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军监测F-22? 美媒:是真的!但情况没那么单纯

大陆军方工程师声称5年前就监测到F-22隐形战机的飞行轨迹,引发军事论坛媒体的激烈论战。图为加油中的F-22战机。(图/美国空军

近期陆媒报导共军方反隐形雷达探测到F-22隐形战机的飞行轨迹,再次引发军事论坛与媒体的激烈争论。有些人认为这只是为推销军火或仅是官方宣传,但有许多专家认为这非常可能是真的,只是按目前的技术发展状况,这种雷达侦测到的轨迹信号尚不足以让火控雷达导引武器进行攻击。而且,如果隐形战机搭配电子战机共同出击,反隐形雷达就更不容易测得可足以导引武器的信号。

美媒《国家利益》对这场隐形/反隐形论战发表分析文章说,共军在东海上追踪到美军 F-22猛禽隐形战机,很容易被视为官方夸大的宣传,不过,北京说的很有可能是真的。毕竟隐形战机不是穿了隐形衣,目前的隐形技术只是会混淆雷达探测和跟踪的能力

分析指出,如果F-22携带没有隐形功能的外部油箱,或是在操演时在腹侧配备伦堡(Luneburg)透镜装置,都会增强它在雷达上讯号。虽然如此,有些事实与一般看法还是有出入。因为就算战斗状态下的F-22在雷达上也不会完全看不见,任何像战机尺寸物体,只要有类似尾翼结构,不论是F-35、Su-57、歼-20或歼-31都一样,就会产生雷达信号特征,这是基础物理原理

分析文章表示,在这个物理基本原理上,战机大小的隐形飞机必须进行表面优化,才能克服高频波段的如C、X、Ku波段与S波段的顶端频率。一旦频率波长超过某个阈值并产生共振效应,低可观测性战机的雷达讯号特征就会出现「跳阶变化」。通常是战机上某个部位(例如尾翼)的雷达信号特征小于特定频率波长的8倍时,就会发生这种共振。而实际上,每架战机即便涂满雷达吸收材料,仍无法针对不同频率把产生雷达信号的表面缩小到2英呎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