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府院应以善意回应两岸贸易壁垒纠纷

大陆商务部预告,一年多来台湾未取消对大陆的贸易壁垒,将研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论从法理或从民众的利益考量,府院都不应该对此置之不理,循法理善意的回应,才是明智的作法。图/新华社

大陆商务部日前预告,由于一年多来台湾未取消对大陆的贸易壁垒,因此将研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盱衡当前两岸情势,不论从法理或从民众的利益考量,府院都不应该对此置之不理,循法理善意的回应,才是明智的作法。

有关台湾限制大陆物品进口,已是久远的事,自1988年才逐渐开放,至2001年底两岸加入世贸组织(WTO)前夕仍有43%的大陆物品禁止来台,依WTO最惠国待遇(MFN)原则,两岸入会后,自应无条件彼此适用最惠国待遇,也就是能自美、日进口的,也得允许自大陆进口,并适用相同的关税。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总以国情特殊为由,未给予大陆最惠国待遇,如此已有20余年,如今仍有2,400多项大陆物品无法输台,从法理而言,这自然是贸易壁垒。

试想,今天如果欧洲禁止2,400项美国产品进口,美国会坐视不理吗?不要说2,400项,只要24项,都会引发贸易战,事实上,也不要24项,以前就为了欧盟禁止美国牛肉进口,单单一项就引起轩然大波,如今我们不让2,400多项大陆物品进口,从法理和贸易经验看来,我们实在无法理直气壮得说:「这不是贸易壁垒。」

看一下统计数字会更清楚些,台湾于2002年元旦入会,前一年底对大陆物品的开放比率是56.9%,2002年有多开放一些,到年底开放比率升至75.8%,随后虽每两个月开一次大陆物品审查会,惟开放项目有限,至去年4月大陆发动贸易壁垒调查时,开放比率只有79.99%,一年半过去,今年10月开放比率仍是79.96%。这意思是自去年4月贸易壁垒调查以来,我们并没有放宽,原来2,400多项禁止输台,如今还是如此,于此而言,大陆自然会认为目前的施压力道不够,因而于日前预告会有进一步的措施。

大陆会采取什么进一步的措施?只有中止早收清单一途吗?恐怕还有更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方法,自去年4月大陆展开贸易壁垒调查以来,我们始终将这个调查与ECFA早收清单进行联系,没错,迄今陆方所采取的两波措施,包括丙烯、对二甲苯等12项,石化、纺织、机械等134项都是中止适用早收清单的优惠关税,不过,今年9月中止34项农产品零关税,就不是早收清单的项目了,而是2005年大陆当局所给予的零关税待遇。由此可知,大陆的进一步措施,除了取消早收清单剩下四分之三的零关税待遇,也可能扩及其他领域,相关部门不能过于乐观。

我们认为,贸易壁垒纷扰已一年半了,我方的回应实在乏善可陈,除了谴责大陆经济胁迫,就只会表示「已和相关业者密切沟通,备妥相关政策」、「影响有限,风险在可管控范围内」等等,这样的回应无助于业者的生计,也将升高两岸对立的风险,非明智之举,回应的思维必须改变。

我们认为,不论1989年的美欧牛肉贸易纷争,或1999年美欧香蕉贸易战,解决方式绝不是消极因应,而是积极沟通,经过协商折冲后才能化解彼此的歧见,两岸情况亦然。首先我们要虚心的省察,20多年来禁人家2,400项有没有道理?符不符合WTO的规范?对于业者利或不利?是否会推升两岸交流的风险?如果省察后认为不符WTO规范,那么,我们就得有善意的回应,看是分十年三阶段,或十五年三阶段,渐进开放这2,400项,使其符合最惠国待遇,果有不宜开放者,也可争取保留,如此善意,相信大陆当局也就不致于采取进一步的贸易报复措施,在这场赛局中,自可创造双赢。

两岸当前情势有可为可控者,也有难为难控者,国际政治纷扰,政治军事属难为难控者,而经济事务属可为可控者,若能在开放大陆物品来台这件事上释出善意,正是在两岸交流上递出橄榄枝,比起言语上的善意,更能展现诚意,如此非仅于我经济上有利,也可纾解当前两岸的政治气氛。

2018年出版的〈看见未来〉一书叙述赖清德的从政理念与实践,篇篇感人,赖清德说:「赖神的英文就是listen(倾听),每次叫我赖神,就是叫我倾听各界的声音。」相信如今已身为总统的赖清德仍会倾听各界的声音,对于纷扰的两岸贸易,至盼总统能提出方向,拨云见日,让大家看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