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李泽湘去爬山:深圳还能产生更多“大疆”吗?

11月15日至19日,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领域盛会“西丽湖论坛”在深圳举办。论坛开幕当天,有着“独角兽”学院之称的深圳科创学院宣布开启运营。

李泽湘,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资深”创业者,曾孵化出大疆等知名科创企业,因此获得“大疆教父”、“创业导师”的名头。

深圳还能“批量”产生出更多大疆吗?创业真能手把手教吗?专门教创业的学校靠谱吗?又有什么门道?学校又为何选择落户在深圳“留仙洞总部基地”呢?

带着这些问题,深圳卫视《大湾区会客厅》主持人何嘉琪对话李泽湘。李泽湘认为,创业“有学”,这也是他创办深圳科创学院的愿景,希望探索一套全新机制,筛选、帮助有科技创业潜力的人才。

沿深圳与惠州交界的“三水线”,是一条徒步爱好者望而生畏,却又极力希望突破的线路。从三杆笔到水祖坑,一路上连续较高难度且有名有姓的大山头约33个,无名高山75座,共计108座,累计爬高2700米左右,连绵约24公里,因此挑战“三水线”也被称为深圳徒步的“毕业之旅”。

这天凌晨5点刚过,深圳卫视《大湾区会客厅》主持人何嘉琪就驱车赶往位于坪山区水祖坑,在那里她将与这次的采访对象汇合,并首次尝试在爬山的同时进行采访。

这位特殊的爬山爱好者就是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

李泽湘不仅是大疆创始人汪滔的老师,从香港科技大学来到内地后,他还先后孵化出固高科技、李群自动化、云鲸智能等超过60家硬科技企业,让中国创造、中国智造扬名全球。

而跟着李泽湘爬山徒步,甚至一同征服“三水线”,就是进入深圳科创学院的一项“隐形的考验”。年过六十的李泽湘异常热爱爬山,以至于深圳科创学院的大量实验室和教室都是以全球著名的山峰命名的。当然“李泽湘式”的爬山徒步可不是出出汗、露露营那么简单,一条“三水线”是科创学院的学生们的“必答卷”,走完至少十个小时。

事实上,2021年初,李泽湘在深圳市政府、坪山区政府支持下创办了科创学院,将“学院派”的创新创业模式在深圳落地。首批入学的50名学生大多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用李泽湘的话来说,他们就是要在深圳学习创业,通过深圳的强大供应链把创意变成消费者认可并愿意买单的产品。即使没成功,这一年的学习也可以实现和原来所在高校的学分互认,并享受一年的全额奖学金。

热身结束后,何嘉琪问李泽湘为什么对爬山情有独钟,李教授笑了笑说,你试一试爬就知道了。坡陡、路滑、易摔跤是何嘉琪最直观的感受,但不小心摔倒后看着走在自己前面的伙伴,第一个念头就是立刻爬起来继续攀登。

4个小时后,何嘉琪跟着李泽湘和他的朋友们到达了休息点,对为什么爬山这个问题的答案心领神会。挑战困难、跌倒后爬起,追随着前人的脚步,对此,从业多年、采访过诸多成功企业人士的何嘉琪认为,成功的故事总是千篇一律,但却也拥有最朴素的逻辑:永远都会遇到困难,不被困难打倒就能继续前进。

看着顺利跟到休息点的何嘉琪,“挺厉害。”李泽湘笑了笑说,“创业就是熬,爬山徒步也是熬,遇到挑战和障碍,感觉自己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只有坚持才能找到办法。”

说起自己的工作,李泽湘说,其实没有别的诀窍,还是30多年前干的老事情。在来到深圳之前,李泽湘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东莞市松山湖,一手打造了机器人基地和智能化产业集群。跟随他第一批入驻松山湖的学生曾经这样形容2014年前的松山湖:“当时李教授开车带我们去松山湖,看着一无所有的平地,他激动地喊出,‘这就是未来中国的硅谷’。当时李教授的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传帮带”的形式能够影响一些人,却不能辐射到所有有创业热情的人、特别是从零开始的年轻人。目前大学本科生里面有超过70%都对未来有些迷茫,不少人就凭着一股冲劲或者闯劲在学校期间就开始了创业,“啃”光了家里的储蓄,更有甚者欠了不少外债。

从香港的3126实验室到后来的东莞松山湖基地,李泽湘看到的是,“创业有学”,创业本身有一套系统,投身其中更有一套原则,不明白道理、不掌握方法,大概率是失败。于是,探索一套全新的机制,筛选出有科创潜力的人才,同时让他们在创业路上少走弯路、错路,成为李泽湘目前要挑战的新“山峰”。

他深知,要在现有教育框架上去建立一套高质量且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体系并不容易。松山湖基地孵化企业存活率高达80%,并有15%的企业成为“独角兽”或准“独角兽”。相比于国内其它地方百里挑一的孵化成功率,松山湖基地的数据惊艳了所有人。

