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赛课《孔雀东南飞》夺魁,一线教师集体吐槽,刘兰芝要气活了
近日,在江苏省教育界的赛课活动中,一个高中教师讲的语文公开课夺魁,即获得了第一名,课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孔雀东南飞》。
这节课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被一线语文老师集体吐槽,大家觉得这节课逻辑混乱,而且脱离实际、华而不实,当然,也有老师极尽溢美之辞大力夸赞并推荐这节课,比如教研员。
在一个投票活动中,80%的人认为这节课很一般,得一等奖属于名不副实。
那么,这节课到底怎么样呢?我们可以通过这节课的三大环节来了解一下。
首先,老师提前布置了作业,让学生结合当代社会改写刘兰芝的命运,而且要用五言诗的形式。
这个前置作业似乎不合理。因为学生要改写,必须特别熟悉课文,吃透了人物关系,洞悉了主体思想,既然学生都如此熟悉课文了,这堂课还有什么意思呢?
而且,这个改写难度很大,《孔雀东南飞》篇幅较长,学生既要用五言诗,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就算是学霸,也要相当长的时间,这就给学生增加了高强度的课业负担,很不合理。
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三个同学的改写,还让其他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思路。整个过程显得很匆忙,犹如蜻蜓点水。
其次,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点评前面展示的三份改写作业,每个小组都要派代表点评。
同时,老师提供了两个点评思路,第一个是改写后的人物形象是否和原诗一致,第二个是刘兰芝的结局在现代社会到底会不会改变。
估计学生很难点评。
三份改写作业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捍卫爱情篇”“暂时分居篇”“个人独美篇”。要问改写后的人物形象是否和原诗一致,学生也只能回答“一致”或者“不一致”,不会有新的见地,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
至于刘兰芝的结局在现代会是什么样子,学生更难以回答。因为即便是在现在社会,千人千面,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所以老师还不如问“你希望刘兰芝怎么选择”,这样学生就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说不定可以启发或者激励学生。
接下来,第三个环节来了。
老师让学生以编辑的身份写一个编后语,并给出了三个思考方向。老师的用意很明显,希望学生学完此文后有感悟和收获。
说实话,学生将很难写。果不其然,学生只会把刘兰芝的命运归结为“封建礼教”,只会提出“反抗礼教”“活出自我”这样空洞的解决方案。而他们,说完公式化的答案后似乎没有什么真正的触动。
到此,这节课“圆满”结束。
看了江苏省课赛一等奖作品,有几点疑惑:
第一,改写任务视角为现代社会,那么作为汉代长篇叙事诗,它的价值将何以体现?这是不是把作品的时代文化内涵架空了?第二,刘兰芝品貌俱佳,为何得不到婆婆的喜欢?这点课堂上并没有具体分析。第三,刘兰芝身上有很多闪光点,老师为何没有讲解,也没有引导让学生思考?要知道,这才可能是真正对学生有启发意义的东西。
有人这样评价此课:三个环节架空文本细读,也远离了语文课堂正道,刘兰芝都要气活了!
还有人说,公开课不是个人表演课或者团体表演课,课堂不是剧场,学习不是演戏,真实的让每一位学生收益才是教育的本真。
我相信,很多老师平时不是这么上课的。就说《孔雀东南飞》,相信老师们会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情节的推进,还有形象化的语言、精妙的用语、修辞等等。
有些设置看起来很新颖漂亮,实则会破坏经典原有的美感。这样真的好吗?
大家怎么看?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