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正视科技业和制造业人才短缺困境

工商社论

中美争霸,打乱产业分工体系,引发全球产业链重整,造成全球晶圆供应链失调;台湾是全球晶圆制造的领先者,2021年晶圆代工在世界占比65%,先进制程占比超过70%,引发先进国家以举国之力加速晶圆制造本土化。台积电2021年被强压到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将于2024年量产、月产5奈米制程晶圆2万片,需要2,000位员工,但面临人才招募困境;台积电位于日本熊本的12吋晶圆厂,也将于2024年底量产,月产能55,000片,人才招募也同样艰难。英特尔执行长基辛格于6月初指出,未来5年美国至少要有5万名受过培训的半导体人才,因应急速增加的需求;2030年台湾境内产值预估将达6.9兆元(2021年为4.1兆元),人力较2021年需新增10万人;当下全球晶圆人才大量短缺,解决之道就是要加速增加国内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人才供给,不仅是提供给半导体产业,也要提供给其他制造业。

未来10年,韩国半导体产业也需新增3万人,但韩国每年半导体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远落后产业需求;南韩总统尹锡悦最近指出:「如果教育部在培养国家经济所需人才方面,不能发挥主导作用,那么需要改革的将是教育部本身」。

在台湾也有相同的问题,当前的职场现况,既有许多文法商毕业生于内需服务业一职难求,也有外销畅旺的制造业找不到工程师;教改30年,因理工科系需要实验与实作,设置成本高,未能随着开放大学而增设,造成我国大专院校毕业生以文法商为主,短缺理工科系人才。依主计总处资料2021年各业薪资概况表,每人平均月薪分别如下:制造业57,473元,而支援服务业38,136元,住宿及餐饮业35,057元,由此可见制造业的人才需求较一般服务业为高。

我国2021年5月修订「产学创新条例」,教育部不久就核定4所学校(成大、阳明交大、台大、清大)成立半导体学院,于12月底前都已正式成立;「半导体学院」确实可应急解决晶圆产业未来人才短缺问题。韩国教育部只表示要学习台湾设立「半导体专业」,就遭到韩国大多数教授反对,理由是大学不是培训技术工人的地方。多年来,我政府及各产业受困于五缺(水、电、土地、人工、人才),且产业高度聚焦于电子及精密仪器业,若国家资源再额外大量投入半导体,将造成资源排挤,恐更影响其他产业发展。

不过若能对已毕业大学各科系学生(包含文法商等社会科系),给予学士后工程再教育,授予学士后工程学士,就可增加工程师供各产业延用,也给予人文社会科系学生职场转职与就业的机会,又不会因半导体学院的成立而排挤其他制造业的人才需求,相信对产业会有较大的助益。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出现不均衡情形,加以产业盈余分配员工薪资占比低于过往,年轻一代成家不易,造成不结婚、不生子风气;大专院校深受冲击,今年已有9所私立院校停办或停止招生,1所私立科大拟捐赠校产,希望并入国立大学,有20所私立院校注册率不到60%将被列入专案辅导;若学校二年内未见改善,下一学年度先停止招生,学年结束后停办。

依教育部统计至本学年度(2022年),预测大专院校招生名额将超过高中(职)学生人数,因此教育界认为到2026年,恐至少还有30所私立大专院校面临停办解散命运;眼看将有近60所私立院校将走入历史,有超过6千亿以上资产需重新整顿再利用,有许多高知识人才要转换工作,教育部是应发挥主导作用,运用这些资源,为国家培养所需工程师,也给人文社会科系毕业生转业与就业的机会。

综上所述,教改至今多年,造成以创新、制造立国的台湾,不仅半导体产业欠缺工程师,更遑论其他制造业者,但多数的文法商毕业生,在内需的服务业却又难求一职或低薪屈就。眼看危机就迫在眉睫,现在正是政府赶快拿出政策,及时协助人文社会科系毕业生的时候,否则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实在令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