国内不少大学都有创新创业学院,也都开很多创业的课程,但是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就是老师自己都没创过业。李泽湘曾开玩笑地说,很多商学院的EMBA课程是一群不会赚钱的人教已经赚过钱的人去怎么赚钱,但科创学院就不能是这个模式。

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投身创业的工科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喜欢用最顶尖的技术,做出一件高端的产品,而不去考虑:市场是什么样的?客户到底怎么想?这一现象,被业内称之为“设计思维的缺失”。这就是深圳科创学院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让这些学生重视并学会:如何去发现需求,确定需求,再根据需求设计出产品。李泽湘也在大疆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产品化出现巨大问题的时候,出手帮助大疆渡过难关,并一度担任大疆的董事长。不过他直言自己一直就是一位老师,“我们几十年一直做的就是一件事:把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我们希望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这过程中,这些年轻的学生、老师能够利用这个平台一步一步走出去”。

深圳科创学院在坪山区初建,但已拥有成熟的孵化经验。

师资方面,除原港科大老师外,还包括此前在德州仪器、大疆、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工作过的高管,以及硬科技创业者。这些创业者,都对学院学生毫无保留地分享失败经验;同时,他们也为学员讲述各行业的前沿状况、创业中的必备技能等。

李泽湘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世界级“硅谷”。广深莞及周边过去40年发展起来的供应链体系,为学院派创业者提供了巨大支持。深圳科创学院将以圈内的高校合作,通过新工科教育去发现和培育创业苗子,与圈里的企业合作,建立企业联盟,去打造一批又一批全球知名极具竞争力的科技产品和知名企业。”

李泽湘认为,在硬科技领域,面向消费者市场有无限机遇,如果能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可以拉动中国未来的“新制造”。

走进深圳科创学院坪山校区会发现,这里有点像校园,老师、学生、宿舍、餐厅,也有些像孵化器,几十个年轻人不用像在学校里那样每天上课,而是组队推进项目。一楼展出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大疆创新无人机、智能宠物烘干箱、模拟太阳光和清风的光能无线吹风机,还像是一个大型的科创展厅。

最特别的是,科创学院还有一个两层楼高的滑滑梯,60岁的李泽湘2021年第一次到这里时,就滑了一次。深圳科创学院智慧生活中心负责人、讲座教授王承宁是第二个从滑梯上滑下去的人。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创过业、干过研发、做过市场,曾在美国德州仪器工作17年,从芯片研发到系统工程师,还曾担任德州仪器全球大学计划总监。

一位科创学院的学生有着自己的解读,他刚到学院时,一眼就看到这个滑梯,他觉得对自己的思维很有启发:“创业的路上为什么一定要爬楼梯,为什么一定要走寻常路呢?”

用和李泽湘一起创办深圳科创学院的副院长于盈的话说,“老师们基本上和学生们都混在一起了”,除了一些基础技术、设计思维课程外,大部分时间里,学院的人不分老师和学生都在外面调研。老师更多的是给建议,学生并不需要完全地听从老师。有学生形容:“老师都是一种很开放很包容的心态去和学生去交流,而不是像传统高校拿着一把大锤子,一定要让你照着把锤锤做出来一样,这个对我们创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点。”

在11月1日的“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李泽湘透露了自己将深圳科创学院落地留仙洞总部基地的原因,他相信这里还将走出更多的“大疆”。他认为“以留仙洞总部基地为园区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它的使命是新制造,新制造的关键是打造一批消费端品牌,并以此来带动商业端和产业端的芯片、材料、核心部件、装备和制造等一系列企业。”

李泽湘提及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规划面积69.8平方公里,接近南山区总面积40%,布局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鹏城实验室;现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占深圳的半数以上;拥有市级以上各类创新载体5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96家……

李泽湘说:“40多年改革开放发展,30多年产学研探索,一座座桥梁的建造,让我们今天在新制造和新工科领域都站在了不同起点和全新高度。”

搭档于盈则认为,深圳过往40多年的发展,更多是吸引人才来成就这座城市,但深圳未来40年要靠自己培养创新引领型人才,从而引领深圳高质量发展,引领大湾区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深圳科创学院希望给这样一批人才更多赋能,充分运用深圳以及大湾区智能硬件领域供应链优势,配合产品每一轮的迭代,同时以更科学和可持续的方式引入创业风险投资,让这些风投资金更相信这些‘准独角兽’,更相信他们的产品,当创业这个事情变得没那么困难了,深圳也就可以孵化出更多的人才,走上中国智造乃至中国创造的道路”。

“一个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圈正逐步形成,深圳科创学院,连同整个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越发成熟的“独角兽”企业培育机制和平台。”李泽湘强调。

作者:徐华强、李怡,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