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师教考训用失衡「难入公职」 陈时中提解方

▲公共卫生师法五周年论坛,行政院政务委员陈时中(左)与公卫师公会理事长翁瑞宏(右)。(图/记者洪巧蓝摄)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公卫师被视为是推动卫生政策、医疗体系转型的重要即战力,台湾在2020年成为亚洲首个通过《公卫师法》的国家,并且在2021年进行首届公共卫生师国家考试,到今年即将迈入第五届,但是公卫师职涯发展仍受限,难以进入公职。行政院政务委员陈时中表示,应让公卫师的法定职位明确、工作管道顺畅,会全力支持。
台北市公共卫生师公会今日举办「公共卫生师法」五周年论坛,公会理事长翁瑞宏指出,面对流感、新冠疫情及多种呼吸道病毒同时爆发,加上医疗院所基层人力不足与断层的严峻挑战,公卫师在政策设计、健康倡导、风险沟通与社区动员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能有效弥补现行体系的制度缺口。
然而目前公卫师职涯发展路径却十分狭窄,翁瑞宏指出,毕业后公卫相关毕业生,虽多数仍进入公务体系,但却多是短期约聘人员,无法名符其实进入体系、发挥所长,呼吁中央政府尽速启动「公职公卫师制度」,提供明确的进用职务,充分发挥专业价值,进一步强化公卫体系。
国健署副署长贾淑丽与谈时直言,公卫师面临教考训用失衡的状态,特别是「考」与「用」还有很多努力空间。根据2024年统计,该年度报考公卫师人数仅有2991人,缺考率却高达24%,相较于护理人员平均缺考率只有10%。而公卫师及格率只有13.72%,执登率也只有14%,都属严重偏低,护理人员即便面临人力流失困境,都还有将近6成的执登率。
陈时中后续受访说明,公卫师从专技人员转任公务人员,相关考试与职系对照考试院已经完成,职系放在卫生行政、卫生技术上,理论应该是顺畅的,但是公务机关就要「白纸黑字」,不然可能会觉得与法规不符。后续应该在相关「员额配置表」将公卫师列入组织编制;另一方面请考试院协助函示,助公共行政体系弄清楚,也让法定管道顺畅。
陈时中也提到,以往公共卫生是以大范围的人口制定政策方向,但随着人才及科技发展,将走向「精准公卫」,公卫师在资料收集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结合大数据分析和AI工具,可以进行「精准公卫」的规划,比起过往以专家讨论为主步调比较慢,精准公卫可更具时效性。
翁瑞宏表示,目前多个地方卫生局及医疗院所已表达支持,期望将公卫师纳入人才库,凸显公职公卫师试办计划的迫切性,建议卫福部成立「跨司署公共卫生师制度小组」,邀集国民健康署、疾病管制署、食药署及医事司等相关单位,共同设计制度架构与用人模式,拟定职责标准、任用资格及监测指标,推动制度化与法制化。












