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巴楠花实验学校 跨区就读多

巴楠花实验中小学全校学生上春季小米播种祭土地课程。(林雅惠摄)

受到少子化冲击,学校人数不足将面临裁并校,不过位于高雄旗美偏乡的杉林区巴楠花实验中小学,人数不但未减,反而是当地国小人数最多的学校,学校生活化教育,启发学生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吸引不少家长跨区将孩子送进偏乡就读,成为偏乡最多元族群的学校。

巴楠花实验中小学是2009年经历莫拉克风灾的学校,2016年申请改制原住民族「布农多族」的实验学校,校名以「巴楠花(即台湾五节芒)」命名,体现学校韧性精神与多族群文化象征。

校长张新荣表示,学校课程以「土地及环境」体验及探索为学习路径,启发学生的好奇动力,另校园有约0.2公顷的小米田,让学生体验小米文化的四祭课程,及有跨科专题探究课程,引领孩子合作学习与学会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英文教学也让学生们用英文分享心灵。

张新荣表示,巴楠花实验中小学学生族群多元,原住民族学生有110人、大武垅族8人、闽南学生19人、客家族群8人及新住民学生8人,国小人数就有103人。

由于巴楠花教学的活泼及多元,吸引跨区域家长送孩子就读,包括美浓1位里长、美浓客家金曲作家、旗山常美冰店、内门金叶摸油汤办桌文化工作室及住高雄市区公务员等家庭。

来自高雄仁武区龚姓家长说,巴楠花实验中小学教学是以人本教育为主,着重孩子感知面,非死板板的知识性,比如学校带着学生去爬山,学生沿途走自己选择的路,不仅开创独立思考能力,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如同人生一样」,让孩子就读,是希望孩子走出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