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视何不正名为央视

(本报系资料照片)

近期公共电视因《斯卡罗》和《公视法》修正案,再度成为政治话题。《斯卡罗》剧改编自历史小说《傀儡花》,主要讲述1867年的罗妹号事件,台湾与世界接轨所引发的族群冲突、竞争与认同等问题。该剧受到蔡政府官员们大力吹捧,称许该剧说出台湾独特而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然而,亦有不少历史学者指出,该剧内容有多处不符史实,甚有扭曲历史、误导史观之虞。尽管各界对此褒贬不一,但无疑的,这是一出符合时代议题与政治正确的电视剧,成功宣扬了民进党政府所强调的台湾价值。

至于引发争议的《公视法》修正案,则与公视董事长产生方式改变有关。文化部为了解决连续数届的公视董事会无法如期完成选任之窘境,故提出包括减少董事会人数、降低同意权门槛和改变董事长选任方式等修法建议,其中将目前「董事长由董事互选之」的方式,改成由「行政院院长直接提名董事长」之修法,引起诸多批评,抨击民进党政府过去喊着党政军退出媒体,如今却欲伸手染指公视,企图打造「国家媒体队」之行径,令人不齿。

前述两件事,反映出一个深层问题,就是国人对已成立逾20年的公视,至今仍不相信其真能独立于政治力之外,高度怀疑公视之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样的感受,无非来自于民众长年「听其言、观其行」的印象。

自公视1998年成立以来,历经董事会选任争议、董事互告、经理阶层与频道节目政策随政党轮替更迭等事件,带给民众负面观感,虽然公视节目整体表现不差,但100个优点抵不过1个缺点。回顾公视建台与发展历程,始终处于理想、现实和政治角力的拉扯之中。不同于英(BBC)、德(ARD&ZDF)、日(NHK)等国的公视先于商业电视之发展路径,台湾公视诞生于一个商业媒体系统已发展了2、30年且强势主导的市场结构中,当时电视市场上已有近百家的商业电视频道,公视要在强大的商业媒体环境中求生存,实属不易。

况且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执政,当权者对「公共」电视之本质与制度,均认识不足和缺乏理想。观察这些年来执政者心态可知,他们其实并无意支持公视朝向一个自主独立运作的方向发展,反倒是将其作为政治斗争的场域,视公视为「央视」。

公视无钱和无权的困境,亦让公视难以摆脱党政干预的宿命。国外研究报告指出,公共电视之政治独立性,与其经费来源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公视财源如系来自于民众缴交的电视(执照)费,较能确保其自主性与独立性;但若是由政府预算支应,则容易受到政治力影响,不易维持独立性。以目前公视经费高度仰赖政府预算,以及董事会与总经理等人事安排无法脱离政治影响的情形来看,公视去政治化,乃是天方夜谭。

其实我国《公视法》有关公视董监事会选任和组成之规定相当繁复,但如此复杂的提名、审查和同意权之流程设计,却无法降低外界对公视董监事审查委员会和行政院提名的董监事人选去政治化的疑虑。文化部现提出「董事长由行政院长提名指定」的修法建议并不高明,不仅加深民众对「公视就是政府电视」之认知,也让想「去政府化」的公视,难以翻身。

话说回来,如果公视现实上不可能成为独立于政府控制而由全民资助的电视台,何不干脆正名为「中央电视」,光明正大地成为官媒,为政府做内宣与外宣,坦荡荡地接受国会监督。当然,正名后的公视亦无须伤感,若能以中央银行为典范,懂得洁身自爱,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或是仿效对岸央视制作几部经典好剧或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相信会比现在更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和认同。(作者为国立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