双一流”高校招生名额均大幅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博士毕业生数量的爆炸式增长,越来越多博士毕业生走出校园,涌入社会的同时,博士生就业问题逐渐引起多方关注。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表示,博士教育规模扩张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很多没有学术兴趣的学生进入了博士生教育体系,这些学生在学术融入、学术参与等方面都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完成的博士论文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其次,博士生人数的扩张超过了学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很多博士必然没办法找到学术岗位的工作。
也有人把博士生群体整体就业难的“源头”,归结为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副校长唐晓青断然否定这种说法。她认为,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越多,整体国民素质才能越高。毕业生就业难属于结构性问题,表面的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
韩建集团原董事长田雄认为,社会各个领域和岗位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当代毕业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敢于自主创业,敢于进中小企业和其他新领域,要有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和勇气。
也有专家建议:“关键是要大力改革用人制度和转变择业观念。”
尽管人们观点不同,但博士们已经告别从前的“身份优越”,需直面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已毋庸置疑。
转变观念,“另类就业”
在传统的观念中,博士是本学科的“看守者”,获得了博士学位到高校任职,要么选择科研岗,要么选择教学岗。博士毕业生应聘行政的职位,听起来似乎有那么一丝“屈尊降贵”的意思。
据统计,早在2020年,全国高校的博士生在读人数为52.4万,包括2020年新入学的10万,但全国高校每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仅有3.5万左右,包括面向硕士和本科的辅导员岗位和其他行政后勤岗位。
按照这个状况,我国在读博士的“存量”用15年也消化不完;随着高校招收的职位要求越来越高,博士学历甚至只是起步要求,而面向硕士的职位与以前相比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入职高校,博士已经远远供大于求,“内卷”不可避免,还有大多数博士进不去。
另一方面,近几年,受到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对高水平人才需求的刺激,以及不断加剧的城市人才争夺战的影响,学术圈外的博士人才需求迅速扩大。
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博士走出学术圈,就业逐渐多元化。应聘行政岗,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根据《我国博士毕业生都去哪儿了?》一文对我国2015—2020年博士毕业生数据的调查结论,近20年来,我国博士生在学术系统就业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已有将近2成的博士毕业生在“非学术”市场就业(国有企业6.97%、民营企业5.00%、事业单位3.68%、行政单位3.45%)。在大部分企业和基层单位中,原有的博士毕业学历比例较低,对于博士的招聘非常重视,将博士毕业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
--基于2015-2020年博士毕业生数据的分析
近两年,从985博士扎堆出现在县城招聘名单,到“小村庄迎来'博士天团'”的故事火爆网络,再到“中学教师面试一半是博士”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博士毕业生们不再为“博士”头衔所限制和拖累,脚踏实地走进社会,走入基层,在传统观念外进行着“另类就职”。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宜宾学院视察时指出:“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大家要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人生没有设限,下沉也是向上的齿轮。放平心态,放下身姿,勇于踏出迈向职场的第一步,是所有高校毕业生都应具有的求职态度,对博士毕业生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