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殯儀館使用長達42年 民代催促加速改造
高雄市立殡仪馆已使用42年,近年因死亡数增加,近期又逢鬼月到,不少遗体排队火化,民代要求加速改造。记者宋原彰/摄影
高雄市立第一殡仪馆使用长达42年,去年启动改造计划,预计分3期、9年进行,总经费约44亿元,可望在9月进行初步审查。民代指现在是「生不如死」的年代,高市殡仪馆改建计划要加速,并全面盘讨全市殡葬设施,殡葬需求不可忽视。
高市殡仪馆1970年原设于十全二路,1982年迁至复鼎金现址,去年市府启动改造计划,规画殡仪馆综合大楼、立体停车场866位、火化场18处、环保金炉6座、纳骨塔10万位,周遭辟建景观公园,预估2032年完工,但近年因死亡数增加,又逢农历鬼月到,火化遗体需排队。
高市议员黄绍庭说,前阵子有流感及登革热等疫情,很多慢性病长者因并发症死亡,造成一殡处理压力,现在是「生不如死」的年代,殡葬需求不可忽视,市殡改造要加速。议员郭建盟指市殡改造计划存在土地使用争议,市府依土地供给现实应务实裁量,包括放宽标准、辅导现有业者合法,鼓励业者数新设施,同时要求殡葬专区内土地比照工业区3年限期开发规定,才能加速改善。
议员汤咏瑜指出,受限于用地问题,市殡邻近的殡葬业多数不合法,因陋就简,交通也乱,非市民乐见,殡仪馆属于公益设施,未来改建应该好好规画,不能采用BOT。
「火花场吉日爆满问题由来已久,严重时要排队火化,丧家看了更悲伤。」一名殡葬业表示,高雄仅一殡及仁武二殡两处火化场,多数民众仍会选择到市殡火化遗体,若另寻土地增加火葬设施,恐会引起附近居民反感,市府应想出双赢办法。
大高雄葬仪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威廷说,不同于台北火化场是轮流换炉,高市每月第2、第4周的周一以岁修为由停炉,一个月约多出180具遗体排队等待火化,而台北殡仪馆已逐步改建,高雄市还停留在以前,「不把殡仪馆盖好,高雄市民人生最后一程走的没尊严」。
高市殡葬处长黄中中表示,市殡改建案预计9月邀集各单位代表召开殡审会,盼借由改建,一并处理多年的沉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