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美中边斗边谈 台湾只能自求多福

工商社论》

中美两国有吵不完的架,斗不完的事,避不开的险,但也有切不开的共同利益,彼此关系剪不断理还乱。蔡政府却选择亲美反中,置台湾于高度的地缘政治风险中。

6月初美中在南海与台海机舰逼近战火边缘,两国国防部长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未举行双边会谈。但美国安全顾问苏利文与中国外事办主任王毅5月中在维也纳长谈十个小时,七大工业国(G7)在日本广岛峰会也强调去风险(de-risk)而不脱钩,最近国务卿布林肯更积极安排访问中国,财政部长叶伦也计划去,而美国几个大企业家则访中络绎于途,积极强化彼此商贸关系。中美之间真是斗而不破,吵而不散,谁都离不开谁,台湾应该关注的是会不会被当筹码运用,先是在两强争斗中受害,继而又在两强交易中被牺牲。

美国媒体近日接连报道,称有知情的美国官员透露,国务卿布林肯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访华,北京方面尚未证实。中美关系降至冰点久矣,美国去年以来主动释放讯号,意欲寻找时机与中方对话。北京不满美国表里不一,认为多谈无益。但中美关系近期有松动迹象,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白宫国安会中台事务资深主任贝莎兰本周在北京访问,似为布林肯访华部署,设法使中美关系朝缓和方向走。

中方对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不抱太大希望,反而是危机意识与抵御意志炽烈。美国口口声声建立安全护栏,但同时加快组建各国舰队,增强对中国的军事部署和骚扰,中国强势以对,多次险些在海、空领域发生冲突,紧张局势不断升高。对于美国的全方位打压,中方反制美国遏华的战略早已升级;中国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坚不可摧,美国不得不摆出和好姿态,以免双方关系真的失控。拜登总统再三强调美国在经济和技术的重要领域大力竞争,同时确保这种竞争不会演变成冲突或对抗。现在中国不抱两个和解希望,反而是美国希望从缓和双边关系中获取一些利益,包括中国继续大量购买美债。

拜登政府摆出重新建立正常关系姿态,释出改善双边关系的讯息,其实是有所求于中国。但对于中国来说,核心利益绝不退让,主权与安全护卫到底。在中方看来,美国「和」是缓兵之计,「斗」则是不变政策,为此而放弃幻想,枕戈待战,对台军事施压毫不松懈。中美两强关系,台湾是核心冲突,军事则是其中最敏感部分,台海形势成为美国及其盟邦关注的首要区域安全课题。中共的战略选择对策是在军事利益上没有让步的余地,除非美国愿意拿台湾问题做交易,在经济利益上则有妥协的空间。

美国在对中国高科技强力锁喉之际,但也不愿付出太多经济代价,特别是美国企业已为政府的政治设限蒙受太大损失。他们高度倚赖大陆市场,所以包括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摩根大通戴蒙、通用汽车巴拉、星巴克纳拉辛汉蒙在内等企业家近期访华洽商络绎于途,而大陆官方皆以高规格接待,释出支持意愿,反映双方关系官冷但商热的现象,也证明脱钩根本不切实际。拜登虽在G7峰会上与盟国共议「去风险」政策,意图分散投资,将生产线撤出中国,避免供应链断裂的风险,但这是官方立场,企业盘算不同。马斯克的话说出企业的心声:美中利益交融如同连体婴般密不可分,所以特斯拉公司反对「脱钩断链」,希望继续拓展在华业务,而且不限于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工厂和全自动驾驶都要开展。

然而,美国对高科技产品输入中国的管制越来越来越严,如辉达(NVIDIA)执行长黄仁勋不苟同拜登政府限制美国对中国先进科技领域的投资与销售,将让辉达无法将先进晶片销售至全球最大市场,经营上绑手绑脚。

美国扼杀中国已到不惜牺牲企业利益的地步,但中国高科技市场占美国科技行业三分之一,美国政府继续严格限制美企与中国交易,将会造成自身的巨大损失。中国是供应链重要的一环,其在终端巨大市场的地位无可替代,台湾又何必亦步亦趋追随美国的制华政策而损害自身利益?

中美之间如果能建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旨意的「新型大国关系」,则双方不必埋头于斗争,而可以协力合作。然而,美国寻求与战略斗争,反映出中美两国不同的道路选择。台湾没有无足够实力参与博弈,蔡英文政府选择做美国战略角色,把台湾卷入两强斗争的漩涡中,致使台湾陷入无限风险中且利益受损。明智的台湾民众应该知所更张并另作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