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写史考证 点出社会矛盾
胡雪岩故居,清末商贾第一豪宅。借着胡雪岩,高阳写出晚清诸多社会矛盾(本报资料照片)
高阳画像。(联经出版提供)
高阳是从小说家和史学家的视角研究红学。(联经出版提供)
《胡雪岩》是高阳小说最出名的系列之一。(联经出版提供)
高阳赠题九歌出版社发行人蔡文甫的作品。(文讯提供)
高阳,被誉为近代历史小说第一人,其代表作《胡雪岩》三部曲、《慈禧全传》、《红楼梦断》全集等,拥有遍及全球的华人读者,今年为其百岁冥诞,联经出版社发行人林载爵就指出,高阳的历史小说历久不衰,与其他历史小说作家的最大不同,在于他对历史文献的考证功夫,「他先是历史文献家,再是小说家」。在人物塑造、情节刻画之外,更可见详实的社会关系描写。
写出胡雪岩的「活」
林载爵指出,高阳最成名的作品《胡雪岩》系列、《慈禧全传》、《红楼梦断》,均是在历史文献研究上,下足了功夫,「为了《慈禧全传》他先在中央研究院的第四研究所图书馆,将清朝有关的档案资料都看遍,一般写历史小说的人,都不太做这样的功夫了。」也因为对史料研究扎实,高阳写历史人物,往往能提出新的见解,是以往的小说甚至历史学家所不曾有的新发现。
高阳的《胡雪岩》系列,长销百万册。写胡雪岩,在高阳之前不乏小说家或史学家,光绪29年即有笔名「大桥式羽」的作家写过小说《胡雪岩》,但把胡雪岩定位为铺张挥霍,穷奢极欲,且对民众刻薄。而在高阳笔下,胡雪岩眼光远大,办钱庄起家,但不局限于金融领域,做丝、茶生意,为农村的养蚕人寻原料的出路;开设胡庆余火口土药店,为贫苦民众施药,也以此为自己做广告。就人才、公关、风险意识而言,都具前卫创新性。
借着胡雪岩,高阳也写出晚清多种社会矛盾,也以胡雪岩对多种社会矛盾的态度来塑造胡雪岩,例如他反对太平天国,因此支持曾国藩、左宗棠等人镇压,但对太平天国的将士并不赶尽杀绝,失败后逃亡的太平天国将士在他的钱庄存款,他不但欢迎,而且保守秘密,利用他们的财富,作为自己的资金,高阳也借此写出胡雪岩的「活」。
写慈禧有高氏史观
林载爵指出:「以胡雪岩为例,高阳和其他人不同之处在于写出了政商关系,事实上是古今中外商人都会面对的政治关系这个问题。」虽然写的是晚清,但至今政商关系仍是企业家的重要课题,十九世纪的胡雪岩在政商关系间的若即若离,在廿一世纪初仍可奉为经商者的「宝典」。
写慈禧,高阳研究了大量晚清及慈禧史料后,既不同意晚清遗老的慈禧观,也不同意民国以后的慈禧观,形成他特有的史观。他认为慈禧果断工于心计,在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始终是胜利者;高阳认为慈禧知人善任,办事效率高,也并非一味惧外,屈辱求全。但高阳也指出慈禧是权力狂,中年后刚愎自用,信任非人。高阳以史实为根据,将《慈禧全传》写成晚清的现实主义历史。
从《灯火楼台》看清局势
研究红学,高阳是从小说家和史学家的视角,因此很重视考证曹雪芹的年龄,根据胡适、周汝昌、林语堂三人不同的意见,推估的曹雪芹年龄有五、六岁之差,而这五、六年却涉及曹家有一大变故:雍正五年抄家,翌年返居京师,当时曹雪芹若已十岁左右,才谈得上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对于一般以「色即是空」来概括《红楼梦》的主题,高阳也分析认为曹雪芹并未真正看破红尘,他的「空」仅是沧桑之感蜕变而来。
若要说最推荐当代读者看高阳的哪一部作品,林载爵表示:「《红顶商人》虽是胡雪岩系列中最顶盛的阶段,但个人最推荐的是《灯火楼台》。」他指出,从《灯火楼台》更能看到一个人在事业上的发展,有许多在能力之外的变数,「任何发展都和外部环境不脱关系」,既是提醒世人看清局势,也是揭示「也许很多时候看清局势仍不管用!」既要有为,也要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