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美国的北约VS.欧盟的北约

工商社论》

就在俄乌战争开打满两个月(4月24日)的同一天,法国总统马克宏顺利连任。这位曾经说「北约脑死」的欧盟轮值主席国总统,是本世纪第一位连任成功的法国总统,也是最积极调停俄乌战火的国家领导人。在美国总统拜登宣布要更进一步军援乌克兰,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于4月25日再联袂到访首都基辅。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30国)在俄乌战争扮演什么角色,其与欧盟(27国)自主军事机制的竞合关系为何,值得进一步探讨。

细数两个月战事的期间,欧洲大陆还发生其他的大事件,包括:俄乌两国曾经在北约成员国之一的土耳其进行谈判,因为基辅市郊的布查镇惨案被媒体揭露,以致于停战协议,功败垂成。俄军从北方的基辅撤军,转进乌克兰的东部与南部,展开现阶段的攻防。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大选,两个亲俄罗斯的国家领导人,都获得选民的支持而连任成功。德国总统希望到访基辅,乌克兰总统表达敬谢不敏,原本就动辄得咎的欧盟第一大国,德国总理萧兹,政治立场尴尬。最后则是,马克宏总统击败亲俄罗斯的雷朋,连任成功,但两人都未曾对俄罗斯总统普丁恶言相向。

综合两个月来的发展,面对俄罗斯总统普丁动向不明的军事战略,美国不断号召北约成员国家要团结,也鼓励中立国家和乌克兰申请加入北约,同时积极提供武器设备到乌克兰最前线的战区。此其间,不同于北约的美国和英国,德国和法国都希望结束俄乌战事。这样的分歧,同样也出现在利益不同的西欧国家和东欧国家之间。原本保持中立的芬兰和瑞典,长期以来与北约组织若即若离的关系,也开始考虑是否要提出申请加入北约;既是欧盟、也是北约成员的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小国,对乌克兰和周边国家加入北约的积极支持,更使得欧盟与北约的问题,成为这场战争的另一个角力场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北约于1949年成立以来,共有五个历史转捩点:其一,1990年的东西德统一,以及1991年的苏联解体。其二,在美国领导之下,北约国家出兵阿富汗,并在2021年全面撤兵。其三,2003年以「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美国和英国出兵伊拉克,当时的法国总统席哈克反对,其他北约的盟国不愿意追随,迄今19年,美国尚未撤军。其四,北约的五次东扩,吸纳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五,今年2月下旬迄今的俄乌战争,美国主导北约成员国家,进行除了军事干预以外的全方位支持乌克兰的行动。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指出,「普丁正在失败,乌克兰正在成功」。国防部长在基辅更进一步表示,只要有合适的武装设备,乌克兰就可以赢得战争;而且,「美国希望看到,俄罗斯的军力被削弱,无法再重建军事能力」。

由于欧洲大陆以外的北约成员还包括加拿大、英国、土耳其,俄乌两国玉石俱焚的基调,是否符合北约成员国家现阶段和长远发展的最大利益,尚未明确。特别是,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提出,希望北约国家能每个月提供70亿美元的资助,对于饱受「能源通膨」之苦的欧洲各国,是不可承受之重。德法两大欧盟国家的疑虑,同样是传统西欧和中欧国家难解的重大政经课题。

欧盟唯一拥有核武的法国总统马克宏,从战事开始,就穿梭于俄乌两国,希望能够促成停战的协议。他过去的主张就是,欧盟要拥有军事自主能力,成立更强大的快速反应部队。而德国总理萧兹,更指出未来要投入1,000亿欧元的军事支出,政府国防预算将要占GDP的2%。

这些矛盾的症结在于:北约是区域性的集体防卫组织,还是全球性的准军事同盟组织;简言之,北约是美国的北约,或是欧洲的北约?

如果北约是美国主导下的全球性组织,则如俄国外长所言,「北约将会扩张到南海」,也因为北约目前提供源源不绝的军事装备给乌克兰,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真实的存在」。这些都是北约五次东扩之前,德法义西等主要欧盟国家的忧虑所在。

如果北约是欧洲的北约,则其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俄乌战争的此时,抑或未来的长期发展,还有待德国和法国对俄乌战争的斡旋应对结果而定。

在短期(2022年)内,美国主导北约的格局,并不会改变。主要的挑战当是,北约如何回应中立国家申请加入,以及更重要的,要如何与俄乌两国达成政治上最大公约数的共识。这其中,乌克兰东部两个共和国和克里米亚半岛的领土主权,则是最大的障碍。中长期(2023~2026年)而言,欧盟势必要建立军事自主机制,以符合欧盟国家的整体利益,而美国对此将如何因应,欧美关系的发展值得后续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